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雜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
我小時候跟母親在城隍廟菜市場里看見過一個師傅烙春卷。攤位周圍圍滿了人,大家都屏息靜氣,生怕吵著了師傅手里的活計。一抹一拉一蘸一揭,四個動作一氣呵成,做成一張春卷皮,也就是眨眼間的事情。師傅把春卷皮攤出來后,老板娘就把切好的時令菜蔬絲放在春卷皮上,然后裹起來成卷狀,一個個碼放在那里,粉白的春卷皮,裹上醒目的蔬菜絲,看著就招人喜歡。母親悄悄地問我:“想不想吃春卷啊?”我正等著母親這句話呢,于是趕緊說道:“想啊,想啊,我們家從來沒有吃過春卷,我們買二十個回去,讓大家都嘗嘗吧!”母親痛快地答應了。老板娘包好春卷,又遞給我們一袋調制好的芥末醬,囑咐我們春卷要蘸著醬料才好吃。醬料里面的醋醬油、熟油辣子、鹽巴、味精、蔥花是少不了的,講究的就是芥末油、熟芝麻和花生碎粒。
春卷帶回家,母親把它們每一個都切成兩半,然后呈放射狀擺在一個個盤子里,宛如一朵盛開的春卷花。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春卷,在蘸料里狠狠地蘸了一下,放進嘴里就開始嚼。那芥末油簡直太沖了,我的頭皮陣陣發麻,似乎有人把我的腦袋變成了茶壺,水燒開后,茶壺蓋會在蒸汽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抬起來又放下去。吃春卷蘸芥末醬就是這感覺,眼淚鼻涕一起流,但是奇怪得很,強烈的沖勁過后,精神為之一振,全身通泰無比。
父親打趣地說:“怎么樣?知道春卷的厲害了吧?”我尷尬地點點頭。父親笑呵呵地說道:“哪有你那樣吃春卷的?芥末醬料蘸得太多,那簡直要人命的。你斯文點嘛!你看我怎么吃的!”父親說完,用筷子夾起一個春卷來,如蜻蜓點水一般在醬料碗里將春卷的兩端分別沾了些醬料,就開始有滋有味地品嘗起來。盡管知道春卷蘸芥末醬沖得厲害,但是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就想嘗試一下被沖的感覺。父親早年吃過春卷,他說如果感冒鼻塞不舒服,吃點春卷蘸芥末醬,一下子就有精神了。芥末具有健胃、利氣、祛痰、發汗、散寒、消腫、止痛的作用,看來用作蘸料,還是藥食兩用呢!
如今,我還是會時常想起當年和父母一起吃春卷時的情景。盎然的春意,父母的愛意,都融合在一只小小的春卷里,成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