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純
扮演好網絡空間中的四個角色
●侯占純

時下,政工網日益成為官兵獲取知識、溝通情感、表達訴求、娛樂身心的有益平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緊跟形勢,把握特點,利用政工網做好官兵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對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網絡空間中扮演好四個角色。
一、當好傾聽者,靜心反思網絡聲音。網上論壇、博客、郵箱為官兵提供了自由發表個人言論的新平臺,盡管一些信息可能不準確,有些聲音還顯不成熟,但這些來自一線的原汁原味的聲音更加直接和真實,所涉及的面也更加廣泛。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與時俱進,不愿用心關注來自網絡的聲音,就很可能變成與世脫節的“聾子”、“瞎子”,不僅影響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且開展工作也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積極對待認真傾聽,常上網看看,傾聽官兵的呼聲,靜心品味原汁原味話語背后的故事,掌握兵情變化趨勢,采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以提高決策的質量和工作的效益。
二、當好把控者,捕捉信息預判方向。網絡信息是海量的,網絡言論是自由的。在網絡上沒有傳播者與接收者、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分。人們直言不諱,既有正面論理、切磋討論,也有牢騷怪話乃至片面言論。這就意味著網絡是把“雙刃劍”。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收集網絡上的信息,尤其是捕捉網絡輿情熱點,準確評估輿情苗頭、發展走勢,調整輿論引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方法,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前瞻性,在小熱點演變成大熱點之前、新熱點拖成老熱點之前、簡單熱點衍化成復雜熱點之前,抓住本質,提前預判,傳遞正能量,降低負面效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網絡輿情在可控可導范圍內。
三、當好引導者,先聲奪人領航輿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輿論引導中善當“意見領袖”,引導輿論良性發展。當網絡上出現虛假信息和極端言論時,官兵對于權威言論有較強的依賴感,需要“意見領袖”解疑釋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做信息傳播中的首席評論員,做組織傳播中的政治過濾網,做人際溝通中的深情“小廣播”,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糾正官兵的片面認識,化解因信息不對稱和缺乏正確理解而引起的偏激情緒和逆反心理,引導官兵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發現和團結那些關心黨和國家大事、觀點立場正確、發帖量大、有一定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網友,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通過網友引導網友,用官兵自己的聲音引導、感染官兵,實現官兵自我教育、自我引導,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當好疏導者,坦誠溝通“話解”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把握網上主流輿論的同時,還要正確理解網絡輿論作為官兵生活的“排氣閥”、“泄洪口”的作用。要理解、同情官兵因人際障礙、情感挫折、工作焦慮、生活難題等原因而產生的不良情緒,使其適度宣泄,從而化解矛盾。這就要做到既要“上網訪民意”,更要善于“下網解民憂”。當發現官兵出現不良情緒和錯誤思想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轉變領導者、管理者的角色,與官兵為友,通過網上對話,坦誠相見,誠心交流,多講兵言了解心聲,多用兵理打開心結。要及時回復和解答官兵的疑慮與困惑,尤其要解決好官兵反映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本文作者:遼寧陸軍預備役某師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