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仕福
⒈什么是創意素描
創意(create new meanings)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亦作“剙意”。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⑴
創意素描是以研究設計創意為目的的素描,也可以作為設計創意的草圖。
⒉創意素描的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要想把事做好,得先有好的工具。可見工具的重要性,故此,我們在研究創意素描技法前,先得對工具材料進行研究。
2.1筆
伴隨科技的日新月異,書寫的工具種類愈來愈多,古人有云“書畫同源”。我認為,其意一是書法與繪畫的造型起源相同,也就是字的構成方式,如最初的“日”字的構造就是畫一個“太陽”,“山”字就是畫一座山,“水”字就是畫的水流;在造型上,既是書法也是繪畫。二是說書寫與繪畫所使用的工具具有共用性,即是說,一般來講書寫的工具都可以用來繪畫,繪畫的工具也都可以用于書寫。尤其是在書寫與繪畫工具種類較少的年代更是如此。
時代與科技的發展,當今的繪畫的工具種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干性材料與濕性材料工具兩大筆類。干性材料筆類如:鉛筆、炭筆、木炭條、彩色鉛筆、色粉筆、蠟筆、油畫棒、炭精粉等等;濕性材料的筆類如:中性筆、圓珠筆、鋼筆、毛筆、記號筆、馬克筆、針管筆等等,同時濕性材料還應包括墨汁、各種顏料(如水彩水粉油畫顏料等,但是顏料在創意素描中只是選取一個顏色運用于畫面來如作明度變化等方式進行創作)。
在一定條件下,干性筆與濕性筆或是干性材料與濕性材料是可以轉換的,如彩鉛加水就可以成為水性的材料運用。干性材料易于修改,而濕性材料不易修改,因此,在作畫過程中,濕性材料更加難以把握。在選取與運用過程中要多加注意,應當根據個人對材料把握的熟練程度、個人興趣喜好、表現的內容與對象、紙張的色澤與紋理、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等來進行慎重選擇。
干性筆是較為方便的、常用的筆,易于控制與修改,較適宜于初學繪畫者使用。干性筆在表現技法上可以表現線、面、空間、體積、粗獷或者深入細膩等等藝術效果,短期、長期作業均可以使用。相對來說炭筆不易修改,在使用時應當多加注意。
濕性筆簡便快捷,但是不易修改,作畫時要一氣呵成。在技法上可以達到簡練、粗獷也可以較為深入的藝術效果。
不同材料的選擇會影響作品保存的時間,相對來說,濕性材料作品易于保存,而干性材料中炭類要保存的較長久。干性材料作品完成后,一般需要用定畫液等固定液使畫面的顏色固定,不然畫面的顏色會伴隨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脫落或是退色,畫面藝術效果也會隨之減弱。
2.2紙張
伴隨科技的發展,可供素描使用的紙張種類愈來愈多。創意素描可用的紙張種類,比傳統素描的更多。創意素描的紙張沒有多少局限,可以根據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紙張色澤及紋理粗細、個人興趣愛好習慣等進行選擇。
2.2.1 從顏色上講,紙張除可以使用傳統的純白、米白、淺黃色等素描紙,還有如色彩卡紙、灰色與黑色卡紙、牛皮紙、水粉水彩紙,其他彩色紙等等,這些紙張都可以用于創意素描創作。
一般來講,多數人習慣運用白色紙張作畫,但是選用這種紙張在作畫的方法上就比較傳統,也就是在紙上作加法,逐層深入,作畫過程得按部就班,花的時間比較長,也需要藝術家的藝術實力。
運用彩色卡紙、灰色卡紙與黑色卡紙、牛皮紙等顏色紙張進行創作,可以利用紙張的底色,采用減法、加法或是加減法混用的方法進行創作,即是采用將卡紙的顏色提亮或是加深,或者是提亮與加深并用的方法作畫(即加減法混用)。這樣,一是節省作畫的時間并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可以突破慣常的視覺效果;三是可以獲取意想不到的特殊藝術效果。
2.2.2 紙張的紋理有粗糙與光滑兩種,并且有厚薄重量不同多種。
一般來講,細紋紙張易表現深入細膩的效果,粗紋紙張適宜于粗獷效果的素描。
2.4不同的工具材料獲取不同的藝術效果。
運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所達到的藝術效果是不同的。如中性筆可以描繪細線與明暗,如需要達到細膩的風格,一般選用鉛筆、針管筆等適宜深入表現的筆類,尤其是針管筆可以描繪更細的線與細膩的明暗效果。在紙張方面也選擇細膩光滑紋理的。粗狂的風格,一般選用如毛筆、馬克筆、木炭等等。選取粗紋紙張更有利于粗獷、表現性素描風格的形成。
3.創意素描的技法:
在藝術上,沒有過時的技法,只有落后的思想。人類最早的繪畫原始洞窟壁畫所運用的技法不外乎點、線、面與色彩,可是至今在藝術上任然少不了這些基本的藝術語言。所以,對技法的研究很重要。創意素描的技法比傳統素描的技法更為寬廣種類更多,不僅可以用點、線、面、明暗等等,還可以運用特殊技法。我覺得,沒有傳統的技法,只有傳統的思想與畫面。因此,如何運用技法形成藝術效果實現創意尤為重要。
創意素描作品要在思維上體現出與眾不同、創新,要在思維上有所突破,同樣在技法的運用上也要去突破傳統的方式。創意素描的工具材料是多樣化的,因此技法就有很多種類。在創意素描作品中,可以一種技法單獨使用,也可以以一種技法為主多種技法結合使用。
3.1點:在幾何學上,點是小而集中的形。
運用點的大小、疏密、輕重、深淺、方圓等變化來塑造畫面形象,是傳統繪畫常用的藝術語言,也是創意素描的藝術語言。法國的點彩派、中國的米點山水都是點的藝術語言運用可以借鑒的經典。如點的密集可以形成深淺不同的色彩、明暗、立體與平面、深淺虛實不同的線、面或者體等。因此,點所塑造的畫面效果也可以是粗獷意象的也可以細膩真實而具象的。
如果一幅作品整個畫面全部或者主要用點造型,點就成為這件作品畫面造型的主要元素,形成畫面的風格。
3.2線:在幾何學上,線是點移動的軌跡。中國畫就是以線造型為特點,如工筆畫中的十八描與寫意山水畫的線類皴法(如荷葉皴、解索皴等),都是線的運用。線不僅可以塑造形也可以塑造體。線條有曲直、粗細、剛柔、疏密、長短、深淺、濃淡、虛實、快慢等,而且線的疏密變化等不僅可以形成“形體”也可以形成“明暗”。因此也可以形成粗獷與細膩不同的畫面藝術效果。
3.3面:在幾何學上,面是線移動的軌跡。
面從形狀上分為:幾何形、自然形、人工形、偶然形等等。在素描中,面在色彩上有黑白灰深淺不同的種類。運用深淺不同的面造型,可以獲得不同的三度空間效果。
3.4造型的“平面化”。創意素描作品空間表達的“平面化”,不是畫面沒有體積與空間,而是將三度體積與空間“壓縮”。“平面化”在創意素描中的運用,要注意把握好“度”。因為創意素描不是平面構成,不能將作品搞成沒有創意的平面構成,所以重要的是作品平面化后要有創意。
3.5夸張
夸張是文學的一種主要修辭方式,同時也是造型藝術所常用的一種藝術語言。尤其是在漫畫造型中廣泛運用,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的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夸張是言過其實,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額某種情感,烘托氣氛,引起讀者聯想。夸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與強烈的共鳴。⑴夸張手法在漫畫,油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中運用也較多。如哥倫比亞藝術家波特羅油畫中的造型,就是采用夸張的藝術方式塑造形體。形態的夸張方式在創意素描中的運用,一般多在物體的造型特征等方面進行夸張。
3.6裝飾性
裝飾性是圖案與裝飾畫的特點,在油畫、版畫等中也有運用,如盧梭、克里姆特等藝術家的油畫,埃舍爾的版畫等等。在創意素描作品中,經過夸張后的造型具有一定的裝飾意味,但并不是裝飾畫,仍然是具有創意的素描方式的作品,要注意把握造型與技法運用的度。
3.7擬人擬物
物的人化,人的物化,動物的人化,人的動物化等等,都成為創意素描的創作方式,如《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八戒等的形象就是最具創意的造型。
3.8嫁接與變異
人與物,人與動物,此物與彼物的嫁接與變異。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妖怪等都運用了嫁接的方式來塑造形象。
3.9創意素描對傳統素描“三固定”的突破
在創意素描作品中,構圖所運用的視點是不固定的,較少運用“焦點透視”,一般多采取散點透視,而且作品具有圖案性、裝飾性、平面性等特點。然而,創意素描并不是圖案,也不是平面設計,也不是裝飾畫,仍然屬于素描的范疇。重要的是創意素描打破了傳統素描的三固定(對象固定、視點固定、作畫者固定)的方式,在創作的藝術觀念、技法上更加地自由與大膽創新。因此,創意素描的構圖除了傳統繪畫的構圖方式如三角形、圓形、S形等等而外,在構圖上也更加自由多樣。但是無論如何構圖,構圖的基本法則如均衡與多樣統一等是必須遵循的。作品的構圖需要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漸積累經驗,并且加以創新。
3.10創意素描在表現形式上,一般是采取具象或者是具象與抽象結合或者意象的方式。為什么不用抽象的表現形式呢?因為抽象的表現形式,會使創意素描成為裝飾畫或是平面設計等,不再具有創意素描的特征了。
3.11創意素描的特殊技法
裝飾畫的許多特殊技法在創意素描中都可以運用,如脫膠法、刀瓜法、拓印法、肌理法等,可以是在事先做好的底子上作畫,也可以在作畫的過程中使用特殊技法等。
4材料與技法的關系和價值
創意素描的材料與技法是相輔相成的。不同的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技法,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就有什么樣的表現方法,但思想觀念只能決定技法的選擇與運用,而不同技法的形成是由不同材料決定的。
孤立的材料與技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材料與技法必須以藝術作品為載體,其生命與價值誕生于藝術作品中,研究材料與技法最終是為了藝術思想觀念的表達。在藝術上,要深入研究材料與技法,靈活運用技法表達藝術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百度
[2]設計素描,鄒一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
項目基金:該文為川音綿陽藝術學院教研科研“設計素描中的創意探究”立項研究論文,立項編號2013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