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



如新集團(NU SKIN)新建成的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坐落于上海奉賢工業綜合開發區的“心臟地帶”,超過28%的地方覆蓋著植被。這里有讓喜好自由的年輕人愛到發狂的工作環境:超大辦公空間,陽光充足。沒有辦公室、沒有固定辦公座位和電腦,隨意點綴著懶人沙發和色彩各異的會議桌,還有一輛由白色越野車改裝的治愈系工作臺,大理石幾案,藝術靠墊,背后一排書籍:《一個人與這個時代》、村上春樹……看起來,這里更像個mini吧臺或者咖啡館,坐在懷舊風十足的鐵皮凳上,隨時都能喝一杯。
窗外是環形中央公園,占地3500余平方米。4月29日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開幕當天,上千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公司員工,在如新集團30周年慶的時間節點上,見證了該公司又一歷史性時刻的來臨。他們從臺灣、香港以及大陸其他城市趕來,每個人看上去都為身處如此新潮而人性化的園區而感奮、昂然。
“Do not be evil(不作惡)”,這是谷歌的座右銘。如新創立之時,在產品質量方面也有類似的理念:“All of the Good,None of the Bad.”在園區開幕式上,如新大中華區域總裁范家輝上臺致辭,帶領員工宣讀的則是如新使命宣言:“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借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員工紛紛響應,場面頗為熱烈。
在美國,如新集團一直和政界保持著良好互動,在總裁暨首席執行長賀楚門(Truman Hunt)先生的領導下,該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猶他州政府和美國政府大力發展美中雙邊經貿關系,包括通過猶他州政府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表達反對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提案、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并積極參加美國政府和猶他州政府組織的訪華代表團。此外,擔任過如新官方發言人的杰森·查菲茲(Jason Chaffe),還曾在猶他州贏得眾議院的選舉。在中國,如新也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得到地方政府和相關行業協會的支持。在當天的園區開幕式上,包括奉賢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及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領導悉數到場。現任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1992年曾為鄧小平南方視察陪同者的陳開枝,對如新的評價為“有道德責任感”。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胡國財則認為“包括如新在內的一批跨國直銷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實現了共贏”。他總結說,“如新走進中國十幾年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華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產品不斷增多,營業額不斷增長,營銷隊伍不斷壯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包括如新在內的一批跨國直銷企業走進中國,為中國引進了一種新的銷售模式,提供了新產品,為特殊群體提供了服務,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同時,如新大中華區積極參與中國的社會事務,特別是對中國直銷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如新的未來在中國
每家知名公司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成長故事,在如新30歲的“生日宴”上,大屏幕也在反復播放“一把湯匙讓夢想起飛”。
那是1984年夏,猶他州的羅百禮(Blake M. Roney)剛從全美最大的教會大學楊百翰大學畢業,準備進入法學院攻讀碩士。有一天在廚房餐桌上,從事美容顧問的姐姐羅妮拉(Nedra Roney)告訴他,很多保養品標簽上所示的成分,真正有效的大約只有1%-3%,其余都是為了增加容量、對人體無益甚至有害的填充劑。雖然今天的護膚品達人都清楚不含酒精、不含礦物油的意義所在,但在30年前,能像羅妮拉一樣問出“為什么不生產只含對皮膚有益成分的保養品”的人,并不多。
受到啟發的羅百禮針對市面上的大部分美容護膚品成分做了調查,證實確實不管什么品牌、什么價位的產品,都多多少少含有對人體有害的不良成分。驚訝之余,羅百禮和姐姐便萌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自己生產出一個完全不含對皮膚有害成分的優質產品,這便是“All of the Good,None of the Bad”的由來。
就這樣,姐弟倆拿出所有積蓄5000美元創業,邀集了倫兆勛(Steve Lund)、戴純娣(Sandie N. Tillotson)等志同道合的好友加盟。
他們在普羅沃市一個地下室租了一間小倉庫,給公司取名Nu Skin,希望每個使用如新產品的人,都有新生肌膚(New Skin)。
由于啟動資金極為有限,這家新公司環境簡陋,用于接送的貨車破舊不堪,在招聘上也只能以未來的發展潛力來吸引公司急需的人才。曾為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后來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倫兆勛,最初進入如新公司負責法律事務,就是采用了入股方式。
但沒錢還不是最大的困難。當他們請來保養品方面的專家,經過幾個月研發,終于研制出對人體無害的個人保養品配方后,竟然找不到一家愿意為他們生產的廠商。在這些廠商看來,羅百禮的配方成本太昂貴,根本不會有利潤可賺。
經過不斷努力,終于有一家很小的工廠愿意為他們生產,但由于風險太大,要求必須以現金支付每一筆貨款。這導致草創時期的如新,把自己所有的資金都花在了生產線上,完全沒錢考慮產品包裝。于是,制成品是被放在一個一加侖空罐內,寄到羅百禮家中。
新問世的保養品想打開銷路,通常的做法是在商場鋪好貨后,大規模投入廣告轟炸,但羅百禮他們根本沒有這項預算。
為了讓更多人認同如新的理念和減少推廣成本,不設店面、靠口碑人際傳播的直銷方式,就成為一個必然。對一款全新理念的產品而言,沒有什么比一對一跟客戶交流并了解反饋更為重要。
他們開始一家家敲開鄰居的門,講述自家產品的特點和理念,并邀請試用。只要用心去推,總會有人愿意嘗試,但試用者們必須自帶容器,而羅百禮則用一把銀勺,一勺勺盛給鄰居。
這把湯匙成為如新集團事業版圖的開端。1996年,如新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代碼NUS。2003年,如新全球業績達到9.9億美元。10年后,其業績達到了31.7億美元。endprint
在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的一面墻上,懸掛著他們的全球版圖。“我們的業務目前遍及美洲、歐洲及亞洲53個國家和地區。”如新全球業務營運總裁邱爾丹(Dan Chard)在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說。這家公司的產品線,也從第一款天然保濕劑產品,到現在200多款抗衰老、個人保養品及營養補充品,包括:NU SKIN如新王牌系列ageLOC和集團旗下的如新PHARMANEX華茂營養補充品。
2003年,如新集團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時任猶他州州長、后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洪博培(Jon Huntsman Jr.),當時曾帶領如新公司的一個代表團訪問中國,試圖游說中國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嘗試放開對直銷企業的經營約束。
2006年,即在直銷立法一年后,如新成為首批獲發中國直銷經營許可證的公司之一。在《中國直銷》雜志和世界直銷(中國)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直銷業績報告》中,中國目前一共有43家直銷企業,只有雅芳當年比如新提前拿到牌照。
近年來,如新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額連年穩步攀升。2013年10月,美國鹽湖城舉行的NU SKIN全球年會為迎接公司30周年所推出的口號是“創歷史”(Create Histroy),而就在同一時期,NU SKIN 如新大中華也創下紀錄,一舉突破年營業額10億美元大關,不僅成為公司率先達此業績的區域,占到當年全球的業績的三分之一強,而且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比之前計劃更是早了一年多來臨。
從第三方統計的《2013中國直銷業績報告》也可以看出,中國已成為如新全球最大的市場。如新集團在中國內地所創造的市場業績為64億元,在所有直銷企業中名列第七,增長率139.7%。在中國直銷企業業績增長量龍虎榜中,則排名第五。據聯合國公布的資料,目前中國內地已有1.5億老年人口,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會增長一倍,達到3億,致力于開拓抗衰老藍海的如新前景被普遍看好。
公開數據顯示,到2015年亞太地區抗衰老產業增長率有望達到82%,抗衰老市場產值或將高達1000億美元,并可能會在下一個十年以8%-1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加,亞太地區有望成為全球抗衰老行業成長最快的區域之一。正是基于這一戰略思考,如新集團斥資近5億元在上海奉賢區建設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這是如新發展史上最大的海外投資專案,被視為如新驅動該公司未來保持健康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園區第一期占地便超過了3.8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足球場的面積。其首席設計師,來自中國目前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設計者——KpF建筑師事務所。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僅僅是如新所有地塊的一小部分。”一位接近如新的人士用驚嘆的語氣說,“它不僅是美國本土之外首個最大的投資項目,而且這個區域總部的面積比美國總部還大。”
早在2000年,如新就在奉賢工業綜合開發區龍洋工廠登記注冊。扎根奉賢十余年來,如新憑借在抗衰老產業中的創新型發展,不僅已成為引領上海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新興力量,而且在奉賢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當天的開幕儀式上,奉賢區副區長吳召忠在致辭中表示,如新不斷調整自身發展要求,堅持以創新的思維開拓中國市場,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快速崛起,已成為奉賢區的明星企業,一舉奪得了上海市工業百強納稅企業的第32名,奉賢區財富百強的第一名。
大約在三四年前,羅百禮曾在一次高級別的獎勵旅游活動中提出:“如新的未來在中國。”今天如新大中華區的發展成就,不僅驗證了他的判斷,而且還將在未來繼續成為推動集團在全球版圖持續穩健發展的引擎。
究其原因,除了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在科技研發和人力資源等方面提供支持之外,據該公司大中華協同事務區域副總裁暨華南總裁鄭重分析,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普遍現象,就是在很多直銷公司的銷售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亞洲市場而來。原因就在于直銷是人與人打交道,而人際關系最密切、最講究人情味的,就是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等在內的亞洲地區。
抗衰老企業中的Apple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磁性保健床墊公司Japan Life“不請自來”,以高于日本三倍的價格,在中國改革的前沿陣地深圳直銷床墊開始,25年間,共有國內外43家直銷企業獲得牌照。
與國人熟知的一些直銷品牌相比,如新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更喜歡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比如他們的競爭優勢之一,在于跳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直銷行業,對企業進行重新定位,專注于做抗衰老領域的No.1。
對一家企業來說,如果立志做第一,首先需要在某個領域拿出最好的解決方案,而直銷企業相對會更強調產品的亮點。
倫兆勛告訴記者,“世界上有很多公司業務向前的動力,來自他們銷售團隊鼓吹產品的能力,但我們三位創始人都不屬于這種人。當時創建這個公司是基于清晰的商務準則,我們的理念并不是去做很多浮夸、不切實際的產品推廣,而是首先要去開發和創造出品質優異的產品,以恰當的方式在市場中推廣。比如我們的生產線是世界上最尖端、最領先的生產線。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銷售人員就沒有足夠的自信去直視客戶的雙眼。”
有人將如新稱為抗衰老行業的Apple,確實不無道理。1996年,喬布斯在蘋果最低谷時上演“國王歸來”,潛心研發創新,推出改變蘋果命運的i系列產品,蘋果公司從此股價一路飆升。
其實如新也經歷了類似“核變”。2009年,如新公布了ageLOC戰略,并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對于如新來講,挖掘ageLOC,將企業定位于抗衰老行業的領軍企業,是發展25年后的一個重大突破。”2010年的時候,鄭重曾對媒體這么說。
這個略顯神秘的“ageLOC”,到底是什么?
“age代表年齡,loc則是鎖住,ageLOC就是鎖住年齡的意思。”如新首席科研執行長暨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曾潤海解釋說,“如新通過各種實驗,在對人體中大約2.5萬個基因進行深入研究之后,找到了影響人體老化的青春基因群組,將之命名為YGCs,然后透過基因芯片和基因熱譜圖,甄選能夠影響這一基因群組表達的成分,再通過科學的組方研發出ageLOC 產品。”endprint
ageLOC被視作“青春不老泉”、“抗衰老的解決方案”。毫無疑問,這一清晰而科技感十足的產品概念,能夠極大地提升護膚品及營養品的附加值。那么如新是怎么挖到“ageLOC”這個寶的?
大約在2005年前后,如新經歷了快速發展后陷入逆境,年銷售額一直在10億美元左右徘徊,亟待幫助公司復興的產品。高管們深刻反思后,最終達成共識:如新需要一個差異化的焦點。
“我和我的幾位創始人朋友,都沒有科學背景,所以我們雇傭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讓他們幫助開發測試產品,只有他們幫助才讓我們說到做到。”倫兆勛說。
基于此理念,早在1998年,如新便收購了一家營養補充品公司華茂(Pharmanex),時任華茂管理團隊成員之一的曾潤海就是在那個時候,加入了如新集團。
曾潤海此前專注于植物學產品的研究。2009年,如新在他的帶領下,致力于研發新一代抗衰老技術平臺ageLOC。 “根據我的30年藥品和營養補充劑產品經驗,ageLOC是我所見過的最大的科學突破之一。”在一次演示中,曾潤海這么說。
而鄭重則認為,“對于企業來說,方向是對的,產品的選擇是對的,造成的效益肯定是正面的。”
當初如新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的賀楚門拍板把ageLOC當作最終解決方案,源自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和消費者希望年輕漂亮的愿望的預判——有誰會不希望自己皺紋更少、肌膚更有彈性、臂肌不再松弛、思維更敏捷、精力更充沛、某些方面能力更強?
一些第三方數據支持了這些感性認識。
據悉在2009年,IAPAM(國際美容醫師協會)在拉斯維加斯公布了一份抗衰老趨勢報告,瑞士靜港國際醫學抗衰老研究中心根據該報告總結出:從目前美容市場上微創手術及各種抗衰老產品需求激增的情形來看,消費者未來會對抗衰老的產品和技術更為關注。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Freedonia集團也公布過一份報告,指出在全球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形勢下,到2012年,美國的藥妝市場將以每年7.2%的速度遞增至82億美元,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如新把未來押在ageLOC上,寄希望它改寫自己的“基因”,而新品推出后的銷售業績,也給了他們一個漂亮的肯定——僅9個月,便創造了1.5億美元的銷售額。在2009年10月如新集團的美國年會上,ageLOC煥新套裝兩天創造了1600萬美元的銷售成績;在韓國市場推出幾天內賣出了2600萬美元;在大中華區年會上,3天營業額達到了3000萬美元——這些銷售成績,一舉刷新了如新前25年的發展紀錄。
而如新的股價,也從2009年8美元的低位,到目前最高突破過137美元。
打造出擁有足夠亮點的產品還只是第一步。所謂不打無準備之戰,為了讓ageLOC一鳴驚人,如新在推出新品之前,足足花了大半年時間進行銷售培訓,把所有與產品有關的知識性內容及市場趨勢都進行了逐級溝通。
曾有媒體人注意到,在所有直銷企業中,真正對自家產品有信心的銷售并不多,但如新的銷售人員即使離職后,還是會對自家的產品非常認可。
能夠獲得銷售人員如此觸達內心的認同,首先與如新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上市前培訓和溝通不無關系。其次,如新的“外部引擎”發揮了重要作用,即和世界上一流的科學家、大學、研究機構合作,讓ageLOC產品具備科學上的可信度。
據公開資料顯示,3年前,如新開始與威斯康星大學魏德理(Richard Weindruch)和彭樂濤(Thomas Prolla)這兩位教授的美國生命基因科技中心(LifeGen)合作,并在2011年,以117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家公司。
《科學》雜志在1999年和2009年曾披露,魏德理教授在20年內,和他的小組觀察了76只猴子。這些猴子中,一半用來作為參照組,并不改變它們的飲食;另一半則進行節食實驗。對實驗組的每只猴子都觀察最多6個月,以確定其進食不受限制時的食量。并以此為其進食的卡路里基準值,在3個月的時間內逐漸減少食物,直到減少到基準值的30%。
實驗結論是,迄今為止,參照組38只猴子中有14只死于老年病,諸如二型糖尿病、癌癥、心臟病等;而實驗組只有5只猴子死于老年病。看得出來,“卡路里限制法”優勢明顯,當然科學家們謹慎的認為這些益處還要取決于基因、營養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盡管半饑餓可能會延長人們的壽命,但估計不會有多少普羅大眾肯忍耐持續性吃不飽。于是科學家們開始尋找能復制出這些效果的成分。魏德理和彭樂濤已經找出老鼠身上隨年齡而變化的基因組,即YGCs,以及能消除部分這類變化的抗氧化劑。這項研究正是ageLOC產品的依據來源。
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2010年拍攝了科技紀錄片《人類基因解碼》,也特別采訪了美國生命基因科技中心以及魏德里博士和彭樂濤博士,介紹并講述了他們多年的研究故事和研究成果。鄭重曾說過:“如果沒有這些平臺,要做這個事情真的很難。所以很多媒體問如新在ageLOC這個項目研發上投入了多少時間,真的很難講。就像威斯康星大學的兩位教授,為了研究這個科技,光做對比實驗觀察就做了30年。”
步步為營vs步步為贏
就在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飆漲、可謂一切順利的時候,如新于今年年初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媒體接連對其所謂“虛假宣傳、違規操作”的指控下,股價兩天中暴跌了37.86%。
事后,在回應媒體指控的公司公告中,如新也坦承自己確有失誤之處。
目前如新大中華區員工有3萬名左右,除了少量行政人員,銷售員工占到75%以上。
作為總裁范家輝在公司運營方面的得力幫手,鄭重認為,“我們成長得太快,有些銷售員工剛進來,大家都充滿熱情,但缺乏經驗。又因為一下子招了太多員工,來不及做充分的教育和培訓。”
隨后,范家輝在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也提到,“今年1月份的‘硬著陸給了我們反省的機會,我們體積太大、發展太快,需要剎車,需要靈活使用潤滑劑。”endprint
既然直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領域,如新為何還要“執著于此”?
鄭重澄清說:“我們一直想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直銷只是如新的通路之一,我們大部分業績來自自己的銷售員工。由于中國對直銷行業實行嚴格監管,如新是通過自己的店鋪銷售產品,在部分地區允許設有獨立直銷員。但隨著直銷法規的出臺,尤其是當我們拿了牌照之后,正面的形象是有了,至少表明我們在直銷領域是合法的,不是非法傳銷公司。同時國家也在以直銷的標準來對我們進行監管。將來如新會按照正常的需求,逐步轉型為一個多元、多渠道的復合式商業模式,包含直銷員、公司銷售員工和推廣商。”
接近如新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家公司最近正在開展大規模的商德教育培訓。
作為大陸最早一批加入如新的銷售員工,陳秀才告訴本刊記者,年初那場風波過后,他們的確面臨了一些困難,而且公司還主動停止了所有活動和會議。但在他看來這并不是壞事,而是企業“在本土化進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向善的文化和領先的抗衰老產品,是他堅信如新未來的核心要素。他說,日常培訓可以促進團隊營銷能力提升,而持續的教育則能幫助銷售員工產生長期的品牌認同。
鄭重告訴記者,“我們對銷售人員講,每一個員工出去,他代表的就是如新。一般民眾對如新會形成什么印象,就在于你們每一個人的穿著、言談,怎么去推廣產品、講述事業機會。我們現在做得非常徹底規范,銷售員工一定要經過商德教育訓練,考試通過才能上崗。如果要晉升,還必須經過商德再教育和考試。公司會議或者銷售會議都必須報備流程,我們會派人到現場看他們怎么講,不對的話馬上要求糾正,行為過激要處罰,有些比較嚴重的會開除。”
踩剎車、把速度慢下來,是這家公司最新統一的認識。
“這個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情很好。現在如新的船還不是很大,好轉彎。如果等到很長時間后再發生這樣的事,那就很嚴重了。現在我們有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該補的功課全部補好,去做一些基礎的事情,從比較穩固的基礎往上走更現實。”鄭重笑言,“我曾經開玩笑說,現在如新在中國的知名度前所未有地大幅提高,真的要感謝媒體對我們監督,讓我們做到了第一步。但接下來我們要一起來建立美譽度。”
長期以來,直銷在中國名聲不佳,且與所謂“虛假宣傳、標價過高”的產品和“輕松暴富”分不開。鄭重表示,如新的理想是做一個不一樣的“健康直銷”,改變直銷在中國消費者眼中的看法。“我們希望能在政府和行業協會指導下,教會一般民眾如何去區分什么是健康直銷,什么是非法傳銷,我們愿意一起來做這件事。”
在如新發展過程中,這不是第一次“走麥城”。
范家輝告訴記者,他在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時候,遇到的挫折并不比在中國遇到的少。印象比較深的有兩個,一是1997年做泰國市場,3月份開業,結果9月就遇到亞洲金融風暴,生意一下子就掉下去了。“那時候真是兵荒馬亂,早上商場還沒開門,就擠滿搶購客。危機前一塊港幣兌3塊泰銖,幾天后就跌到了一港幣兌7塊,當時就連商場里的腕表都被搶購一空。公司3000個經營者變成了2000個,我們覺得差不多了,但是沒有停止,跌到了1000、500、200、100,最后只剩下70多人。現在如新泰國公司的員工不僅又回到了3000多人,而且一直處在上升趨勢。”
另一次是在發展菲律賓市場的時候,“1998年開業,到了2003年左右發現有一組員工每天在偷錢,每次偷的不多,但累計有100多萬美元對不上賬。查賬當天,公司財務經理就在停車場被插了幾刀;新的財務經理又被潑了硫酸,前后做了七次手術,到最后逼得我們不得不請了美軍特種部隊做安保。我自己也差點遭到不測,一次是前后兩臺車都被炸飛,還有一次炸彈在隔壁洗手間里爆炸,此外我的手機還收到多條威脅短信。”
2003年如新打進中國大陸市場,一開始也并非一帆風順。
鄭重回憶說:“一是大陸模式有別于其他所有的市場,碰到很多困難和挑戰,我們花了挺長時間去適應。另一個是開業后曾有一段黯淡期,業績一直往下走。我記得一直到2009年的第三季到達谷底,一個月業績才3700萬人民幣。花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事情,業績還一直往下走,那時候壓力很大。我們這邊所有的服務團隊,包括范家輝先生、麥歐文先生(記者注:如新中國營運總裁)和我,沒有一個沒哭過。但我們還是持續努力,到了2009年第四季度,銷售才開始上來。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個月業績最好的時候接近5億,從3700萬到5億,如果當時有人頂不住、沒有堅持住,就沒有如新大中華了。”
他說,“只要如新進入了一個市場,也就是對當地市場一個最大的承諾,不會輕言退出。就像遭遇年初風波,也許發生在別人身上,有可能造成大幅度退貨,而我們并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當時我們宣稱停止所有會議,停止招募新人,因為公司的成長速度趕不上新人培訓的節奏。這幾件事情一做,業績肯定會受影響,但是十年后回顧起來,這都是小波折。”
范家輝說:“事實證明,只有規范的公司才可以一直走下去。我們要用心做好產品,用產品去贏得機會,靠先進的抗衰老科技去競爭。我曾說過,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是我們曾經做的一個夢,我們今天做到了!我們會繼續做夢,因為我們最大的夢想是如新這個企業一定要穩健經營,一步一步做到更好!我們不是一味為了追求大,而是追求好,所以我們自然要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事情繼續做下去!讓我們企業可以變得更大!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資源、更大能力去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忙的人,幫忙他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在園區落成開幕式上,倫兆勛對臺下近千名大中華區員工說:“30年后往回看,也許你們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不記得了,但一定會記得今天。”
我問倫兆勛,假如從現在往回看,你記憶最深刻的是什么。倫兆勛想了一會兒,說:“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我們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基于我們的理念,創建了這樣一家成功的公司。同時在這30年的歲月中,兩樣東西沒變,一是我們的友誼,另一個是當初寫下的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