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筆下,1984被刻畫為一個令人感到窒息、恐怖,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極權主義時代。
而現實世界卻是那么激奮人心。在1984年的中國和世界,對夢想和自由的渴望,以一種不可遏止的力量勃發而出。
這一年,中科院人事局干部柳傳志和玉米“倒爺”王石,都從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步伐中看到了久違的光亮,毅然下海,創立聯想和萬科的雛形。而在這一年年底,35歲的張瑞敏也正式就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在這個熱烈的年份,沒有更多腐敗、通脹和霧霾,有的只是對生命價值觀的敬畏和對富裕生活的企盼。這一年夏天,在同一時空的大洋彼岸,20出頭的羅百禮和他的創業伙伴以5000美元創出NU SKIN品牌,同樣邁出創業征途的第一步。
1984真是一個奇妙的年份,它構建的特殊時空背景,讓眾多優秀企業跨越國界和國別,彼此映照、彼此惺惺相惜,歷經30年風雨而成長為中國乃至全球商業界的中堅。
無論對聯想、萬科還是如新而言,任何一家卓越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邏輯。作為一家年輕的跨國企業,如新的30年因與善念同行,而描畫出另一種獨一無二的成長軌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