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臣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醫院普外一科 068150)
切開掛線療法聯合外洗方熏洗坐浴對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
孫樹臣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醫院普外一科 068150)
目的:探討切開掛線療法聯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362例高位肛瘺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81例。對照組給予切開掛線療法治療高位肛瘺,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外洗方熏洗坐浴,對比分析兩組的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創口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復發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切開掛線療法聯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
切開掛線療法;高位肛瘺;坐浴
高位肛瘺是指瘺管位于外括約肌深部以上的一種肛瘺,其只能通過外科手術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手術的復發率較高[1]。本研究選取362例高位肛瘺患者,觀察切開掛線療法治療高位肛瘺及外洗方熏洗坐浴在肛瘺術后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高位肛瘺患者3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81例。觀察組有男141例,女40例,平均年齡(31.3±2.8)歲,平均病程(33.8±4.5)個月,外口距肛緣平均距離(4.15±0.76)cm。對照組有男149例,女32例,均年齡(33.8±2.4)歲,平均病程(35.1±4.2)個月,外口距肛緣平均距離(4.58±0.71) 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切開掛線療法治療高位肛瘺,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外洗方熏洗坐浴。
切開掛線療法:患者術前6h禁食禁水?;颊咦髠扰P位,硬膜外麻醉。探針進入后沿瘺管管道走向想瘺管內口逐漸深入,貫通內口,探針于瘺管內口位置探出,使用橡皮筋隨探針貫穿瘺管,切開瘺管內外口之間的部分皮膚以及皮下肌肉組織,進行掛線治療。術后清洗創面,止血,包扎處理,給予常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外洗方熏洗坐浴: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中藥坐浴治療,外洗方的基本組方為芒硝30g,明礬30g,五倍子25g,苦參30g,川椒30g,艾葉15g,生地榆30g,金銀花30g,紅藤20g,冰片20g,生甘草20g。患者每日一劑,煎煮2次,合并兩次的水煎液,早晚各進行坐浴1次,每次15~20min為宜。
1.3 觀察指標
根據臨床療效評價指標[2]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比較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創口愈合時間以及術后的復發率,對不同方法的預后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無效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創口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復發率為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高位肛瘺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由于發病部位的特殊性,往往容易發生感染的并發癥,不易愈合,手術后復發率較高,高位單純性肛瘺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發展為高位復雜性肛瘺,給治療帶來困難的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切開掛線療法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正確的尋找與處理內口。高位肛瘺的切開掛線治療可以使用亞甲藍從瘺外口注入輔助尋找內口位置,提高手術的成功率[2]。
高位肛瘺術后用藥對于治療的預后影響顯著。如果術后用藥不合理,往往容易導致病情綿延不愈,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采用中藥外洗方熏洗坐浴,可以加快患者創口的愈合,還能起到很好的抗菌和止痛的效果,對于高位肛瘺的預后有顯著的促進作用[3]。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切開掛線療法治療高位肛瘺以及外洗方熏洗坐浴的觀察組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創口愈合時間短,術后復發率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1]錢海華,曾莉.低位切開結合引流掛線治療高位肛瘺55例[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5):428-430.
[2]葉文峰,郝晉齊,朱沛勁等.切開縫合掛線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1):11,13.
[3]舒洪權,顏景穎,黃梅等.中藥內服外用配合低位切開縫合高位掛線治療復雜性高位肛瘺[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1,33(2):171 -173.
R657.1+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