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峰
摘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學生學習能力作為重點。研究學生學習能力,有利于豐富教學方法論。本人結合農村中學的實際,采用一些切實有效的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有效學習;能力;興趣;層次化測評;現代信息技術
孔孟之道,教授之業,蔚然中國數千年,縱橫神州幾萬里,普天之下,莫言他法。開放之年,改革之風馳騁九州,注重素質,關注教育乃興國、振國之計,莫辯不是。教育改革把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突出了出來。我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師,也積極地搬試了很多名家教授、名校名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頭痛之余,反思頗多。我在日常教學中,結合農村中學的實際,總結并實用了一套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略介如下,以供同仁交流,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必先使其有興趣學習
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興趣是學習認識和研究一切東西的前提。”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成為教師的第一任務。首先,要轉變學習思想,扭轉學生心中已然占據重要位置的偏離學習軌道的想法,通過大量的生活實際,使其重新審視自己、審視家庭,改變其認識觀。其次,在課堂教授引導中,可以大膽嘗試非普通話的地方方言和口語,用抑揚頓挫、徐緩張弛的語言進行強調和講解,使其對教師有興趣,進而使其對教師所執教的學科產生興趣。第三,要想學生有興趣學習,營造一個優雅而美觀的教室環境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的“隱性課程”。很多研究發現,充滿溫馨和諧的課堂氣氛,每一個學生都能被教師接納,同學之間也彼此互相接納的班級,學生的行為問題自然就會減少,學習的氛圍就會濃厚,學習的興趣就會高漲。
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必有一個良好而靈活的課堂秩序
課堂秩序的穩定有序,是進行一切課堂教育教學的基礎,這在農村中學顯得尤為重要。說起課堂秩序,我還是比較推崇支持性的課堂秩序管理。要想做好支持性管理,必須把握以下技巧:
(1)熟記班級學生的姓名。(2)善用眼神傳達警告或嘉許之意。(3)善用聲音變化提醒學生。(4)運用走動和停駐等肢體語言提醒學生。(5)真誠贊許每一個學生。(6)處事機敏豁達,善用幽默。
三、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必須進行有效學習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其無效或低效教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就要注重搞好有效教學。教師有效教學,要堅決走出幾個誤區:(1)“灌”的越多越有效;(2)“秀”的越多越有效;(3)“磨”的越多越有效。那么如何使課堂有效化呢?我進行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
1.分組互助學習有效化
課堂學習采用分組學習提高法,營造學生相互間比學習、比提高、比能力的氛圍。達到在互助中提高,競爭中收獲的效果。
2.學習探究自主化
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幾點:(1)鼓勵學生敢于向教師挑戰。(2)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書本和教材,在“已知”的基礎上去發展“未知”,注重創新。(3)鼓勵學生向權威挑戰。同時,還要注意幾個誤區,針對農村學生的特點和農村中學的條件,切忌過于開放課堂,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切忌探究面太大,探究的問題太難,探究的問題太多,要循序漸進,不可照搬照抄而不問實際。
3.基干知識網絡化
歷史基干知識是指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它是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是形成歷史學科能力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特別在農村中學,教師更需注重這個環節,因為把基干知識網絡化,可使學生耳目一新,直觀明了,快速掌握基干知識,提高學生學習速度和學習能力。
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必須大量運用和植入現代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國家對農村教育和教育均衡化越來越重視,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優勢進入課堂教學,給歷史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但如何把枯燥的歷史學習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是歷史教師一直比較棘手的問題。現代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憑借其容量大,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等優勢把這一問題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例如:執教《美國獨立戰爭》“1783年美國獨立”這一問題時,我針對當前美國軍事重返亞太,中美關系面臨嚴重挑戰等狀況,隨即發動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暢談看法,學生討論非常熱烈。在他們充分交流之后,我利用網絡資源把有關中美經濟發展及交流的文字資料、歷史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中美兩國關系朝積極良好方面發展是歷史發展的結果,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任何破壞中美關系的言行都是不恰當的,也終將遭到失敗。
此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于豐富教學資源,均衡教學資源,教學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統籌安排學習計劃,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技法,獨立自學教科書,實現學科知識的綜合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我就不再一一贅述。
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師,我還是想把我平時有效的授課方法提筆成言,權當“研究”,以饗同仁。希望此“研究”能達到我預期目標:能使你得出學習能力培養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具有巨大作用,通過“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能認識到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結合課程改革實踐,自覺地將學習能力的培養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向學生、家長、教師宣傳培養學習能力的意義,改變家長及教師的一些傳統的、不合時宜的認識,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學習技巧。如能達到此目標,你即行,我欣慰。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構建和諧課堂的方法與案例.華齡出版社.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