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湘潭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凈化中心 湖南湘潭 411102)
血液透析深靜脈長期留置導管的并發癥及護理應用
劉艷紅
(湘潭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凈化中心 湖南湘潭 411102)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措施應用在深靜脈長期血液透析留置導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深靜脈長期血液透析留置導管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長于對照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深靜脈長期血液透析留置導管患者可以減少置管并發癥發生,延長留置導管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減輕焦慮狀態,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深靜脈;血液透析;留置導管;并發癥;護理
血液透析指的是通過用半透膜原理來建立人工腎,將患者體內的多種有害物質、代謝性廢物和多余的電解質排出到體外,有效地糾正了酸堿失衡與電解質紊亂,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1]。我院對長期血液透析留置深靜脈導管的患者進行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不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留置導管。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8-79歲,平均年齡(53.15±3.23)歲,其中穿刺部位右側頸內靜脈患者43例,左側頸內靜脈患者3例;對照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53.34±3.17)歲,其中穿刺部位右側頸內靜脈患者42例,左側頸內靜脈患者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采取組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案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對患者置管后進行自我護理指導,嚴格執行透析過程的護理,處理好留置的傷口,出現并發癥積極地處理。
觀察組: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措施:首先,置管前護士要積極地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講解置管的重要意義與必要性,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讓患者以自然的心態應對置管,指導患者如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穿衣、翻身、活動等,注意對置管的保護;其次透析過程中做好對導管的護理,核實好透析參數,護士上機前手消毒,戴好口罩,患者戴好口罩頭偏向對側,避免交談,護士要觀察導管有無移位,用無菌包內的2%洗必泰棉球以導管入口為中心由里朝外消毒傷口和外周皮膚,用無菌紗布覆蓋,建立大范圍無菌區后用0.5%碘伏紗布浸泡導管接口2min,戴好無菌手套揉搓導管口,肝素帽擰開后用生理鹽水沖管,采用無菌技術連接好動靜脈血管路,并使用無菌紗布包裹連接口固定,透析前給予低分子肝素,可根據情況追加,操作時要保證無菌,并嚴格消毒動靜脈端的表面。第三,做好并發癥的預防,針對感染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透析間期避免用導管采血輸血,如果有局部炎癥可采取熱敷,必要時應用抗菌藥物,要積極指導患者避免用手抓撓導管周圍皮膚,保證穿刺部位的干燥與清潔;針對血栓應在每次的透析結束用肝素鹽水沖管,并用肝素原液或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間隔時間長的患者可用肝素或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2d一次,高凝血患者應每天封管[3]。封管液的量以導管容量為準,避免封管液進入血液循環中。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置管后發生感染、出血、血栓栓塞、導管脫落等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記錄兩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焦慮情況。
2.1 兩組患者置管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置管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焦慮量表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焦慮量表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焦慮量表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s]
注:觀察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延長,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t=13.3354、5.2203、13.5905,★P=0.0000、0.0000、0.000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例數留置導管時間(月)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分)觀察組464.89±1.21★45.73±7.11★92.18±3.23★對照組462.18±0.6654.23±8.4584.63±1.94
血液通路屬于血液透析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有研究顯示透析的患者將要花費四分之一的時間來建立血管通路并治療由于置管引發的一系列并發癥[4]。留置導管能夠減少血液透析中的穿刺次數,這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血液透析留置深靜脈置管的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是血流不暢、血栓生成和置管后發生感染,因此這些并發癥的預防成功與否是決定留置靜脈導管壽命的關鍵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深靜脈置管發生感染和導管堵塞的原因可能同導管內的血栓生成和導管周圍存在著纖維蛋白鞘生成具有一定的關聯[5]。
我院對患者進行了綜合的護理干預,盡可能延長導管的使用時間。其次在透析過程中護士要嚴格的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同時有感染的患者可以選擇敏感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最后應加強對患者的巡視,細致觀察導管情況,及時的換藥防止感染發生,一旦有血流不暢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溶栓,防止出血導管的完全堵塞造成拔管[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留置導管時間長于對照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深靜脈長期血液透析留置導管患者可以減少置管并發癥發生,延長留置導管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減輕焦慮狀態,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李菁,裴小華,郁蓉芳,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感染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2,38(9):1114-1115.
[3]葉朝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與臨床應用[M].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42-62.
[4]高萍,劉永梅.長期頸內靜脈留置導管在血液透析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22):345.
[5]鄢建軍,夏丹,童輝等.長期深靜脈留置透析導管的并發癥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0):3629-3631.
[6]劉日光,李劍文,傅君舟,等.影響長期留置雙腔導管使用壽命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11):1960-1962.
R473.5
B
1009-6019(2014)01-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