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瑞淼
最近,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聽了好多小組合作交流的示范課,同時,在我的課堂上也做了不少嘗試,現在我就如何激勵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不同等級的加分制
就成績而言,每個小組的成員參差不齊,為了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要設置不同等次的加分制,不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得分標準,也就是說,一個小組內6個成員,可以按學習成績排成1~6號,而所得的分數也應該是1~6分,基礎差的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得6分,這樣不僅鼓勵了基礎差的學生的積極性,使其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也調動組里的成員團結一心幫助差生的信念。
二、定期頒發獎品
每節課積累起來的分數不可以當擺設,教師一定要定期核算各小組的積分,并公布在耀眼的地方,讓學生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教師也要及時與成績略差的小組進行談話、了解、指導、鼓勵,讓其及時反思、整改,制定補救措施。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加以獎品獎狀的鼓勵,獎狀一定要有,獎品一定要分開等次,不同的名次不同的獎品,讓這些小小的實質性的東西去無形觸動學生幼小的心靈并激發他們的斗志和競爭性。
三、別有用心的小組名稱
每個小組都要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由小組內的成員自己來命名,同時,教師要及時利用名字的不同含義來激發小組成員及各個小組不斷努力前進。對于部分特殊的小組,比如有責任心的組長、對組內成員帶動性大、其成員進步明顯大的小組可以用組長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組,這樣,組長就會有一種特殊的使命及榮耀感,從而激勵他們在自己的組里再接再厲。
四、班級文化的布置與利用
班級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將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所以,教師一定要在班里布置一塊或者幾塊“英語天地”的欄目,并抽機會把一些好的或者進步比較大的英語作文、英語作業、英語試卷等張貼在墻報的英語欄內,或者給各小組布置一些英文小報,進行張貼表揚并鼓勵,也可以把這些上了墻的“作品”與積分掛起鉤來,抓住一切機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適當地引進來,適時地走出去
每學期一定要找兩、三次機會,把全校內英語好的文章、試卷,作業掛在自己的班里進行展覽,讓學生擴大范圍找找自己的不足,重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同時,也可以把班里的優秀作品展覽到全校的櫥窗里,讓學生增強自信,有更充足的力量飛得更遠!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