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臺灣地區在國際反洗錢組織艾格蒙聯盟協助下查實陳水扁家族海外洗錢的新聞曝光以來,國際反洗錢組織在調查貪官海外資產方面的作用開始引發內地公眾強烈興趣,被看做是海外反腐的利器之一。加入國際反洗錢組織,借助外部力量反腐呼聲漸起。
內地貪官海外洗錢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媒體對“裸官”、貪官外逃等案件的曝光越來越多,內地官員通過海外購房、信用卡套現、地下錢莊等跨境洗錢方式,將貪污受賄資產轉移至海外的現實逐漸為大眾所知曉。 國內外各種機構也發布多種口徑的調查報告,不過至今為止,尚沒有一組數字獲得中共官方公認。
最近一組由政府機構披露的數據是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發布的《我國腐敗分子向境外轉移資產的途徑及監測方法研究》,該報告稱: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外逃黨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國家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駐外中資機構外逃、失蹤人員數目為1.6萬至1.8萬人,攜帶款項共8000億元人民幣。
國內反洗錢體系局限性凸顯 雖然較歐美發達國家起步晚,但是內地的反洗錢體系構建時間也已經超過10年。
然而,當面對追捕外逃貪官、追繳海外腐敗資產的問題時,一個立足于國內的反洗錢體系的局限性立刻顯現出來。
在跨國支付手段非常發達的今天,反洗錢工作需要依靠一個覆蓋全球的情報網絡,對跨境資產轉移的清查需要與相關國家及其金融機構合作展開,缺少國際認可和協助,不僅會令情報獲取的過程充滿了外交、政治等方面的障礙,更難以執行跨國追贓。
內地謀求與國際反洗錢組織合作之路 自2004年以來,中國內地一直謀求加入多個重要的國際反洗錢組織,并且到目前為止,已經與多個組織建立聯系或成為正式成員。
當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國際反洗錢組織,則是1989年由西方七國(G7)發起成立的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2007年8月,中國內地經過評估,正式成為FATF成員。
至于內地網民熟知的艾格蒙聯盟,是一個國際間的反洗錢情報互助組織。據內地《財經》雜志2009年報道,內地正在積極申請加入該組織。
國際反洗錢組織能力仍需觀察 清查貪官的海外資產以及追贓,是一個公認的難題。一方面,腐敗官員通過境外購房、大額消費、境外存款甚至賭場、地下錢莊等各種手段轉移出去的贓款早已洗白,并且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循環中,難以剝離。加上各國的金融、司法體制不同,令確認資金來源和數額面臨巨大的困難。
由于金融機構不具執法權,因此國際反洗錢組織大多數時候只提供信息資料,而不負責調查。
正如有反洗錢領域專業人士表示:國際反洗錢組織在中共海外反腐行動中,能起多大作用還需時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