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善
【摘要】工藝課教學中,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對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工藝課的教學和激發學生學習工藝課乃至于其他課程都大有裨益。采取合理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到“理論切近實踐,理論切近生活,理論切近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不僅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工作,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
【關鍵詞】工藝課教學;興趣培養;方法和途徑
工藝課教學是各技工院校理論課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工作,同時也是技工院校學生畢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必考課程,而且具有一票否決權(工藝成績不及格,拿不到等級證)。對于工藝課的教學,各院校都是放在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工藝課由于其知識點多、瑣碎復雜,工藝問題在不同零件的加工處理中靈活多變,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因此,工藝課教學中加強學生興趣培養,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十分必要。
一、加強學生興趣培養的意義和作用
1、加強興趣培養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技工教育中學生面對的是一臺臺冰冷的設備或儀器,學生每天的學習和生活單調乏味。技工學校學生的基礎素質相對較差,學生上課聽講、掌握知識的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工藝課中加強興趣培養,提升學生上課聽講的興趣,對促進教學工作,往往能收到超乎預期的教學效果。
2、樂學方能多思。加強工藝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處理工藝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只有學生樂于工藝課的學習,才能善于思考遇到的工藝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提高的目的。
3、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加強工藝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可以改變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通過適當的方式,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完成教學工作,實現老師講的生動,學生聽的有味的目的。
4、有利于其他課程的教學。工藝課的重要性,每個技工學校的學生都十分清楚,工藝課教學中加強興趣培養,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專業增加興趣。
綜上所述,工藝課教學中加強興趣培養勢在必行,改變老師課堂上一味埋頭講課的局面刻不容緩。
二、工藝課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1、簡單問答式。課堂提問是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環節,它可以用來考核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情況;也可以用來檢查學生對課程的預習情況;課堂提問更可以用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在教學中,當講授帶傳動時,我讓學生列舉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傳動帶的類型。學生踴躍舉手回答,先后有學生列舉了壓面機上的傳動帶為平帶傳動;拖拉機上的帶傳動為V帶傳動;也有女生列舉了縫紉機上的帶傳動為圓帶傳動。在簡單的一問一答中,筆者不僅向學生講清了傳動帶的類型問題,而且通過學生的列舉,使學生對帶傳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了充分的掌握。
2、通過講故事、講笑話的形式。工藝課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給學生講故事、講笑話的內容,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向學生闡明一個道理。一次工藝課教學中,一個“老網迷”前一天晚上又上了通宵網,上課打瞌睡,為了逃避我的視線,他用書本當在自己的前面。發現后我沒有正面采取措施,就說:“我給大家講個笑話吧。”同學們一聽十分高興。我就講“從前有一只老虎狂追一只螃蟹,不一會兒螃蟹鉆進洞里不見了,老虎轉悠了好久也沒有找到。突然,老虎一抬頭發現頭頂的蜘蛛網上有一只蜘蛛,老虎就大聲說:臭小子,你以為你上了網,我就抓不住你了嘛。”同學們哈哈大笑,目光集中到“老網迷”的身上。他一頭爬起來,摸著頭非常不好意思。還有一次,我承擔一個高中高級工班級的教學任務,同學都是高考的落榜生,上課時總感覺到一些同學有失落感,比較迷茫。哪天上課,我早早的就進了教室,學生都到了后我說:“今天上課我給同學們講個故事。”許多學生都高興的大聲喊:“好”。于是我就開始講:從前,有位進京趕考的秀才,在考試前兩天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自己在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著雨傘;第三個夢是跟夢中情人擦肩而過、失之交臂。秀才感到這三個夢頗有深意,就趕緊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一聽,就拍大腿對秀才說:“你還是趁早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夢中情人擦肩而過不是沒緣分、沒戲嗎?”秀才一聽心恢意冷,回住的店里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就問秀才:“明天不是要考試了嗎?今天你怎么就回去了呀?”秀才把自己做夢以及算命先生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店老板。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你想想墻上種菜不是高種(高中)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說有備無患嗎?跟夢中情人擦肩而過不是說你一轉身就可以和她相遇嗎?”秀才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振奮精神,信心十足,情緒高漲,在考場上更是文思泉涌,最后果然金榜題名。
我的故事講完了學生還是全神貫注,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我走下講臺,學生就開始相互討論起來了。過了幾分鐘,我問他們有什么啟發,學生就七嘴八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大聲的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是走向成功,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靈丹妙藥。我們現在的學習也一樣,目標明確、態度端正、積極進取的同學,他們必然在不斷的學習中歷練自己,最終去競爭時代潮流的跑道。”輕松之后我們繼續上課,教學過程進行的十分順利。
3、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實現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遞豐富的圖文信息,實現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筆者在教學中,曾將中央10套播出的《狀元360》穿插到講授內容中做成課件,應用到工藝課的教學中,效果非常理想。我總結成功之處有二:一方面,采用多媒體教學,改變了老師采用粉筆、黑板和教案的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感官上有較大的沖擊;另一方面,《狀元360》播出的內容,往往展示了行業內的技能高手,他們水平高,能力強,同學們看了之后非常震撼。
4、講道理的方式。記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帶了一個高中高級工班,由于是剛參加工作,加上沒有帶課的經驗,所以上第一堂課的時候老是感到心里沒底,想對學生講做人的道理和怎么做人,卻有擔心學生笑話我“初出茅廬”、涉世不深。上課那天,我讓學生每人拿出一支筆一張紙,讓他們在紙上寫“人”字。同學感到簡單,就漫不經心的在紙上寫得滿滿的,然后我讓同桌之間相互交換,比比看誰寫得更好,最后我讓他們把自己寫的“人”字和我準備好的印刷字體進行對比,許多同學感到自己寫得不好。我問同學們:“人字簡單嗎?”同學們回答:“簡單。”我接著問:“要把人字寫好容易嗎?”同學們回答:“不容易。”這時我大聲說:“是呀,‘人字看似簡單,其實不好寫,‘頭上按住了就是‘人字,按不住就是‘入字,做‘人也是這樣,把握住自己了,就是‘人,把握不住的話就會誤入歧途。‘人字不好寫,做人也難,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更難了。做人猶如寫字,不能心急氣躁,你越是急于成功,往往走向失敗。做人猶如寫‘人字,‘頭上按住了,‘腳下站穩了,‘腰板挺直了,就是‘人。反之,就是‘入,就會誤入歧途。”
我的一席話講完后,同學們流露出贊許的眼神。
5、巧用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05年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全國向“金牌”碼頭工人許振超學習。當時筆者正在給學生講授圓錐面的車削方法,學生對什么“轉動小滑板法”、“偏移尾座法”、“仿行法”、“寬刃刀車削法”和“鉸內圓錐”概念模糊,在我的反復講解下學生勉強有了初步的掌握。我就說:“記住這些方法的名稱和簡單的操作方法比較容易,關鍵是同學們怎么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靈活運用,選擇恰當的加工方法。現在國家不是正在號召各行各業向“金牌”碼頭工人許振超學習嗎?我們為什么要學習他,就是因為他全面的掌握了集裝箱的吊裝技術,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為企業創造了財富,為自己贏得了“金牌”工人的稱號。同學們能不能好好學習,將來也成為“金牌”工人或是爭取做個“銀牌”工人,差點也做個“銅牌”工人,實在不行做個“鐵牌”工人也不錯,最差的同學也力爭做個“木牌”工人。不能再差了,“泥巴捏的牌子”是靠不住的,經不住歲月考驗的。”我的一席話引得同學們放聲大笑,我接著說:“笑了就對了,但光是笑不行。只有我們現在認真的學習工藝課,掌握基本的工藝理論和工藝思想,將來才能在實踐中很好的解決工藝問題。“金牌”工人就是要我們在日常學習中不斷積累,一步一步的去實現。”
6、國情教育。工藝課的教學,難免涉及到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向學生介紹我國制造業的發展狀況,能使學生對我國制造業先進的工藝水平和落后狀況有所了解,具備憂患意識。課堂上,向學生講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制造原子彈、氫彈到我國成功發射“神州系列”宇宙探測器、“嫦娥系列”太空飛船;向學生講我國目前在某些領域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比如說民航大飛機的設計制造、海洋的開發利用和新能源的研發等等。通過國情教育,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同時,使其具有民族危機感和使命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工藝課的熱情和興趣。
7、就業觀和擇業觀教育。近年來學生和學生家長抱怨學校分配工作不對專業的事件層出不窮。不少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學習的是車工,企業讓學生干的是銑工;或者學生學習的是銑工,用人單位讓從事的是車工。學校給學生分配的工作是不是對口,怎么才算對口,筆者認為這其中涉及到學生對就業和擇業的理解問題。工藝課教學中,我就從工藝的角度向學生闡述二者的關系:首先,就業好比粗加工,擇業則好比精加工。就業就是要學生適應環境和適應社會。擇業則是在學生完全適應環境、適應社會后,依靠自己專業特長和社會經驗,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要擇業就必須先就業,好比零件的加工,必須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其次,不管是車削還是銑削,它們只是加工設備和裝夾方法的不同,其工藝理論和工藝思想是一脈相通的,車削和銑削都只是具體的加工方法而已。再次,先就業就是為了后面很好的去擇業、創業,畢竟來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要想當元帥就必須先當好士兵。只要現在努力學習,在坐的同學中,就不乏未來的技師、大老板和企業家。聽講的學生臉上露出了憧憬美好未來的微笑。
8、一體化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廣泛采用的是“板書+講解”的授課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以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工藝課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動腦動手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目前許多的技工院校已經建立 “學島”式的情景教學。
三、工藝課加強興趣培養應注意的原則
1、必須重視學生的年齡特征。你給初中畢業生講深奧的道理,學生便難以理解,導致其領會和接受的效果大打折扣。對那些厭學、叛逆的學生,老師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課堂上短暫的說教,要使他們徹底改變,課外的單獨交流必不可少。
2、適度性原則。在教學中不能過分引進非教學內容,以免沖淡課堂教學。
3、針對性原則。必須確保所講故事或笑話切近教學內容,透過故事或笑話內容,能向學生傳達老師的某種思想或觀點,對學生有較好的激發和教育作用。
4、實效性原則。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必須重視實際效果,是否真正對教學活動起到積極作用。
5、必須重視學生當前的思想特點。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道理要針對學生消極心態的特點與成因,老師的語言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把自己置于學生的心理位置去認識、體驗和思考問題,拉近師生關系,師生情感上產生共鳴,就會是教學輕松愉快的進行,老師的說教也就不顯得那么乏味了。
綜上,工藝課教學中,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對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工藝課的教學和激發學生學習工藝課乃至于其他課程都大有裨益。采取合理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到“理論切近實踐,理論切近生活,理論切近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不僅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工作,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
參考文獻:
[1]《職業教育中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作者:王彥軍
[2]《半月談》2005年第10期
[3]《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