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康
【摘要】筆者經過多年的遠程教育教學以及實踐,發現遠程教育學生在學習時間、學習的方式、學習的自主性以及獨立學習等方面與學校教學的各個環節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協調。解決這一矛盾比較好的教學方式就是采用“問題教學法”。本文就問題教學法的概念、問題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總結了問題教學法的設計過程。
【關鍵詞】遠程教育;問題教學法;設計
在教育教學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應用過問題教學法,只是大多數教師沒能把它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面,科學、系統的設計問題。深入研究問題教學法的方式、方法以及基本理論,不斷探索,精益求精,并在教學中靈活應用,應該是每個從事遠程教育教師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備的能力。
一、問題教學法的概念
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載體,將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自主尋求、探索解決問題的同時,掌握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力,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現狀
1、設計的問題不夠深入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簡單的認為問題教學法就是給學生提問題。因此,很多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問題過于簡單,一般只需要學生回答“是與不是”或“對與不對”即可。提問的目的是不讓學生打瞌睡、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比如說,在學習歐姆定律時,教師設計的問題是“什么是歐姆定律?”,這樣的問題在教材中就能找到答案,問題太過于簡單,而且就只有這樣一個問題,問題設計太少,不夠深入,無法達到培養學生的技能和發展智力的目標。在設計問題時,必須要利用系統、科學的理論設計出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達到掌握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力目標的一組有關聯、有層次、有深度的問題。
2、設計的問題缺乏關聯性
任何一門課程,任何一個知識點,肯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或多或少與其它知識點、其它章節或其它學科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在學習某一知識點時,不僅要考慮該知識點的內在關系,還要考慮其外部聯系,才能更全面的掌握該知識點。在學習歐姆定律時,可以設計一組這樣的問題,比如:什么是歐姆定律? 電路由哪些部分組成?如何在生活中用電?我們如何使用地球的能量?通過這樣一組由淺入深、相互關聯的問題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可以教育學生合理用電,節約能源,幫助學生了解其他能源,達到掌握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力的目標。
3、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育主要采取說教式、填鴨式進行教學,學生已經習慣處在被動的位置,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再加上遠程教育學生學習興趣不強烈,學習方式不正確,學習動機是為了拿畢業證,只注重結果,忽略了過程學習,以上這些方面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通過問題來設計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逐步找回自信,不斷增強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4、結果評價采取標準化結論
在上述設計的幾個問題中,問題有難易、簡單復雜之分,有的問題是需要學生識記的,比如說:什么是歐姆定律? 電路由哪些部分組成?有的問題設計是開放的,比如說:如何在生活中用電?我們如何使用地球的能源?識記的問題在教材中就可以找到答案,開放的問題是需要學生探究后才能作答,也可以說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然而,教師在學習評價過程中,不分難易、簡單復雜,對所有問題都給出標準的答案,無利于培養具有創新性和開放性思維的人才,教師絕對控制問題教學的過程。
(二)原因分析
1、教育體制制約問題教學法的發展
人民大學附中副校長王金戰曾說:“中國的教育體制就是逼著“牛”和“馬”賽跑,牛肯定要輸,但這不能證明牛的無能,而是安排這種比賽的人的無能,這樣的教育體制只能看到馬的速度,卻不能看到牛的力量”。我國的教育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社會、教師、家長、學生看待“好學生”的標準就是考高分,看待“好教師”的標準就是能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分數,所以教師把精力花在研究猜題上,學生把精力花在做題上,這樣的教育方法嚴重制約了問題教學法的實施。
2、教師缺乏系統理論的指導
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職務(職稱)學科結構以及學段、城鄉分布結構與教育事業發展相協調。目前,我國教師特別是城鄉教師學歷層次相對較低,年齡層次普遍較高,受專業化、系統化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等要素影響,無法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改革成一紙空文。
3、學校設施設備建設不能滿足問題教學法的實施
問題教學法的實施離不開學校設施設備的建設,無論是教師設計問題還是學生解決問題,都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材料,圖書館、網絡教室等成為問題教學法實施的基礎。然而,大多數學校,特別是農村的學校,圖書館、網絡教室等條件的建設根本無法實現,完全不能滿足問題教學法的實施與普及。
三、問題教學法的一般設計過程
上述設計的幾個問題之間雖然有層次之分,但不是很明顯,我們應該將它們分門別類,以便于學生區分,同時也有利于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這就是框架問題設計的基本思路。框架問題包括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
1、內容問題的設計
內容問題是指指向事實性知識與基礎性技能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歐姆定律這個知識點時,設計的內容問題可以是“什么是歐姆定律? 電路由哪些部分組成?”。這類型的問題設計一般來源于課程標準中的學習目標,直接支持學習內容,最關鍵的是這類問題有明確的答案,在學生學習與探究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知識,為解決后續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設計的問題都停留在這個層面上。
2、單元問題的設計
單元問題是指一些開放的、沒有現成答案的、需要學生運用聰明才智才能夠回答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歐姆定律這個知識點時,設計的單元問題可以是“如何在生活中用電?”。這類問題沒有明顯的“正確”答案,是建立在學科知識以內、與單元直接相關、為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而精心設計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問題并不是在學習每個知識點的時候都需要設計出來,可以是幾個知識點或一個章節共用的問題,因為單元問題的解答需要內容問題的支持,離開了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就無法解答。
3、基本問題的設計
基本問題是指為了達到持久性的理解而設計的具有挑戰的、更深層次的開放問題,它可以揭示一個學科內涵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比如:在學習歐姆定律這個知識點時,設計的基本問題可以是“我們如何使用地球的能源?”。這類問題和單元問題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一樣沒有“正確”答案,它的范圍比單元問題更廣,可涉及一門課程或多門課程,它孕育著其他更重要的問題。這類問題可以是一門課程共有,或者幾門課程共有的一個問題,它的解答需要很多的單元問題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之間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我們在設計框架問題的時候,不必將精力花費在這個問題到底是單元問題還是基本問題上,在區分單元問題與基本問題時,可以利用“下位與上位”、“具體與抽象”、“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來區分。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不是簡單的提問式教學法,它是以系統的理論為基礎,利用科學的設計方法,設計出有層次、有關聯、由淺入深的一組問題。通過解決這樣的一組問題,使學生達到掌握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美慧.問題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研究
[2]郭允運.關鍵是創設問題情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10).[3]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2012〕41號
[4]英特爾未來教育核心課程.中文 7.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