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亞慧 劉進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1)
重癥感染患者早期應用小劑量肝素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管亞慧 劉進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1)
目的:觀察重癥感染患者在感染早期采用小劑量肝素進行干預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我院ICU病房收治的38例重癥感染患者為對象,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19例患者在常規ICU治療的基礎上,另早期使用小劑量肝素進行治療,對照組19例患者僅行常規ICU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PT(凝血酶原時間)以及APTT(部分凝血活化時間),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14d、28d時的生存狀況。結果:治療1d時,觀察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顯著地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7d時,觀察組患者的PT與APTT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14d時,觀察組、對照組的生存率分別為84.21%、73.68%,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28d時,分別為68.42%、57.89%,前者高于后者,P<0.05。結論:重癥感染患者早期用小劑量肝素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血小板計數、PT、APTT,降低死亡率。
重癥感染;小劑量肝素;早期治療;臨床效果
重癥感染包括腹腔感染、膿毒癥、肺部真菌感染等多種類型,是可以直接使患者死亡的一類嚴重疾病,其死亡原因主要為患者全身炎癥系統處于激活狀態,機體高凝誘發深靜脈栓塞癥、DIC癥、肺栓塞癥[1]。臨床研究人員認為,在重癥感染早期采用適當的藥物對患者實施血小板保護、凝血功能糾正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效果的主要方案。我院此次選擇38例患者實施研究,采用具有促進炎癥吸收、改善微循環功能的肝素為其中19例施治,并將其與采用常規治療方案施治的19例患者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38例重癥感染患者均為我院ICU病房在2009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齡39~71歲,平均年齡(59.0±8.1)歲;對照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齡41~73歲,平均年林(58.9±6.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癥狀、治療前血小板計數、PT、APTT等指標,差異均不顯著,P>0.05,兩組間可以進行臨床療效的相關性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及對照組中患者均接受常規的ICU治療,治療方案均根據中華醫學會中重癥學會頒布的重癥感染臨床治療指南擬定。觀察組患者另外接受早期的小劑量肝素治療,具體療法如下:劑量為每小時3~4U/kg,注射泵,持續靜脈注射,連續用藥7d。
1.3 臨床觀察指標
晨起6:00時,抽取患者血樣,檢測血小板計數、PT、APTT,分別在治療1d、7d時,對兩組血樣指標進行比較;治療14d、28d時,計算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對各項指標以及生存率進行兩組間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作為統計分析的工具,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為(ˉx± s),相關性行t值法的檢驗,計數資料相關性行x2值法的檢驗,P<0.05,具有統計意義。
治療后1d、7d時,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PT值、APTT值如表1所示,觀察組治療1d時,血小板計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7d時,觀察組的PT值、APTT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14d,觀察組、對照組存活率分別為84.21%(16/19)、73.68%(14/19);治療后28d,分別為68.42%(13/19)、57.89%(11/19);兩組存活率比較,均為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d與7d時血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d與7d時血樣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指標時間觀察組對照組血小板計數(109/L)1d67.0±23.4*85.0±11.5 7d53.4±24.053.4±23.6 PT(s)1d24.9±12.025.1±12.7 7d15.2±1.6*31.4±16.9 APTT(s)1d69.8±42.069.6±42.4 7d37.9±3.4*66.9±22.9
近年來,由于各類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不合理應用,以及病毒細菌的不斷更新換代,重癥感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重癥感染緊急救治方案的研究工作刻不容緩。臨床藥理研究工作發現,肝素作為一種由兩種多糖成分交替連接形成的多聚體類抗凝劑藥物,具有良好的抗凝血功效,在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治療中具有較高療效,且少不良反應,治療的安全度較高[2]。
針對這一藥理研究結論,部分臨床工作者將肝素應用于治療重癥感染疾病,研究結果顯示,該藥物在重癥感染治療中,可以充分發揮抑制血小板增加、改善凝血功能、調節血脂、提升血管壁通透性、調整控制血管新生、抑制多個系統過渡激活等功能,使重癥感染病患得到有效救治[3]。
我院基于這一研究前提,選擇ICU病房內的38例重癥感染實施了臨床實驗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其中的19例患者實施了小劑量的肝素治療,結果發現,相比于單純進行常規治療的患者,肝素治療后,患者的血小板計數、PT、APTT均有顯著改善,且患者的生存率較高。
綜上所述,小劑量的肝素用于重癥感染早期治療,對于改善患者血樣指標,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功效,應當得到推廣。
[1]梅松濤,甘辭海.重癥感染患者早期應用小劑量肝素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01:55.
[2]羅育忠.小劑量肝素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6:21-22.
[3]奚峰,趙峰.重癥感染患者早期小劑量肝素干預治療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08:937-938.
R63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