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莉
(祿勸縣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昆明 651500)
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臨床療效
戴正莉
(祿勸縣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昆明 651500)
目的:探究和分析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4例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57例患者,采用常規治療的方式;實驗組57例患者,采用補肺湯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如表2所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FVC、FEV1、PEF方面均優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肺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討論:采用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可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補肺湯;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臨床效果;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其臨床癥狀為反復喘息、胸悶、氣促、咳嗽等,患者多在夜間和(或)凌晨發生。臨床中采用西藥治療支氣管哮喘患者,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大,易復發。我院選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4例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和分析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臨床效果,現分享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選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4例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評定標準。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7例患者,男31例,女26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年齡(46.5±6.3)歲;病程最短1年,病程最長9年,平均病程(4.6±1.3)年。對照組57例患者,男35例,女22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68歲,平均年齡(45.7±6.6)歲;病程最短1年,病程最長11年,平均病程(4.9±1.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4例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7例患者,采用補肺湯進行治療,補肺湯的處方為丹參18g,黃芪30 g,當歸12 g,制麻黃12 g,白術15 g,五味子10 g,麥冬10 g,半夏10 g,蛤蚧8 g,茯苓12 g,熟地黃12 g,水煎服,復渣,每天1劑,2次/d,療程為2個月;對照組57例患者,按照哮喘GINA方案給予舒利迭吸入治療,其中沙美特羅50 μg,氟替卡松250 μg,每日吸入治療2次,每次1吸,療程為2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的標準:患者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如反復喘息、胸悶、氣促、咳嗽等完全消失,且患者的臨床體征和證候積分下降高達95%以上;顯效的標準:患者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且患者的臨床體征和證候積分下降達70%以上;有效的標準:患者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有一定好轉,且患者的臨床體征和證候積分下降30%以上;無效的標準:患者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1.4 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所得結果采用x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且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實驗組57例患者,治療后痊愈25例,顯效18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74%;對照組57例患者,治療后痊愈18例,顯效14例,有效9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71.93%;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如表2所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FVC、FEV1、PEF方面均優于治療前,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肺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
支氣管哮喘主要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氣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過治療而逆轉。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會在較長時間反復出現哮喘情況,發作頻率在1到7天發作1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2]。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學的"哮證"范疇,肺腎虧虛,痰熱內伏,外感寒邪,導致患者體內伏痰,且由于痰氣瘀結,阻塞氣息,引起患者肺氣宣發肅降不利,肺氣上逆,致使患者出現胸悶、氣促、咳嗽、反復哮喘等癥狀,損傷人體正氣,使患者的哮喘癥遷延不愈。因此在臨床治療時要兼顧祛邪和扶正固本,從而達到顯著療效。
補肺湯方中,以黃芪、黨參為君藥,具有扶正固本、補中益氣的功效。《本草求真》中提到:"黃芪,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也"。丹參為臣藥,具有養血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以及抑制氣道高反應性。制麻黃具有發汗平喘之效,有助于支氣管平滑肌的松弛,并對過敏介質的釋放有抑制作用[3]。茯苓對炎癥細胞釋放炎性介質有抑制之效,五味子補肺益腎、興奮呼吸中樞的功效。麥冬可養陰潤肺,半夏具有祛濕化痰的功效,緩解支氣管痙攣,抑制咳嗽中樞。白術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于患者免疫力提高,和淋巴細胞的壽命的延長。蛤蚧可補肺益腎,且有解痙、抗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當歸能減輕變態反應性炎癥,擴張肺血管,改善肺通氣和肺循環,抗肺纖維化,提高免疫力,平喘等作用。熟地黃在治療激素依賴性哮喘中,可減少激素藥的用量,提高臨床療效,對免疫系統也有增強作用。諸藥合用,能達到標本兼治之功效。本次研究中實驗組采用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在治療效果及治療后肺功能FVC、FEV1、PEF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可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2-261.
[2]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05)
[2]卓進盛.補肺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6):256-258.
R562.2+.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