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文
摘 要:復習是把一個階段的授課內容總結、歸納起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有了教師的點撥和指導,學生復習起來會變得更有序、更順利,學生的復習效果也會好很多。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復習是有一定技巧的,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這些技巧,做好復習工作。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中考復習;技巧
歷史是過去的沉淀,這個沉淀中包含了無數個歷史人物事件,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為后人留下了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我們應在這筆財富中不斷地汲取古人的經驗,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繼續改良創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不懂我們的歷史,我們不能不了解我們的過去,歷史是我們必須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歷史的學習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我們不能盲目地去記憶、去背誦,那樣不叫“學歷史”,而是“背歷史”,這樣的復習過程太過枯燥,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耐性,漸漸產生厭學心理。怎樣學好歷史與社會,做好中考復習,是每位學生應該研究的事,也是每位教師應該探索的課題。因此,教師在學生復習的時候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正確地指導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提高中考復習效率。
一、統籌規劃,用心打好陣地戰
如何做好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復習教學,提高歷史與社會的復習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個初中教師必須研究的永久課題。歷史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這門課程的復習計劃不能局限于某一種固定的形式,我們要在原有的復習計劃之上,有所改良和創新。以往的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常常強調的是“記”“背”,要求學生將這些知識點全部背下來,將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全部記住。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占據學生的大部分課堂時間,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和接受。這種老舊的復習計劃不但不能取得高效率的復習成果,相反,還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害怕和恐懼歷史與社會的學習與復習。如果我們繼續堅持這種復習模式,那么只會讓學生感到很枯燥乏味,其復習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制訂一份高校可行的復習計劃呢?筆者以為,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份適合的復習計劃。
二、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復習技巧
(1)加強基礎知識的復習。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在復習過程中加強基本理論知識的復習及把握內在的聯系。中考并不難,只是對初中生三年的學習生涯做一個總結,考驗學生在這三年內學到了些什么,學會了些什么,只有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把握住了知識背后的規律,才能夠順利地應對這場考驗。學生在復習時,首先就要熟悉考綱,要熟練地記憶其中的一些重點觀點,把每一個歷史事件都參透,然后再將這些事件進行歸納、加工和整理,最后將其消化和吸收,讓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
(2)選擇合適的復習方法。在復習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重視復習內容的選擇,更要強調復習方法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復習的效率不高,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所以才導致他們的付出一直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學習成效不高。選擇合適的復習方法非常重要,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復習方法,要堅持“三輪復習法”。“三輪復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分成三輪進行復習,第一輪復習為地毯式復習,即全面的總復習,這一輪復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都梳理清楚,這一輪的復習目標側重點在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第二輪復習為專題復習,即教會分析歷史事件的基礎步驟和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己去分析和摸索各個歷史事件;第三輪復習為模擬練習,這一輪復習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能力。
(3)加強習題的訓練,提高審題解題能力。以往的初中歷史與社會復習中,教師和學生通常喜歡采用“題海戰術”,更是片面地認為題目做得越多,成績就會越好。雖然,做題對提高知識掌握水平來說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做題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對才好。教師要為學生精心設計習題,做好習題講評工作。很多教師都容易忽視習題評講工作,甚至認為習題評講是多余的,他們的評講步驟通常是:跟學生對答案,將正確答案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改正。這樣的評講方式非常落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不能簡單地給出一個答案,還要注重講解解題方法、思路,將學生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拿”出來進行細致的分析,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
三、用心復習才會取得較好的復習成果
歷史與社會是文科類的科目,學生在掌握知識時可以用朗讀的方法,但這也需依據個人情況具體而定。有些學生在讀的時候能夠記憶更多的知識,而且別人讀的同時知識也會進入自己的耳朵,會起到一個加深的作用。有的學生卻習慣用默看的方法,靜下心來用眼睛看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容易掌握知識要點。但不管是什么樣的記憶方法,用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浮于表面形式,那一切都沒有意義,因為最終不會取得任何復習成果。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學生要培養自己認真審題、認真答題的習慣。好的習慣不僅僅能夠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學生也會在一定時間的積累之后形成一種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復習時用心做題,形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這樣在考試過程中才會安下心來答好每一道題,也才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復習成果。
參考文獻:
[1]徐海民.談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策略及答題技巧[J].理論研究,
2009(9).
[2]毛科科.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作業的有效性[J].讀與
寫,2009(6).
[3]趙良南.對初中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探微[J].考
試與評價,2012(8).
(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