在反映緬甸政府軍和緬北金三角地區少數民族武裝沖突的照片和視頻中,經常出現民間武裝人員使用自制槍械的場面,這些武器粗糙的做工,表明其出自當地作坊。并不非常令人吃驚的是,盡管無從得知它們的確切型號甚至名稱,“金三角土造輕武器”帶有“中國血統”。
81式槍族的“編外成員” 出于歷史原因,緬甸政府軍從中國進口過部分重武器,同時經第三國獲得了中國81式突擊步槍的生產技術。在緬軍內部,81式被稱為“中國AK”,原因是該槍使用與AK-47相同的M43型子彈,但通過改進擊發方式和優化槍體結構,使得AK-47步槍遠射精度不足的缺陷得到彌補。而在與政府軍的交鋒中,緬北地方武裝也獲得了數目不少的“81式步槍”(緬甸仿制品),他們紛紛利用當地的簡易兵工廠予以“逆向測繪”,最終生產出“加強版山寨槍”。
據臺灣《亞太防務》雜志介紹,武器自給能力最強的克欽獨立軍(KIA)率先獲得土造81式步槍,賦予其M23的內部代號。不滿足全盤照搬81式的克欽人,還基于M23步槍進行“二次創造”,推出了一款輕機槍和一款狙擊步槍。
創意雖妙,終難成氣候 體現緬北地方武裝創造力的,莫過于他們以中國81式步槍為基礎,發展出了一款榴彈發射器,它采用導氣式原理,能夠發射40毫米以下的彈藥,適合隨身攜帶,射速也不慢。同時,緬北武裝還自制了可直接使用上述榴彈的擲彈筒,外觀酷似帶有扳機的小型迫擊炮,由于它發射的是沒有底火和藥管的“簡易版榴彈”,需要預先在炮管內裝填發射藥,然后再用扳機擊發,產生火藥氣體將榴彈拋射出去。該擲彈筒比較輕,身材嬌小的當地女兵亦可操作,瓦片形底座也適合在到處是松軟泥土的熱帶山地使用。
M23系列步槍和自制榴彈發射器、擲彈筒,對沒有裝甲防護的政府軍車輛造成了不小的殺傷。在數次伏擊中,克欽軍都是先用榴彈發射器或擲彈筒擊毀緬軍車輛,然后手持M23步槍沖鋒。
但另一方面,緬北地方武裝缺乏大規模生產制式輕武器的物質條件。考慮到高品質鋼材、軍用火工品乃至自動化車床都是國際管制貨物,緬北少數民族小批量“山寨”武器或許在行,萬一緬甸政府撕毀目前的停火協議并放手進攻,土作坊里出來的武器恐怕不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