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電廠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中心衛生院 山東東營 257500)
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特征分析
劉電廠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中心衛生院 山東東營 257500)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研究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特征,以便于指導對肝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對病原菌大腸埃希菌進行腹水培養篩選,并對這些培養出來的大腸埃希菌進行相關的醫學檢測,分析出大腸埃希菌的各項基本特征。經過檢驗之后,發進行實驗的60株大腸埃希菌中,有17株發生變化,證明大腸埃希菌具有著較強的抗藥性。本文的研究結果是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具有著一定的耐藥性,可以在肝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之中選擇亞胺培南等藥物進行治療。
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特征分析
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是醫院肝病患者非常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如果醫院不能夠及時發現癥狀,耽誤治療的時間,很有可能會給肝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目前,最常見的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就是大腸埃希菌,與此同時,由于在肝病患者治療肝病的過程之中注射了大量的抗生素類藥物,導致大腸埃希菌的抗藥能力逐步提升,普通的抗生素已經難以抑制大腸埃希菌的并發感染。針對這樣的情況,就很有必要對大腸埃希菌的各類特征進行分析(尤其是大腸埃希菌的抗藥性),幫助醫院在進行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治療的時候可以恰當的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類藥物。本文將結合筆者所在醫院在2012年4月到2013年7月的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的特征分析,進行對相關臨床治療的指導工作。
1.研究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的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的數據來源是筆者所在醫院在2012年4月到2013年7月的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的特征分析。在這些肝病患者里面,一共包含了60株大腸埃希菌,而選取的肝病患者病例則是110例,所選取的病例的患者的年齡都在二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并無其他影響病癥存在。并根據肝病患者在醫院并發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的情況進行了小組調查研究,得出了大腸埃希菌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體現出來的各種病理性特征,并根據小組之中的觀察的到的數據總結出了一些相關的規律,應用到了實際的臨床研究之中去。本文所選取的觀測調查小組的疾病治療資料并不存在統計學應用的意義。2.特征實驗的研究方法
對11例患者之中攜帶的大腸埃希菌進行腹水培養之后,進行相應的抗藥性檢測以及其他的特征檢測方法,總結出大腸埃希菌的幾種基本特性。截至目前為止,對大腸埃希菌采用最廣泛的抗藥性檢測方法就是Kirby-Bauer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操作原理就是使用頭孢噻肟、頭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類藥物(這些藥物都要符合國家藥物監測的相關標準),添加到經過腹水培養的大腸埃希菌培養皿之中去,考察大腸埃希菌對各種抗生素類藥物的抵抗能力,進而分析出大腸埃希菌的基本特征。[1]
1.研究結果

表1 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對各種常見的抗菌素的抗藥性特征
根據表1之中反映的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對各種常見的抗菌素的抗藥性特征,不難看出,在所有估測的60例大腸埃希菌中之中,有著較高的對各種常見的抗菌素的抗藥性特征。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治療的時候,要選擇好正確的抗生素類藥物,以便于滿足肝病患者實際的需要。
2.結果討論
由于肝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之中很容易出現院內感染病原菌的問題,嚴重威脅肝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截至目前為止,最容易出現的感染病原菌就是大腸埃希菌,其大概占據了所有的感染病原菌總數的一半左右。在本文之中所選擇取的肝病患者病例之中,感染的病原菌是大腸埃希菌占據了總數的半數以上,如果醫院不能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給肝病患者帶來極大的健康問題,甚至導致肝病患者死亡,因此,很有必要對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特征進行分析工作,并根據實驗分析的結果找出合適的抗生素類藥物(最為廣泛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包括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等)。
在目前的抗生素類藥物應用過程之中,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曾經得到過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對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廣泛使用,大腸埃希菌對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藥性顯著提升,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的治療效果已經不能夠滿足實際醫療工作的需要。[2]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對常見的各類抗生素類藥物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查(例如頭孢噻肟、頭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類藥物),并得出了相應的調查結果。最后,根據實驗所得出的數據,可以分析出這些傳統的抗生素類藥物都難以滿足實際醫療工作的需要,仍然需要尋找新的抗生素類藥物來完成對大腸埃希菌的治療工作。
綜上所述,經過本文對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實例資料的搜集和分析,發現目前在肝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大腸埃希菌之中,對抗生素類藥物的體抗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因此,有必要采用新型的抗生素類藥物來進行對大腸埃希菌的抑制。目前,氟喹諾酮類藥物由于曾經大規模使用于大腸埃希菌感染治療過程之中,大腸埃希菌已經產生了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強烈抗藥性,過去其他的各類抗生素類藥物對大腸埃希菌感染治療效果在大腸埃希菌抗藥性的影響下降低了很多。因此,很有必要針對大腸埃希菌的各類特征,選取新型的抗生素類藥物作為治療的主要藥物。以上是本人的粗淺之見,由于本人的知識水平及文字組織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相關工作人員批評指正。
[1]王煜,李振華.從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檢測超廣譜β-內酰胺酶和AmpC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14(24):6-8.
[2]陳贊雄,吳振華.肝硬化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臨床分析---附190例報告[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13(5):90-93.
[3]趙敏,姜天俊,黃上媛.肝硬化患者腹腔感染的病原和耐藥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3,17(4):275.
R373.2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