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邦福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 411101)
探討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對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觀察
魯邦福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 411101)
目的:探討胺碘酮與穩心顆粒聯合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隨機分為A、B、C三組,各32例。三組均予以冠心病常規治療,A組予以胺碘酮口服,B組予以穩心顆粒口服,C組予以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口服,比較三組的療效。結果:A組的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總有效率分別為81.3%、75.0%,B組分別為84.4%、81.3%,C組分別為96.9%、93.7%,C組的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A、B組(P<0.05),A、B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胺碘酮與穩心顆粒聯合治療心律失常療效較單獨用藥更為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胺碘酮;穩心顆粒;心律失常;臨床療效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見表現之一,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患者血壓降低、心絞痛、暈厥、抽搐甚至發生心源性死亡,故早期及時有效的治療非常必要[1]。抗心律失常藥物對本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胺碘酮粒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中藥制劑在心律失常的治療中具有中藥作用。我院對心律失常患者應用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進行治療,獲得了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6例,排除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嚴重肝腎功能異常以及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并知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齡40-82歲,平均為(50.6±4.3) 歲;心律失常類型:16例室上性心動過速,19例心房纖顫,47例頻發室性早搏,12例室性心動過速,2例室顫。患者隨機分為A、B、C三組,各32例,三組年齡、性別及心律失常類型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三組患者均予以冠心病常規用藥治療,均未接受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A組予以胺碘酮(由江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0.2g/片,國藥準字H36020916)口服,0.2g/次,3次/d×7天后改為0.2g/次,2次/d×5 天/周。B組予以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提供,9g/袋,國藥準字Z10950026)餐后口服,9g/次,3次/d;C組予以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治療,用法及用量同A、B組。三組均以14d為1療程,連續治療3-6個月。
1.3 療效標準
臨床療效:治愈: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完全消失,無明顯不適感;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大部分改善,偶有不適感;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
心電圖療效:治愈: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心電監測恢復正常;顯效: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心電監測明顯改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或者心房纖顫頻發轉為偶發或者基本控制,過早搏動基本消失或者較基礎值降低75%以上;有效:心電圖檢查明顯改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或者心房纖顫頻發降低50%以上,發作持續時間縮短了50%以上或者轉化成為多發或者偶發,過早搏動次數較基礎值降低了50%以上;無效:動態心電圖以及心電監測無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A、B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0.05),但C組顯著高于A、B組(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n(%)]
2.2 三組的心電圖療效比較
C組的心電圖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B組(P<0.05),A、B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的心電圖療效比較[n(%)]
2.3 不良反應
三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過敏等不良反應,患者無明顯藥物相關不適感,安全性較好。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疾病類型之一,臨床多采用西藥胺碘酮進行治療。胺碘酮屬于苯呋喃衍生物,同時也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代表,具有減慢心率、擴張血管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等多種功效。目前,臨床將其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室律持續性房顫以及持續性心律失常等,對室速的控制率可達到75%,對于快速室率及房顫的總轉復率可達到71%以上[2]。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延長動作電位的時程、不應期以及復極時間等,并可抑制鉀離子外流,從而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產生影響。其對于鈉離子通道具有微弱阻滯作用,故同時具有Ⅰ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能夠減緩細胞除極以及激動傳遞,從而抑制房室結以及竇房結4相的自動除極[3]。胺碘酮具有α以及β受體非競爭性阻滯作用,同時對慢性反應具有鈣離子內流阻滯作用,還可調節心肌缺血細胞的能量代謝過程,緩解缺血對于心肌磷脂等產生的破壞,從而保護細胞器結構以及功能的完整性,還可清除多余自由基,從而對抗脂質過氧化過程,發揮抗心肌缺血作用[2]。胺碘酮雖然能夠有效糾正心律失常,但療效有限,往往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穩心顆粒是一種由中藥三七、黃精、黨參、甘松以及琥珀等制備而成的復方中藥制劑,具有定悸安神、活血化瘀以及益氣養陰等功效,用于治療心律失常具有顯著療效[4]。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穩心顆粒具有膜電位穩定作用,能夠延長動作電位,并且阻斷其折返激動,有效對抗心律失常。同時,穩心顆粒能夠降低心肌細胞的耗氧量,促進心肌缺血狀態的消退,并可減緩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從而降低心臟負荷,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5]。將穩心顆粒與胺碘酮聯合應用,實現優勢互補,藥效相輔相成,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C組利用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效率達96.9%,心電圖總有效率達93.7%,較單純應用胺碘酮的81.3%、75.0%以及單純應用穩心顆粒的84.4%、81.3%均顯著提高,且用藥過程中并未見明顯藥物相關性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胺碘酮與穩心顆粒聯合應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戴仁森.穩心顆粒聯合小劑量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50例[J].中國藥業,2012,21(20):101-102.
[2]李靜.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65例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2):141-142,147.
[3]洪茂華.小劑量胺碘酮片治療心律失常36例[J].中國藥業,2013,22(9):51-52.
[4]王桂榮.穩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07(34):142,145.
[5]焦海旭,趙金艷,張明秋等.穩心顆粒與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40例[J].陜西中醫,2011,32(10):1290-1292.
R541.7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