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培
摘 要:初中是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如果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使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感,使未來的英語學習更加簡單。
關鍵詞:初中生;初中英語;語感
在英語的基礎教育階段,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是首要目標,然而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又在于良好的語感。語感指的就是人們對于語言的一種直接、敏銳的感受能力,只有在熟練之后才會。較好的語感,具體表現在能夠準確地在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當中獲取重要的信息,具有流暢、得體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在寫作方面能夠正確熟練的書寫等。學生的英語語感越強,在英語學習與運用上的效率就越高。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多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他們的語言才能。
一、模仿背誦,獲得語感
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之前,應該讓學生充分地掌握語音語調,特別是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還不知道如何進行英語朗讀,英語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多放一些專業人士配音錄制的磁帶、光盤、視頻等,其內容既可以是簡單的交際用語,也可以是教材中的課文。這些英語材料能夠為學生提供規范、標準的語言模仿范例,學生通過對這些語音、句子及段落進行大量的重復和模仿,就能夠逐漸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初步獲得英語語感。
在學生基本熟悉與掌握了英語語音語調之后,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堅持英語的朗讀與背誦,給學生推薦幾篇經得起推敲的英語文章,讓學生熟讀至能背熟,使這些經典被學生所吸收,從而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內涵的優美文章,讓學生先聽原聲錄音,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朗讀直至背誦,需要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地強調學生的語音語調,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讀出其中的韻味與美感。通過長期堅持,能夠非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使學生在英語表達中更加順手。
二、營造環境,發展語感
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語言環境,只有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下,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英語表達愿望,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文化氛圍,在有意與無意之間提升學生的語感。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給學生安排一些語言實踐,通過多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等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地道的英語素材,鼓勵學生進行英語的互動交際練習。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欲望,使學生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之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廣闊的英語環境。這些活動既可以是收聽英語廣播、觀看英語電影等,也可以是開展英語角活動,讓學生自由地編寫英語學報、進行自由的英語會話,還可以舉辦英語演講比賽、演繹英語故事、舉辦英語晚會等。這些活動都能夠使學生在興趣之中學習英語,增加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這種豐富多彩的英語環境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英語語感。
三、語言輸入,增強語感
通過研究表明,兒童習得一門語言的最重要條件就是多聽,通過聽能夠獲得大量的語言信息,從而保證在兒童的大腦內部生成一些語言規則,對于外語的學習來說,也應該遵循這項原則。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外語信息的輸入量,就需要學生多聽、多讀,通過對英語的大量接觸,不斷地接受相關的語言素材,才能夠使學生形成外語思維能力,提高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感。
一般英語語言輸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多使用英語,給學生提供多種英語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根據老師的引導來進行英語交際。通過課堂的英語氛圍,能夠使學生不斷地增強語感。第二,教師可以在課外向學生多推薦一些英語電視節目、英語書籍等,也可以帶領學生一同觀看英語電影,在聽的過程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把握整個句子與段落的意思,不拘泥于個別的生詞。通過日積月累,就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對英語的直覺。第三,可以讓學生多閱讀一些英語素材,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使學生接觸到更加豐富的英語語言材料,更加真實地感受到英語國家的文化,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在閱讀時,應該注意讓學生把握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語感。
綜上所述,在英語的學習當中,語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不僅需要學生的多聽、多讀,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在講課時盡量使用英語,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熟練學習英語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才能,最終達到靈活自如運用英語的目的。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