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HSE管理體系
HSE管理體系是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關于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管理體系的簡稱,是將組織實施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組織機構、職責、做法、程序、過程和資源等要素有機構成的整體,這些要素通過先進、科學、系統的運行模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形成動態的管理體系。說到底,HSE就是企業中,員工與設備的保障,同時也是企業對外部社會的承諾。
健康對我們員工來說是指身體上沒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種完好的狀態;對企業來說,就是指在企業中的所有體系,即財務體系、銷售體系、產品質量體系等符合企業所在地的法律法規的要求。
安全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健康、企業財產不受損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從更高的層面來說,安全包含了企業和員工的生命安全、信息安全、質量安全以及和飼料行業相關的食品安全等內容。
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或作用的總和,它不僅包括各種自然因素的組合,還包括人類與自然因素間相互形成的生態關系的組合。
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類自身和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一旦管理松懈,引發事故,常常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對人的傷害,二是對環境的污染。被污染的環境反過來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傷害人類自身。人的生命是至高無上的價值,所以我們要著力去保護。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已擁有了種種關于現代性的新話題。但在這所有的話題中,國際上對安全生產的最新關注,始終還是不變的主題:健康、安全、環境。
2 我們為什么要做HSE管理體系
與以往的安全、工業衛生、環境保護標準及技術規范不同,HSE管理體系摒棄了傳統的事后管理與處理的作法,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將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納入企業總的管理體系之中。通過規范的操作企業內部的各個體系以及定期的內部審核,保障了各個體系的健康運作,在各體系的健康運作的基礎上,將HSE的管理向基層推進。污染物、安全事故、生產性疾病(職業病)的產生幾乎都是由于管理體系、技術運作、工藝的設計或生產控制不良造成的,只有通過實施HSE管理體系標準,對公司的生產運行實行全面的整體控制,在公司內部建立一整套管理體系,才能大大減少事故發生率,減少環境污染,節省資源,降低能耗,減少事故處理、環境治理、廢物治理和防止職業病的發生的開支,從而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就像是對于火災的防控一樣,我們都知道“防火”的意義遠大于“滅火”,如果我們將火災看成是影響企業和員工的健康、安全、環境的事件,那么我們就清楚地知道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就要從企業的各個部門開始,細致縝密地為最終在達成HSE的目標而建立起各個體系,并且通過各個體系的運作和優化,最終達成HSE的各個指標。
3 我們怎樣實施HSE管理體系
在HSE體系實施過程中,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齊抓共管是體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動體系前進的動力。企業領導對HSE的重視不能僅僅維系在口頭承諾上,還必須要扎扎實實地拿出具體方案與行動。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和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都是HSE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各級管理者的HSE責任,每位員工對企業的HSE事務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HSE表現是企業獎勵和聘用雇員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據。
“改進,從領導指標開始。”這是我們所倡導的,因為在安全與健康管理系統元素中,領導的承諾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全球化范式下,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與每一個企業所拿出的HSE解決方案都不可能完全雷同,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水平決定的。但無論其間有著什么樣的機遇與挑戰,開放的胸襟、大氣的風范,都為加快HSE進程的腳步贏得了寶貴的先機。這種深刻理解的精神,跨越了國家、種族和語言的障礙。
正像國際安全設備協會的總裁Daniel K Shipp先生所說的“標準能給企業帶來管理上的效益,同時,標準也能保護工人,因為它提供的是一個統一的程序。”但畢竟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其所擁有的文化范式各不相同,所持的理念版本也各不相同,但標準本身并沒有錯,與其把它看作一個具體的指標,勿寧說它是一種態度。正如Daniel K Shipp先生所說“全世界的頭都是相同的,對這些頭顱的保護,我們為什么要有各自不同的頭盔標準呢?”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改善環境,保護健康,科學管理,持續發展。每名員工都應該針對崗位職責和主控要素,自覺履行職責,承擔起主體責任。全員參與和全程監控地采取預防措施,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實施HSE管理體系的最終目的是控制風險,避免事故的發生。為了確保HSE 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必須使全體員工都了解風險、識別風險,對風險進行評估,從而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