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許昌市中心血站 河南許昌 461000)
獻血過程中如何降低ALT報廢率
張迎春
(許昌市中心血站 河南許昌 461000)
目的:對獻血過程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報廢原因進行分析,探討促使ATL報廢率降低的有效措施。方法:我血站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起實施減少ALT報廢的專項活動,對實施前后ALT報廢率進行統計并展開對比。結果: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前血液標本ALT報廢率為4.42%,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血液標本ALT報廢率為1.25%,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ALT報廢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在無償獻血過程中,血站應加大ALT檢測儀器及設備的投入力度,加強血液初檢,選取靜脈血液展開檢查,同時應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詳細詢問患者健康狀況,從而促使獻血過程中ALT報廢率不斷下降,以實現節約寶貴血液資源、保護無償獻血愛心隊伍的目的。
無償獻血;ALT;報廢
隨著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率逐年升高及危重病患者數量日益增多[1],臨床用血需求量日益增大,而臨床用血相應需求的有效滿足不僅需醫院與各血站積極發展更多的無償獻血人員、鞏固固定的無償獻血者,同時更需要節約寶貴的血液資源,在獻血過程中遵循安全輸血的重要原則[2],將血液報廢率控制在最小限度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是無償獻血中獻血者健康檢查主要項目,該物質廣泛存在于人的組織器官與血液中,疾病因素與非疾病因素均可導致獻血者體內ALT升高[3],若獻血過程中未嚴格進行篩選,將很容易導致所采集血液大量報廢,形成血液資源大量浪費的后果,同時也會對獻血者獻血熱情造成嚴重影響。為降低ALT報廢率,我血站于2013年1月起采取有效措施減少ALT報廢的專項活動,且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血站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起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以2012年9月至12月為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前,在此期間共采集血液標本1268份,獻血者男653例,女615例,年齡為19-43歲,平均(25.1±2.3)歲;在采血時未使用HC-2062高速離心機,采取手指末梢血展開檢測。以2013年9月至12月為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在此期間共采集血液標本1359份,獻血者男712例,女647例,年齡為18-42歲,平均(25.6±2.8)歲;在采血時使用HC-2062高速離心機,采取無償獻血在靜脈血液展開檢測。兩時期內獻血者年齡、姓名組成及健康情況等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在獻血過程中嚴格展開血液初檢與復檢,所用儀器為德國羅氏Reflotron干式生化分析儀、上海科華卓越350生化分析儀與BM/Keysys生化分析儀,所用試劑分別為北京倍肯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初檢ALT試劑、上海科華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檢ALT試劑以及體采科初篩試劑,包括和羅氏生化分析儀相配套的羅氏干式谷丙轉氨酶檢測試紙。檢測中所用試劑均通過中國藥品生物檢定所嚴格檢驗并合格。在檢測過程中根據試劑盒應用說明書嚴格展開各項操作,在操作過程總嚴格遵守各項標準操作規程,保證采集的每份血液標本均通過體采科初檢與檢驗中心的初檢與復檢。對于體采科初檢為合格的獻血者,采集其血液后留取血液標本,由體檢中心展開初檢及復檢。當體檢中心的初檢及復檢結果均為陽性時,則可判斷這一標本為陽性;若初檢及復檢中任何一種方法檢測為陽性,則需利用同一試劑展開重復檢測,若再檢結果仍為陽性,則可判斷該血液標本為陽性,若再檢結果仍為陰性,則可判斷該血液標本為陰性。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時期內所采集血液標本中ALT合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x2檢驗。當結果滿足P<0.05時,二者對比具有顯著差異,且具統計學意義。
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前所采集的1268份標本中,共有56份標本ALT不合格,ALT報廢率為4.42%;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所采集的1359份標本中,共有17份標本ALT不合格,ALT報廢率為1.25%;對比可知,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ALT報廢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具體見表1。

表1 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前后血液標本ALT報廢情況對比
血液屬于不可人工替代的特殊生物資源,截止目前為止輸血治療仍是危急重癥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4]。近年來雖然無償獻血工作發展較為迅速,然而在醫療保障體制逐漸完善、醫院就診量逐漸增多背景下,臨床用血量也在隨之增多[5],故而獻血者的大力招募仍是當前各大血站的工作重點。現階段血液報廢率是血液資源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不僅會增大血站的運營成本,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同時也會打消獻血者積極性,導致獻血者產生不必要的擔憂、顧慮。因此,探討降低血液報廢率的有效措施,降低人為可控因素所致血液浪費,是血站工作當務之急[6]。
為提高血液采集質量,降低血液報廢率,最大程度上節約寶貴的血液資源,我站積極探查血液報廢的原因并展開多方試驗,以多種方法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并展開對比,最終發現在體采科中配備高速離心機,同時以靜脈血液標本展開檢測是控制血液報廢率的有效方法。ALT在人體內廣泛存在,并非是肝炎診斷的特異性指標,一般情況下,獻血者職業、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血液樣本保存溫度及時間等眾多因素均可導致ALT的活性顯著增高。在無償獻血過程中,由體采科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獻血者的ALT展開檢測,可確保檢測結果具有更為優良的精密度與準確性,然而同時也會發生ALT不合格率較高的問題,不僅會導致血液的浪費,同時也會挫傷獻血者獻血熱情。長久以來,ALT報廢率較高一直是困擾諸多采血中心的重要問題。我站通過在2013年實施減少ALT報廢率的專項活動,在體采科中配備高速離心機,同時以靜脈血液標本展開檢測,結果顯示,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前血液標本ALT報廢率為4.42%,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血液標本ALT報廢率為1.25%,實施減少ALT報廢活動后ALT報廢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國內已有研究顯示,ALT影響因素較多,且在其眾多影響因素中,運動、飲酒、過度勞累和藥物等非病理因素因素占比較高。而在血液檢驗中,同一位獻血者靜脈血結果和末梢血存在一定差異,當利用手指末梢血展開檢測時,采血工作人員擠壓不當時會導致血液標本中混入組織液,不僅會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同時也會促使檢測量減少,最終可導致體采科的ALT檢測結果略低于實際結果,造成檢測結果不夠準確。而靜脈血標本可有效避免末梢血中有組織液混入而致使加樣量無法滿足所需標準的缺陷,可對獻血者身體情況予以真實反應。同時,高速離心機的配備可確保采血工作人員對血液標本有無脂血予以直接觀察,并可將之和標準管展開對比,若因脂血原因致使檢測結果較高時,可耐心解釋并勸獻血者改日再獻血,這樣一方面可保證血液標本的質量,同時也可維護獻血者的獻血熱情。另外,在體檢時,體檢人員應仔細詢問獻血者近期身體狀況,消除運動、疲勞等非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影響,從而對ALT報廢率予以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在無償獻血過程中,血站應加大ALT檢測儀器及設備的投入力度,加強血液初檢,選取靜脈血液展開檢查,同時應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詳細詢問患者健康狀況等,從而促使獻血過程中ALT報廢率不斷下降,以實現節約寶貴血液資源、保護無償獻血愛心隊伍的目的。
[1]仇建周,荊梅.血液報廢的趨勢性研究及預防對策[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8):2115-2116.
[2]羅昭玲.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及對策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219-1221.
[3]任會瑩,楊少玲,王云強,等.秦皇島市有效降低ALT報廢率的探索[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2):141-142.
[4]孟毓,岳獻榮,郭欣,等.質量控制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ALT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12):1270-1271.
[5]仇建周,劉慧,荊梅.控制團體獻血ALT報廢率的經驗與措施[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9):2245-2247.
[6]劉紅玉,延義芹,丁國良.降低街頭采血A L T報廢率措施的調查[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1):76-77.
R197.6
【文章編號】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