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兵 周瑾 鮑道林 黃焱 平安梅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合肥 230601))
"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農村在崗成人教育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與研究
宋先兵 周瑾 鮑道林 黃焱 平安梅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合肥 230601))
隨著農村新型醫療制度的逐步完善和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全面落實,農村居民的健康保障體系和農村衛生的硬件條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低學歷低能力的農村衛生人員成為了制約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最大瓶頸[1]。
然而工學矛盾突出:學員們扎根基層,一人多崗,多數都有家庭,流動性差。特別是醫療衛生體系的定編核崗改革和績效考核的影響,造成了這支隊伍不愿意離崗、不敢離崗學習深造;對于學員來說,要來參加學習肯定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他們更注重是否能將現在所學的知識直接的、快速的發揮出社會效益[2]。而目前我們從事解剖學教學的大多數教師接觸臨床不多,特別是基層臨床工作經驗匱乏,很難達到教與求相吻合。
"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農村在崗成人教育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體現"必需"、"夠用",建立新型的考核模式,培養一批基礎扎實的實用性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配合新型農村醫療制度和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全面落實取得實效。
1.1 確立以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將解剖學知識和臨床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圍繞臨床應用不斷提出問題,從解剖學角度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
1.2 體現"必需"、"夠用"的原則: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學員大多數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我們在教授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和壓縮,對基層臨床工作不重要或運用較少的內容我們較少涉及[3]。
1.3 增加與基層臨床應用密切相關的應用解剖學內容:突出基層臨床應用的解剖學特點,增加與注射、穿刺、插管、急救技術、生活護理相關的應用解剖學。
1.4 理論聯系實際:如示教關節的結構特點時,應介紹關節的脫位情況及正確的復位方法;又如在學習肝外膽道時就可以與臨床常見的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胰頭癌等疾病相聯系,讓學生向著臨床方面縱深。通過與臨床知識的聯系,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1 以實際工作問題為中心,實施啟發式教學。如進行腹前外側壁解剖講解前,我們先提出問題:闌尾炎腹前外側壁切口由淺入深分哪幾層?由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然后逐步講解相關重要的解剖結構。
2.2 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輔導答疑。我校已建立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教育網絡輔助教學平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工作學員的需求。在這基礎上我們又開通了輔導答疑平臺,供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咨詢相關解剖學知識[4]。
出卷的內容從臨床角度出發考察解剖應用;出卷的題型改變傳統多種題型的形式,采用標準化全選擇題考試,與執業醫師及助理醫師考試相一致[5]。
提供給教師基層臨床鍛煉的機會,同時提供三級醫院相關科室進修深造的機會,以便提高臨床診療經驗。使得解剖學知識和基層臨床有機地結合起來。
組織本教研室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或有五年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本學科逐章逐節討論后分出知識小點,然后再組織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的內、外、婦、兒教師參加,對每個知識點討論后進行歸類,一類:今后基層臨床工作直接需要的解剖知識;二類:為學習后續課程打基礎或今后工作間接需要的知識;三類:既不是今后工作需要的,也不是后續課程必需的知識。主要對第三類內容進行壓縮[6]。
6.1 實驗對象:實驗對象是從我校2012級農村在崗成人大專班中隨機抽取4個班級。按照當時分班的自然順序,實驗組為1班和2班,132 人;對照組為3班和4班,128人。
6.2 方法:對照組運用傳統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法;實驗組運用"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人體解剖學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除在教學方案的使用上有所區別外,教學條件、教學內容等完全相同,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
實驗課效果評價以臨床解剖學分析問題的應用考試(20分制)和全選擇題理論考試成績(100分制)來評定。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顯著性檢驗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2 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實驗平均成績為13.61分,對照組的實驗平均成績為6.25分,實驗組平均成績比對照組高出7.36分,P<0.01,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成績比較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理論成績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的理論平均成績為54.78分,對照組的實驗平均成績為42.34分,實驗組平均成績比對照組高出12.44分,P<0.05,有顯著性差異。
這說明運用運用"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在運用"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同時,引入教學內容改革的壓縮定量機制,不僅解決了沒有圍繞基層臨床應用為主的解剖學的教學空白,而且通過此種特有的教學方式,開創了針對基層在崗人員解剖學教學的特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拓展。
[1]朱明華.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成人教育.新課程導學[J].2011,9:9
[2]孫柏權.基于農村成人學習特點談農村成人教育實效性的提高[J].2011,7:117-118.
[3]王迎新,葉宜德,等.農村在崗醫療衛生人員培養模式探討.成人教育[J].2011,6:75-76.
[4]胡曉東.在線教育在農村成人教育中的應用前景.遠程教育研究[J].2013,14:165-166.
[5]鮑道林,王迎新,等.農村在崗衛生人員臨床醫學專業專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實踐.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0,9(3):86 -87.
[6]楊文,祝捷.中醫藥成人教育培養農村適用型人才探討.中國衛生事業管理[J].2014,2:135-136.
R322
B
1009-6019(2014)01-0001-02
項目來源: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級教研課題;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級人體解剖精品資源共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