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愛環
從一遍遍的閱讀教材、輔導書,一次次的去圖書室翻閱數學資料、記錄要點,一堂堂的去聽每位數學教師的教研課,一次次的傾聽來自于學生們的反饋中漸漸地發現,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字疊加,它是集趣味性、知識性、學習性、社會性于一體的一門學科,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對于數學的認知
什么是數學?R·柯朗說:數學,作為人類智慧的一種表達形式,反映生動活潑的意念,深入細致的思考,以及完美和諧的愿望,它的基礎是邏輯和直覺、分析和推理、共性和個性。
由此可以看出,數學并不簡單,數學也不枯燥。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在不斷進化過程中用生活總結出的一門科學。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離不開數學的。數學在各行各業更是有著不可或缺的、廣泛的應用。
(1)數學與史學的關系。歷史存在于過去的生活,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從前都以為“完全幻方”是印度歷史上才有的。1986年在上海陸家嘴發現了元朝的玉掛。談祥柏教授經過研究后發現,它就是一個四階完全幻方。因為數學,使學者們對數學的研究更精確、客觀、嚴謹。
(2)數學與哲學的關系。數學和哲學都是在勞動實踐中產生的,它們都是隨著社會和科學的進步而發展的。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有著互為補益的關系。科學家牛頓曾說他是在哲學范圍內把數學問題呈現出來。
(3)數學與經濟的關系。眾所周知,數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滲透到現代經濟的許多領域。最早數學在經濟學運用中的例子,普遍地認為是配第的著作《政治數學》,他用抽象的數學方法來研究經濟學,運用數學建立各種經濟模型。
二、數學教學
數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對于學生這樣的受教育群體,不單是學會一門課程,重點是學會學習數學中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把數學看成引領我們更好地學習的必備課程。
在數學教學中,怎么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去尋找數學現象,從而愛數學、愛生活?是我們教學的重點。
(1)數學教師要具備高素質語言藝術,結合小學生認知的程度、興趣以及心理等方面,對語言進行加工,使其更通俗易懂,形象有趣,易于被學生接受并喜歡。
(2)數學教師要教會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現在的教科書更適于學生們認知。拓展的題型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生活是數學的寶庫,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原型。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教師要引導他們用數學眼光去體會生活中的問題,學會思考、提問。例如學習三角形、四邊形這些形狀之后,讓他們思考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這些形狀,起到了什么作用?從學生們積極的發言中,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的眼里有我們成年人所不留意的東西,我常用力地為他們鼓掌、加油。
總之,教育的根本不只是讓學生認識,而是讓學生懂得欣賞。帶著欣賞去學才會有興趣,帶著興趣去學才會有愛。有愛才有美麗的人生,美麗的人生里蘊藏無盡的生活智慧。數學,這門有趣的、有用的學科會開啟學生的探索之旅,讓他們在創新中成才。
(河北省冀州市徐莊學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