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勁
【摘要】青年體育教師關系著學校體育的未來,青年體育教師在這個全民皆體育、全民重體育的時代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新課程對青年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從重教練輕教學轉變到重視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重教學重教練的教育定位上來,加強交叉學科交流、校內外交流等培養探索,促進青年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提升;青年體育教師;素質
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智、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促進,構成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和強健體魄的一代新人的完整體系。事實表明,目前學校中出現的大多問題和現象和教師素質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在教師這個群體中,青年教師承擔著的使命是任重而道遠的,青年體育教師同樣如此。隨著中國迅速的崛起,我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體育作為全人類共同追求的運動,它不僅具有增強國民體質這么簡單的功能,同時又是傳播文化、搭建友誼的橋梁。中國舉辦奧運會不僅是我國體育事業漸強的象征,同時也是國力漸強的象征。
一、當前中學青年體育教師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中學青年體育教師在適應新課程標準上尚存不足。新一輪課改,給體育課堂教學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新大綱、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大大拓寬了原體育課的學習領域,要求體育教師盡快地進入角色,積極探索一種全新教學方式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標準是當前教師教學的行動指南,而這種行動指南和老的大綱相比,對教師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領會標準。如果教師不能領會課程標準的真正含義的話,那么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就會被老師誤認為“放羊式”教學了。二、轉變教學行為。教學理念一定要轉變為教學行為才能體現新的課程標準,同時,教學行為的轉變又能促使更好的理解教學理念。三、優化自身素質結構。教學是藝術,是技術。想要把美好的愿望變為實現,就要在如何達成目標上下功夫,沒有相應的技能、沒有相應的專業素質、沒有相應的專業素養是難以體現美好的愿望。青年體育教師處于教師成長的適應期和成長期。處于這兩個階段的青年體育教師,本身處于適應和學習的階段。他們或剛剛踏入教育行列,或還在師傅帶領下摸索前進,對如何上好一堂課還在努力的時候,新的標準又給了青年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學青年體育教師自身定位不明確。體育教師首先是一個教師,而不應是教練。大部分的教師擅長教學,少部分擅長訓練,只有很少的教師認為兩者兼顧。擅長教學的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教法和學法,注重學習效果;擅長訓練的教師面向少數體育特長生,注重訓練方法,注重少數學生的運動成績。教師對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的個人定位不同反映自身素質傾向性不同。學校體育工作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遵循普及與提高原則,相當部分青年體育教師偏離學校體育工作的要求,這種偏離勢必影響教師素質的完善。影響定位偏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學校、同行和社會等對體育教師的評價方式不合理造成的。青年體育教師要成為既是教學能手又是訓練專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三)中學青年體育教師專業技能不強。運動技能是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良好的運動技能是教學的重要保障。“標準”中雖無規定教學的具體內容,但有眾多的系列選擇。絕大多數教師能勝任全部和絕大多數運動項目的教學,部分教師近一半的運動項目掌握不夠,較難勝任這些項目的教學。當前的青年體育教師在運動技能的掌握和學習上總體是良好的,但也有不少青年教師在運動項目學習的面不夠廣,運動技能掌握不夠深。
(四)中學青年體育教師缺少有力的成長平臺。青年教師處于成長過程的關鍵期。逐漸年輕化的青年教師隊伍中,許多青年體育教師在區級以上教學比賽獲獎或成為骨干教師及以上。表明青年體育教師上進心強,在各級各類業務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市級及以上比賽獲獎的青年教師不多,青年體育教師可塑性強,潛力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提高中學青年體育教師素質的實踐與探索
(一)查漏補缺,加強交叉學科交流。青年體育教師自身知識缺乏很大程度影響教師專業素質。針對青年教師知識當前較缺失而且對專業影響大的知識領域,要進行查漏補缺,對體育專業的理論掌握不足,要邀請資深的老教師開設體育理論知識講座,極大的豐富了青年體育教師理論水平,有效地彌補專業理論的不足。同時,青年體育教師交叉學科理論不足情況下,可邀請專家型教師給青年體育教師講授語言藝術方面的知識,開設運動生物力學方面的專題講座,邀請音樂教師對形體言語,對體育運動中節奏等知識開設講座。通過其它專業的專家教師對體育交叉學科的理論知識的培訓,縮短了體育教師自身探索的時間,大大提高了專業素養。
(二)取長補短,加強對外交流。在實踐中,要加快青年教師的發展,首先得找到一個青年教師成長的“最近發展區”,使青年教師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成長的果子”,而同年齡段教師的影響和輻射無疑是一條最優路徑。近幾年,區級優秀青年體育教師來校交流與研討,如區教壇新秀,龍灣區骨干教師等,對青年體育教師們的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主動請課,提高專業技能。結合學校的每月教學公開日,讓更多年青教師走到教育發展的前臺,年青教師從“要我上”紛紛變為“我要上”,自主要求上課,是教師專業技能提升原動力的表現形式之一。提倡青年體育教師應該走出去,鼓勵青年教師主動請課。體育教師絕大部分主動要求上校級、區級公開課、示范課,不少青年體育教師還主動聯系區體育教研員,主動要求到外校上課鍛煉。還邀請體育學科名師等專家來學校聽課、評課,青年體育教師虛心學習,不恥下問,通過各級各類的教學公開課、教學比賽,快速的提升了專業技能。
(四)團隊合作、綜合發展。教研組環境是相對于學校而言是小環境,團隊精神能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團隊精神的培養就是每一個教師智慧和力量集中的過程。近幾年來,教師們采用互幫互助的行動方式,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學校組織的“青藍結對”活動;通過集體備課,讓他們互相了解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要求老師做到模塊式一體化。
三、青年教師素質提升的成效分析及反思
近些年來在對青年體育教師的素質提升過程中,通過反復的實踐,反復的修正和再實踐,在全體體育教師及相關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我校青年體育教師的素質,得了明顯的提升,達到或接近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素質的要求,良好的成長生態初步形成。實踐中,還催生了許多教學能手,訓練專家,產生了非常顯著的顯性和隱性成效,并為青年體育教師的穩步、快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也需認識到,教師的成長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青年體育教師尚處于適應期和成長期,過多的強調外界的刺激,過多的加入外界的影響,勢必失去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勢必失去教師個性化的發展。很容易出現大家有一個共同特點,千人一面、“特點”雷同。
教師的成長可以跳躍式的前進,可以循序漸進,也可以在失敗中不斷反思不斷提高。我們尚且不去討論哪種方式好,但教育必定是需要凈化的教育,教師的成長需要真正的成長,而不是通過反復的包裝和打造而成的。
參考文獻:
[1]趙昌木,《教師成長的環境因素》,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2]張云,青年體育教師培養工作芻議,《安徽教育》.
[3]《教育信息情報》,總第8期.
[4]王建民等,《甘肅省中小學青年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調查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