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孟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口腔醫療中心 湖南長沙 410011)
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效果觀察及護理
鄧孟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口腔醫療中心 湖南長沙 410011)
目的:觀察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臨床效果,總結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錘鑿劈冠法,觀察組應用超聲骨刀。比較兩組患者的拔牙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拔牙時間為(16.0±4.9)min,對照組為(31.2±8.5)min,觀察組的拔牙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短,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傳統的劈冠法相比,應用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所需時間更短,術后并發癥更少,配合良好的護理操作,有助于順利完成拔牙。
下頜阻生智齒;超聲骨刀;錘鑿劈冠法;護理配合
下頜阻生智齒在口腔科中較為常見,拔除下頜阻生智齒是較為復雜的一項牙槽外科手術。一直以來,口腔科都采用錘鑿劈冠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但該手術的創傷較大、手術時間較長,并且術后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如干槽癥、張口受限、顳下頜關節紊亂等[1]。超聲骨刀的出現,很好地克服了傳統手術的不足,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口腔外科手術。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妊娠前期、惡性腫瘤累及患牙、月經期、傳染性口腔炎、急性牙齦感染者。所有患者均無拔牙禁忌癥。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齡在18-62歲之間,平均(32.5±4.6)歲;觀察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齡在19-61歲之間,平均(31.7±5.0)歲。兩組患者均由同一組醫生、護士配合實施手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術前均進行全景片、牙片拍攝,向牙周膜注射鹽酸阿替卡因進行局部麻醉。
對照組:采用錘鑿劈冠法拔牙。切開黏膜,使用牙齦分離器將黏骨膜瓣翻開,以單面鑿去骨,松解骨阻力,再使用雙面鑿進行分根,擴大間隙,以解除牙根部、牙冠部阻力,使用牙挺將牙根挺松,拔出,再對牙槽窩中骨屑、碎片進行清理,以刮匙刮除根尖軟組織,使用骨銼修整骨尖銳部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牙槽窩。最后以手指按壓牙槽嵴,使之復位良好,縫合組織瓣。
觀察組:應用超聲骨刀拔牙。將黏膜切開后,使用牙齦分離器將黏骨膜瓣翻開,選擇合適的刀頭進行骨組織切割,將阻生牙冠部得充分暴露出來,再將牙挺楔入頰側和遠中牙周膜,擴大牙間隙,以解除牙根部、牙冠阻力,然后更換刀頭,在阻生牙近中頸部將冠部橫行切斷,沿擴增的牙間隙楔入牙挺,挺松牙根,然后將患牙拔出。對牙槽窩進行清理、沖洗,最后對組織瓣進行縫合。
兩組患者術后均口服3天甲硝唑和乙酰螺旋霉素預防感染。術后1d,注意觀察患者疼痛情況,術后2d注意觀察張口受限、局部腫脹等并發癥情況。
1.2.2 護理配合
①術前準備:1臺超聲骨刀,500ml生理鹽水,2個刀頭,1個扳手,1條軟管及其他常規器械。②術中護理:醫生、護士均取坐位進行操作,二人四手同時操作。護士位于病人左側,醫生位于右側,操作過程中,護士迅速、準確地為醫生傳遞操作器械、物品,進行口腔消毒、鋪巾,準備滅菌刀頭、手柄,連接吸引頭,調節水量。在去骨、擴隙過程中,護士以拉鉤或口鏡保護好舌頭、牙齦、頰黏膜,以免損傷到軟組織。術中,護理人員要隨時使用吸引器將血液、唾液吸干凈,并經常使用漱口水清洗吸引器,以免血塊堵塞管道。所有操作都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接觸過污染區的物品不得接觸清潔區,操作時,兩手分別限于接觸清潔區和污染區,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③術后指導:術后,囑病人咬棉球30分鐘后及時吐出,以免滋生細菌。告知患者術后1d內痰液帶血是正常現象,若血塊、血液較多,則要及時就診。術后當日不得刷牙、漱口、舔舐傷口,不得喝酒、抽煙,應進食稀軟、溫涼的食物。術后會有輕微不適感及疼痛感,但創面附近若有明顯的疼痛、腫脹,則要及時就醫。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數據比較,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進行數據比較,P <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拔牙時間為(16.0±4.9)min,對照組為(31.2±8.5)min,觀察組的拔牙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短,t=12.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詳見表1。從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n]
超聲骨刀頻率24kHz~29kHz,刀頭擺動幅度為20μm~60μm(垂直方向)、60μm~200μm(水平方向),是一種微幅振動,肉眼往往無法察覺,刀頭與組織均勻接觸,穩定而精確,同時又能將操作遺留的骨屑迅速帶離術區,保持術野清晰[2]。超聲骨刀在操作過程所產生的熱量非常少,加之冷卻水形成的水霧能起到很好的降溫作用,讓創口溫度始終保持在42℃以下,通過水霧沖洗創口,讓術野、創口都十分清晰,所以無需以棉球止血[3]。超聲骨刀采用了三維可控超聲振動技術,其對硬組織的識別能力較強,在操作過程中可盡量避開軟組織、血管和神經,減小副損傷[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傳統方法下,需要將牙體劈開,通過去骨增隙來將阻擋部分清除,或對部分牙體進行分離后拔除,整個手術操作必須有技術熟練的專科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5]。由于頰側古板致密且厚,去骨難度較大,護理人員配合熟練度以及牙冠暴露、傾斜角度、發育溝情況等因素均會對劈開時間造成影響,加大拔牙難度。而超聲骨刀具有極強的骨切割能力,并且振動輕、去冠精確,能夠準確而快速地切牙、去骨,可有效解除牙根、骨及鄰牙阻力,從而縮短拔牙時間[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平均拔牙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總之,和傳統拔牙術相比,應用超聲骨刀拔除下頜阻生智齒所需時間更短,術后并發癥更少,配合良好的護理操作,有助于順利完成拔牙。
[1]高永波,蔣璦,李伯友等.超聲骨刀與鑿骨劈冠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1,29(4):372-374.
[2]張卓,張斌.超聲骨刀與高速渦輪鉆聯合應用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46):70-71.
[3]王天祥*,趙躍峰,邱明等.超聲骨刀法與鑿骨劈冠法拔除下頜低位阻生智齒的比較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2,(12):732 -733.
[4]鄭杰,楊麗華,杜玉芳等.超聲骨刀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243-244.
[5]肖莉,鄧艷芳,黃佩珍等.超聲骨刀在貼近神經管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應用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31-32.
[6]喬峰,陳剛.超聲骨刀配合渦輪鉆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臨床研究[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1,17(4):525-527.
R782.3+1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