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景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課堂必須具有活躍的氛圍,重視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做一名擅長微笑的老師、利用多媒體和加強自身修養等方面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微笑;多媒體;制造懸念;自身修養
課堂的活躍氣氛是每個老師所追求渴望的,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的特點正好適應了我們教學相長的目的,這也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那么老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將如何進行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呢,下面就我的課堂氣氛的反思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做一名微笑的老師
老師的情緒狀態直接影響著課堂氣氛的營造。老師的情緒會很快地感染學生,課堂的結果可想而知。老師進入課堂面帶微笑時,可以緩解小學生的心理壓力,為他們的課堂學習創造輕松的環境,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事實證明,微笑的老師可以輕松和學生進行交流,你的微笑傳達給學生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這節課是一節歡快的課堂,小學生的情緒很容易受到感染,于是老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
二、重視課前一分鐘
上課開始,以一種歡樂的形式做好課堂氣氛的鋪墊,比如,課前一支歌,分享一個小笑話,還可以和小學生一起背背唐詩宋詞,這樣的情感墊場地有效地帶動了下面的教學環節,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迅速能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三、制作多媒體課件,激發濃厚學習興趣
現代科技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多媒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過去的教學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老師一張喋喋不休的嘴,簡單枯燥的模式形成了壓抑的課堂氣氛。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多樣化,形象直觀展示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課本素材都是一些生動形象的人物、故事和山水風景等,這就有了多媒體施展本領的空間。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把這一名勝古跡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還有延伸到其歷史背景,拓寬了知識面,增加了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制造懸念引爆課堂
傳統的教學已經形成了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老師的獨角戲制造了沉悶的教學氣氛,導致了教與學的分裂,因此老師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可以設置幾個具有懸念的問題,利用小學生好奇心極強的心理境況,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懸念問題的設置必須具有情趣幽默,挑戰性強等特點,這樣才能引導小學生對問題產生探索的欲望,積極主動思考,尋求答案。
五、加強自身修養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藝術,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這樣才能把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達到完美的結合。教師修養要從教態入手,包括了教師的心情、面部表情、身體語言以及神態等等。教態自然大方能在無形中達到良好的效果。再者,修煉自己內功,衣著得體,字跡工整,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激情飛揚的演講,婉轉動聽的歌唱等等都能極大地促進課堂良好氣氛的營造。
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激情飛揚的課堂,只要我們努力思考,嘗試多種方法,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肯定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參考文獻:
[1]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英語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
[2]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5).
[3]韓榮.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0(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