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芳
摘 要:初中科學復習課存在著學生學習熱情低下,復習效率不高等現象,但復習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本文從“針”“線”“活”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初中科學復習效率。讓復習變得有針對性、目的性。將雜亂無章的知識點用一條線串聯起來做到形散神不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復習課;知識梳理;活躍;復習效率
古語說:“溫故而知新”,復習課是對已學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地重現,梳理知識體系,它也是一個有針對性地診斷教學。通過一定的復習,老師可以解決一些學生遺漏的知識,彌補一定的知識漏洞,并幫助學生建構起自身的知識體系。但現實教學中確實存在一個尷尬的現象:盡管我們說得很多,效果卻微乎其微,因為在復習課堂上,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與主觀能動性都是低效的,教學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那么,如何使復習課更為有效呢?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用好針
復習課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教師片面地強調“系統”“全面”。復習時把已學的知識完整地重現給學生,點滴不漏地加以講解分析,使學生處于回憶狀態,于是復習課就成了教師復述課,學生昏昏欲睡,教學效果可見一斑。其實這并不是老師講得不好,也不是學生不想認真聽。主要是重復性學習確實很容易讓人感到枯燥無味。最近美國坦普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重復性工作者容易出現疲勞感。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損傷緣于細胞激素的不斷生成,干擾神經中樞正常工作所致。研究者認為,最初,重復性工作加重了細胞負擔,促使細胞激素不斷增多,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由于細胞激素越來越多,神經中樞受到影響,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貪睡,腦袋不清醒,眼花等情況并造成神經損傷。
如何讓我們的復習課更加有效,讓知識完整地重現卻又避免簡單重復?這就要求我們用好針,用針去挑出問題,選取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1.準確定位,一針見血
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為找到學生問題所在,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老師要善于發現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樹立問題意識,要善于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和難點問題,以此作為復習課訓練的重點。那么,怎么去發現問題呢?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發現問題:從學生提問中發現問題。學生提問多,說明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從學生的作業、練習反饋情況中發現問題。學生做錯比較多,說明這個問題也具有普遍性;當然有的同學不喜歡問問題,有的同學的作業有抄襲現象,我們還可以從學生的考試答題情況分析中去發現問題,這是發現問題很重要的途徑。
2.針對性習題,四兩撥千斤
棍打氣球越打越高,刺破它只需要一根針。做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效。參考資料良莠不齊,只有在有針對性地選擇題目的前提下,題海戰術才是可取的,所以選擇題目時一定要慎重。題目的選擇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年的中考試卷、名師的模擬題、復習題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有的學生喜歡攻難題,而忽略了基礎的復習,成績同樣不會提升,所以應指導學生學會根據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去選擇題目。這樣,題型見多了,思路自然開闊,就可以避免出現解題思路阻塞的現象。其次,做題的數量并不是多多益善,一定要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進行精選精練,在此基礎上強化訓練,而且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這樣有問題的引領,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穿插相關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有目的地整理復習;學生有針對性地選題,有目的地做題。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穿好線
“用好針”讓我們的復習有了方向,但是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每一位學生的問題也不同,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同時也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如果只是把這些問題和知識點和盤托出,盡管我們在講臺上使出渾身解數,累得滿頭大汗,學生聽課仍然會索然無味,依然會昏昏欲睡,聽課效率不高,達不到復習的效果,白白地浪費了寶貴的復習時間。
產生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知識點亂、散且多為已知的。所以學生極易產生疲勞感。要讓學生在復習課上積極樂學,我們要穿好線——讓我們的課堂復習有一條主線貫穿,使我們的課堂形散而神不散。通常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主線法:
1.問題主線法
麗水的樊老師在復習《酸的性質》一課時聲情并茂地演繹了一位酸洗工人,工作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向學生尋求幫助,例如:不小心把濃硫酸濺到了皮膚上,該怎么辦?在工作過程中我能抽煙嗎?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定海區的李老師則以金華強酸泄露這一新聞事件引入,對新聞畫面中消防官兵所使用白色粉末的猜測成為主線,探究復習了與酸有關的性質及化學方程式。課堂思路清晰,學生積極性高。事實上兩節課都是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以相關的問題為主線,學生在解決問題之中回顧了舊知識,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加以補充及歸納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像上新課時對知識的渴望,體驗到解決問題后的快樂,舊的知識點又在潛移默化中重新滲透到學生的腦海中。
2.游戲主線法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在做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時,才能真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同時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初中生都特別喜歡玩游戲,在游戲過程他們能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如果巧妙地將游戲和知識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青田二中李育明老師在一次復習課上將習題設計成以“你,能當上將軍嗎?”為主線。闖關一:護城小兵;闖關二:威武校尉;闖關三:飛騎御使;闖關四:神武都尉;闖關五:驃騎將軍(來自網絡游戲夢幻西游)。在解題過程中李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們回顧舊知識,特別是遇到難題時,讓學生以已學的知識為基礎尋求突破。串聯起知識。枯燥的習題化身為生動有趣的游戲,學生熱情高漲,為破解題目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以至于到下課鈴響時,學生感慨“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endprint
3.載體主線法
在復習以某件事或某個物體為載體創立一條主線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溫溪高中吳春媛老師在復習《電功,電能》時,以家里新買了一個電熱水壺為主線,牽出銘牌,額定功率,電功電能的計算,電能表的使用等一系列知識,將枯燥抽象的功,能等問題轉變成了簡單熟悉的生活用品,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了它。吳老師說了句,“幫老師一起來認識這個電熱水壺”,讓學生都有破解它的動力。成功地“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最后吳老師說了句“謝謝,同學們讓我知道原來簡單的熱水壺也很不簡單”。這是給同學們鼓勵的同時告訴大家,復習也像這個電熱水壺看似熟悉,簡單,容易。但要真正把它搞懂搞透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活”起來
用好針,穿好線的目的就是避免復習課“死氣沉沉”,使我們的復習課活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復習氛圍;讓我們的知識活躍起來,避免機械式的死記硬背,讓記憶成為一件快活的事;讓我們的學生活起來,開展小組合作,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
1.讓課堂活起來
課堂氣氛是指教師與學生的情緒和情感狀態在課堂上形成的一種氣氛,它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直接影響著復習課的效率和質量。
教師在復習課中給全班學生以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創設課堂情境,用情感感染學生。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師生之“情”,可以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的真摯情感和師愛是調控課堂氣氛的基礎。“學源于思,情溢則思發”,復習課中要使師生雙方的情感聯結起來,使教師復習內容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強烈的內心體驗,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設課堂情境,增加情感投入,給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實施情感教學。
師生之間心靈相通,感情共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氣氛才會活躍,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讓知識活起來
同學們對于需要記憶的一些重要知識點總是感到很困惑,覺得這些重要知識點的內容多而散亂,比如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指示劑的顏色等等。死記硬背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往往效果不佳。記憶方法很多,諸如口訣、順口溜、詩歌等,運用這些巧記法,可在很短時間內,記住很多難記的知識。
一首化學版《青花瓷》紅遍大江南北。我也在考慮是否可以讓我們的知識也像唱歌一樣唱出來,像吟詩作對那樣對出來。為此我和同學們做了一些歸納。比如,天平:螺母游碼分度盤,指針標尺加托盤,游碼歸零再調平,左偏右移調螺母,物左碼右別放錯,加減質量用鑷子,先大后小再游碼,平衡螺母勿再動,砝碼游碼和為值,物歸原位好習慣;復習酸堿性時:溶液酸中堿,石蕊紅紫藍,酚酞堿變紅。這些口訣我編好后把它們教給學生,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許多學生還積極參與其中,對口訣進行修改完善,知識點自然就記住了。
3.讓學生活起來。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的組織正在悄然變化,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靶〗M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并有助于使學生的個性。在復習課上,要為學生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靶〗M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提供更有效的語言溝通;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
在復習課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通信模式,讓團隊的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分享他們的成就;也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找出自己的不足。讓學生感受的審查是一件快樂的事,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學生學習,實現學習目標,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工作就像做針線活,看似簡單,卻千頭萬緒,既細且難。但只要我們細心地去發現,精心地去揣摩和耐心地去編織。就能用它繡出美麗的復習之花。
參考文獻:
1.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習題課.鼎城教研室.
2.吳增強.現代學校心理輔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4.扈中平.現代教育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8).
5.王文軍.初中科學競賽培優教程.endprint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