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茹 程麗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 寧夏石嘴山 753200)
探討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
陳茹 程麗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 寧夏石嘴山 753200)
目的:探討研究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收治我院消化內科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隨機分為干預組(n=30)與對照組(n=30)。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護理操作,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實施晚間護理。結果:經晚間護理的干預患者在出血停止的時間、住院治療的天數及出院一年內的再出血次數等方面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晚間護理干預可減少其出血時間、縮短治療時間及減少再出血。
晚間護理干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響
據有關的文獻報道[1],臨床中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時間有規律可循,夜間發病多于白天。本研究即基于這一臨床特點,對本科室的3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實施晚間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在我院消化內科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n=30)與對照組(n=30)。干預組30例患者中,男患22例,女患8例,年齡在45~72歲之間,平均為(53.06±11.08)歲。其中確診為肝炎后肝硬化者24例,酒精性肝硬化者4例,原發性膽汁淤積致肝硬化者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患24例,女患6例,年齡在49~74歲之間,平均為(55.16±12.18)歲。其中確診為肝炎后肝硬化者25例,酒精性肝硬化者3例,原發性膽汁淤積致肝硬化者2例。兩組患者均排除肝硬化肝癌的出血情況,且在性別、年齡、病種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出血嚴重的患者,使其絕對臥床休息及禁食止血,病情緩解后才可進行緩慢運動。護士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以便補充血容量,進行配血試驗,必要時給予患者輸血治療,加強病情的觀察及護理,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常規飲食應在出血停止后,避免劇烈咳嗽及用力排便等以防腹壓驟增后門靜脈壓力升高的發生。
干預組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強晚間護理。(1)睡眠體位的指導。患者在出血嚴重時盡量采取左臥位。病情緩解后,指導患者適量運動避免勞累。夜間睡眠時注意變換臥位,避免起床用力過猛及彎腰等。(2)飲食的護理.指導患者進食晚餐宜少量避免過飽,餐后不宜即刻入睡,一般在2~3 h后再入睡,避免引起胃腸道血流量增加而致出血。(3)睡前指導。指導患者睡前避免刺激因素,在出血停止后及出院后,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睡前服用抑制胃酸分泌、降低門靜脈壓力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4)濕化呼吸道。指導患者在睡眠間歇期時適量飲水,為防止呼吸道干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空氣濕化器,以保持呼吸道濕潤。及時治療呼吸道感染及原發病,避免患者夜間咳嗽致食管肝門靜脈壓的驟升。(5)患者出院隨訪。在患者出院后一周及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家庭訪問或電話隨訪,以對患者的晚間護理進行跟蹤落實,給予患者必要的幫助及健康指導。
1.3 觀測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的干預措施下的出血停止的時間、住院治療的天數及出院一年內的再出血次數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所用資料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統計包處理,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比較,若P<0.05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加強晚間護理干預后,干預組在出血停止的時間、住院治療的天數及出院一年內的再出血次數等方面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肝硬化所致的門脈高壓可潛在誘發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發病夜間多于白天的原因之一為睡眠狀態下患者交感神經興奮度。深夜為心輸出量及門靜脈血流量的峰值期,使得曲張靜脈內血流的流體靜壓增高致出血的發生增加。專家推測體位的改變也可能是導致門脈高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重視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晚間時段護理[2]。
本研究證實,加強此類患者晚間護理干預,包括晚餐進食指導、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濕化、睡眠體位指導與護理及出院晚間護理的落實跟蹤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停止的時間、住院治療的天數及出院一年內的再出血次數,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1]倪福琴,王紅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18-19.
[2]烏云塔娜.淺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J].醫學信息,2013,(7):386-386.
R573.2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