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冬+郭春綿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疑,能調動學生讀書、思維、答問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質疑,能便于教師發現學生不懂或不太懂的知識點,給予有的放矢的輔導,從而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質疑狀態下的學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強,學習興趣高,學習效率高。朱嘉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其有疑;有疑者,須教無疑,到這里才是長進?!蹦敲?,在教學中怎樣“教其有疑”,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使他們成才呢?
一、創設質疑環境,使學生“想問”
(1)創設問題情境,興趣引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中教師只偏重于學生接受知識、形成技能為主,采用教師提問學生答的課堂教學模式,壓抑了學生好問的天性,導致不少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積極性,思維處于惰性狀態??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熞箤W生在課堂上樂于提問,就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激趣生疑,由疑點燃思維的火花,使之產生好奇。由好奇引發需要,因需要而進行積極思考,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
(2)創設和諧氛圍,鼓勵質疑。學生質疑問難、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創新素質,就必須要求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摒棄“師道尊嚴”,以平等的態度去面對學生,絕不能在學生面前或故作高深,或冷若冰霜,或漠然置之。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意識地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消除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大膽讓學生質疑,以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掌握新技能。葉圣陶先生說過:“上課就是在教師的主持下的討論。”學生因為質疑,可能會提出一些很“刁鉆”的問題。此時教師可能會被難倒,但不能因失面子而害怕、臉紅,甚至“惱羞成怒”。對學生的質疑,教師應認真對待,一時不能解決的可課后認真思考,虛心請教,再給學生作答,這樣才能鼓勵學生大膽參與。
二、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學生敢問
(1)鼓舞質疑的勇氣,及時肯定表揚。有的學生怕自己提出的問題不恰當遭到同學嘲笑,對自己能否提出問題也產生疑問。針對這些現象,教師要逐漸改變師問生答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變“學答”為“學問”,鼓舞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一旦學生提出了問題,無論質量如何,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作出合理的評價。教師要把學生的提問,特別是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視作珍貴的禮物,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和自我滿足感。
(2)啟發誘導質疑,飽嘗提問樂趣。教師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讓學生相信自己能提出問題。同時,教師要經常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探索和發表獨立見解。剛開始時,學生的提問不可能馬上提到點子上,這時不要急于求成,可讓學生從模仿、提出小的問題入手,使學生嘗到提問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知道課堂上提問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從而增大提問的膽量。
在這一方面,國外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有這樣一個事例:在一堂美術課上,教師教學生們怎樣畫蘋果。教師剛畫好蘋果,一名學生就提出:“老師,你為什么不把蘋果畫成長方形的呢?”這位教師微笑著問:“你準備畫方形的蘋果嗎?”學生回答說:“是的,因為我在家里看見媽媽把蘋果放在桌子上,不小心,蘋果滾到地上摔壞了。我想,蘋果是方形的該多好呀!”教師鼓勵說:“你真會動腦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形蘋果。”學生把蘋果畫成方形,顯然脫離了生活實際。而那位教師卻鼓勵學生“早日培育出方蘋果”,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這一做法怎能不叫人拍案叫絕呢?
三、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會問”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覀兠恳粋€教師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學會是前提,而讓學生會學才是目的。我們要讓學生想問、敢問,更應該讓他們會問。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有時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思維價值,有時冥思苦想提不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也就是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1)善于觀察,發現問題。啟發學生通過“眼睛”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習富有趣味性。下面我舉一個化學方面的實例。我們都知道,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引導同學們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現象,就會發現不少問題。比如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模擬工業煉鐵的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怎么最后得到的鐵是黑色的而不是課本上學到的銀白色的呢?進而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最后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發現矛盾,敢于質疑。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有看似矛盾之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一步一步啟發學生思維,在思維的逐漸深入中把握住知識的重點內容。例如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第七課涉及“分配制度”的知識,“按勞分配”和“按勞動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是不是一回事?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教材中這個看似重復矛盾的說法大膽質疑,進而使學生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積極尋找答案,從而悟出道理,加深對我國分配制度的認識。
四、養成質疑習慣,使學生樂問
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把引導學生質疑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學生普遍學會一般質疑后,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提高質疑的質量水平,即從多方面多角度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質疑不僅具有深刻性而且還有一定的獨創性,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優化、組合、篩選,從而發現學習的重點、難點,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釋疑的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今天教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勇于創新,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使學生找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從而真正成才。
(河北省武邑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