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麗 周汴生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0例肺感染性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研究組患兒行腹瀉貼治療,對照組患兒行蒙脫石散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0%,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經濟適用,且無不良反應,可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肺感染性腹瀉;腹瀉貼;臨床療效
小兒腹瀉癥是一種由不同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綜合征,臨床病癥表現為大便性狀改變、大便次數增加[1]。臍部中藥敷貼是小兒腹瀉中醫外治的一種常用方法,臨床療效較佳,且無不良反應,大大降低了小兒服藥及靜脈給藥治療的難度,應用價值極高[2]。本文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0例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肺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療效,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非感染性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病癥均符合2007版科學小兒腹瀉病診斷標準[3],排除感染性腹瀉患兒、重度脫水患兒及使用止瀉藥患兒等。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研究組男性患兒10例,女性患兒10例,年齡為0.4-5歲,平均年齡為(2.4±0.3)歲,對照組男性患兒11例,女性患兒9例,年齡為0.5-5歲,平均年齡為(2.5±0.4)。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兒行小兒腹瀉貼治療,用腹瀉貼敷貼神闕穴,每日用藥一次(24小時更換一次),3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患兒行蒙脫石散治療,1歲以下患兒每日一袋,1-2歲患兒每日2袋,2歲以上患兒每日3袋。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兒大便次數、性狀及數量,并記錄患兒疼痛、發熱、舌脈及指紋等病癥改善情況。
1.3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98年5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究會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療效評價:顯效:治療72小時后大便數量及性狀恢復正常,發熱、疼痛病癥完全消失;有效:治療72小時后大便形狀及數量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小時后大便性狀、數量及全身癥狀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數據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記作(均值±標準差)形式,行t檢驗,計數資料記作百分數形式,行X2檢驗,用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19/2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0%(17/20),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
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研究組
20
13(65.0)*
6(30.0)*
1(5.0)*
95.0*
對照組
20
12(60.0)
5(25.0)
3(15.0)
85.0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小兒腹瀉癥病癥根本在于脾胃,傷食、外感及脾虛,病理變化均在于脾失運化、水液代謝失常,可見小兒腹瀉癥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調理脾胃。小兒腹瀉癥中藥敷貼治療時主要對神闕穴進行敷貼,神闕穴是人體的任脈主穴,也是人體中最關鍵的要害穴位,該穴位位于中焦,與脾胃相連,中藥作用于該穴位可以健脾、調理胃腸[5]。西醫理論上認為臍部是人體表皮角質層最為薄弱之處,皮下脂肪組織較少,對該部位用藥可以促進藥物滲透與吸收;臍部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閉合最晚的地方,該部位含有大量的血管分布,還分布有大量的神經與淋巴結,用藥后極易彌散全身,藥效發揮十分迅速。小兒腹瀉貼便敷貼于臍部,對于藥效的充分發揮,病癥的明顯改善作用突出。本次研究針對小兒非感染性腹瀉病癥采用腹瀉貼臍部敷貼法,其中中藥處方包括丁香、吳茱萸、五倍子、木香、黑胡椒、干姜等,研磨成細末后用植物油調勻并敷于神闕穴,具有理氣、散寒、止痛、止瀉等功效,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且藥效機制科學,并無藥副作用,應用價值極高。
本文研究發現采用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總有效率達95.0%,有效性明顯高于常規蒙脫石散治療法,且無嚴重的不良反應,有效性與安全性均有保證。該結果與文獻報道結果相近[6],提示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應用價值較高,可推廣應用。有文獻報道,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不僅療效顯著,且治療方法易操作,無創傷,無不良反應,該治療方法大大降低了口服給藥與靜脈給藥方法操作的難度,且治療成本較低,經濟又安全,可以于兒科疾病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蔣紅英,周鳳,高艷華.小兒腹瀉貼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1(13):59-60.
[2]孫利方,潘跟利,紀強.中藥敷臍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100例[J].光明中醫,2008,34(08):1108-1108.
[3]蘇聃.60例小兒腹瀉的臨床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14(04):30-30,32.
[4]張志蘭.小兒腹瀉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11,38(04):123-124.
[5]董昇.中醫外治法治療小兒腹瀉[J].中醫外治雜志,2010,36(03):59-60.
[6]李敏.小兒腹瀉的臨床治療方法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4(28):38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