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流,席昭俠
(1.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浙江杭州 310018;2.寧波中意液壓馬達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200)
高速鋼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紅硬性和工藝性,作為金屬切削刀具的材料一直被廣泛采用。目前,高速鋼刀具仍占據著刀具市場的主導地位[1]。高速鋼的優良性能只有通過正確的淬火和回火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淬火與回火質量是決定高速鋼熱處理質量的關鍵。高速鋼的回火溫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不同牌號的高速鋼淬火溫度卻不同,雖然每一種牌號的高速鋼都有其規定的淬火溫度,但是,影響高速鋼熱處理質量的因素很多,除淬火溫度、加熱時間和冷卻速度以及回火規范外,質量效應也是影響工件硬度的重要因素[2]。所以,針對具體的高速鋼工件,又有其合適的加熱溫度。如果溫度過低,合金碳化物溶解不充分,奧氏體中碳化物和合金元素含量不足,使高速鋼發揮不出優良的性能 (硬度、熱硬性不足,耐磨性低等)。如果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又會引起碳化物聚集,奧氏體晶粒長大,造成產品過熱。如果淬火溫度再高,還會因過燒而使工件報廢。
本文作者針對W6Mo5Cr4V2高速鋼A3.15中心鉆產品進行了淬火溫度與刀具壽命試驗,分析、計算了不同淬火溫度對應的刀具壽命。
為便于準確地測量大、小直徑圓柱部分的硬度值,采用部分A3.15中心鉆的等效試件,如圖1所示。

圖1 淬火試件
試件共7組,每組15支,等效試件和產品試件分別為5和10支。淬火時各組淬火溫度分別為1 180、1 185、1 190、1 195、1 200、1 205、1 210℃。淬火前進行330~350℃和830~850℃兩次預熱,淬火后560℃回火3次,每次2 h。與淬火溫度對應的產品試件完成所有工序并檢驗合格后,每組抽5支進行性能與壽命切削試驗。切削試件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硬度HB200~220,切削速度10 m/min,進給量0.04 mm/r,5%乳化油水溶液充分冷卻,以第三次出現嚴重叫聲或出現崩刃達到CH=0.8 mm為壽命判斷標準[3]。刀具小徑、大徑的淬火硬度和壽命的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數據與評定結果
刀具壽命是一把新刀具從開始投入使用直到報廢為止的總切削時間,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從開始切削到磨飩為止的切削時間,其等于刀具耐用度乘以重磨次數。對于不需要重磨的刀具,刀具壽命就等于刀具耐用度。耐用度越高,壽命越長。
傳統上在確定某種或某批刀具壽命時,常以抽樣的方法確定試驗樣本大小,計算各樣本壽命的平均值ˉT。

式中:Ti為任意刀具的耐用度;n為樣本大小。
刀具壽命變異系數CV(也稱差異系數、離散系數、標準差率)是指被評定的某種或某批刀具壽命的標準差系數,它是刀具可靠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反映刀具實際工作的穩定性。變異系數越小,刀具可靠性就越高。

式中:S為標準差,

當CV=0.2時,可以認為性能良好;CV=0.2~0.35時,可以認為性能合適[4]。
刀具可靠性是指刀具在規定的切削條件下和規定的切削時間內,完成規定切削作業的能力。刀具可靠度 (或耐用可靠度)是指刀具在規定的切削條件下和規定的切削時間內,能夠完成規定切削加工的概率[5]。刀具可靠性高低用刀具的可靠度值衡量。切削過程中,影響刀具磨損的因素很多,在切削加工中盡管保持切削條件和參數不變,但由于工藝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存在,刀具耐用度值會發生一定的離散,有時刀具耐用度的值會相差數倍[6-7]。隨著制造業的發展,現代機械加工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數控機床、柔性制造和集成制造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這些設備所使用的各類刀具必須穩定、可靠。然而,由于切削過程是一個隨機過程,切削過程中的各項參數都是隨機變量,而刀具壽命又是由這些隨機參數共同決定的,所以也必然是一個隨機變量,具有隨機變動的特性,即具有離散性。這種情況下用刀具的平均壽命確定刀具的使用條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針對刀具的具體應用,應在考慮平均壽命的基礎上,根據刀具的可靠性指標來綜合評價刀具的壽命。
在不同加工條件下,應根據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可靠性指標。刀具的耐用度是時間的函數,可表示為

式中:F(t)為不可靠度;PF為失效概率,PF=F(t)。
由于可靠度R(t)是時間t的函數,對可靠度R(t)的定量必須先確定刀具耐用度的概率分布形式。盡管刀具耐用度有離散性,但是它們的離散實際上也是有規律的,可以通過現場或實驗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確定它們服從哪一種概率分布。常見的幾種概率分布有[8]:
(1)正態分布
當刀具處于正常磨損階段時,磨損是線性的,即具有恒定不變的失效率。而且在離散系數小于0.4的情況下,刀具的磨損耐用度分布適合于采用正態分布。
(2)對數正態分布
刀具在非線性磨損情況下,如刀具前刀面上月牙洼的磨損,離散系數大于0.4,刀具的磨損耐用度分布適合于采用對數正態分布。
(3)威布爾分布模型
當刀具失效率與時間有關時,刀具發生破損的耐用度分布可用威布爾分布模型描述。
此外,常見的還有伽瑪分布、極值分布和二重指數分布。
經驗證明,一般金屬切削刀具的耐用度大多屬于正態分布,也有呈現威布爾分布的。試驗和研究表明,當刀具耐用度的隨機變量接近于標準正態分布時,指定概率為P時刀具的耐用度值TP可按下式計算[4]

式中:Φ(x)為標準 (正態)分布的數值,

由此可知,TP與刀具耐用度的平均值及耐用度的變異系數有關。所以,刀具的可靠性指標也可用ˉT與CV來綜合衡量。而TP是評定刀具切削性能好壞的總指標。表1列出了可靠度分別為0.5、0.85、0.90,和0.95時刀具壽命的計算結果。圖2為表1的淬火溫度與可靠性壽命關系曲線。從圖2可以看出,當可靠度分別為0.5、0.85、0.90和0.95時,刀具的可靠性壽命分別為264.6、171.2、149.1和119.6,對應的淬火溫度分別為1 185、1 185、1 185和1 200℃。從本次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在可靠度要求較低(P≤0.9%)的場合,采用1 185℃淬火溫度為宜,在可靠度要求較高 (P≥0.95%)的場合,采用1 200℃淬火溫度為宜。

圖2 淬火溫度與可靠性壽命關系曲線
影響刀具熱處理質量的因素眾多,除材料本身成分、尺寸等因素外,淬火加熱溫度、淬火加熱時間、淬火冷卻速度、回火規范都是影響高速鋼硬度的因素,而且壽命切削試驗本身也受一定的隨機因素影響。在自動化切削加工技術中,刀具可靠性壽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通過大量的試驗積累數據,才能相對準確地確定刀具的壽命。
[1]宋學全,劉秀英,趙黎娟.高速鋼刀具材料及熱處理工藝選擇[J].國外金屬熱處理,2005,26(1):30 -33.
[2]宛農,熊惟皓,肖建中,等.2311和2738模具鋼熱處理質量效應的數值模擬[J].金屬熱處理,2004,29(9):63 -66.
[3]GB/T 6078.4-1998 中心鉆.
[4]葉偉昌,葉毅.刀具切削性能可靠性指標的評定方法[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1991(2):31-34.
[5]郭國林,林朝平.數控刀具可靠度的分析與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0,38(19):150 -151.
[6]RAMALINGAM S.Tool-life Distribution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1977(8):519 -522.
[7]ROSSETTO S.A Stochastic Tool-life Model[J].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1981(2):126 -129.
[8]楊廣勇,付小根.刀具耐用度的分布與刀具的可靠性[J].水利電力機械,1995(2):47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