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彭敬師
(吉林省長春市中醫院老年病科 長春 130022)
自制通便貼穴位貼敷治療氣機郁滯型老年功能性便秘臨床觀察60例
吳楠 彭敬師
(吉林省長春市中醫院老年病科 長春 130022)
目的:通過對自制通便貼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屬氣機郁滯型患者的治療效果的觀察,探討一種有效而安全的治療和思路。方法:把60例氣機郁滯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給予自制通便貼貼敷于神闕及雙側涌泉穴,對照組則給予四磨湯口服液口服。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88.33%,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o05)。結論:自制通便貼穴位貼敷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屬氣機郁滯型患者的治療具有確切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穴位貼敷,氣機郁滯,老年,功能性便秘。
老年功能性性便秘在臨床中極為常見,因為年齡和體質的原因,西醫治療則往往是對癥處理,短期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療效欠佳,且面臨諸多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而中醫治療有其獨特優勢,很多老年人存在著口服藥物困難,依從性差的特點。此特點在便秘這一病癥中尤為突出。給廣大老年患者造成的巨大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設。筆者就自制通便貼穴位貼敷治療治療氣機郁滯型老年功能性便秘進行了相關觀察,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來源于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門診及住院符合氣機郁滯型老年功能性便秘(中醫標準、西醫標準)的老年患者60例,將60例患者按首次來診先后順序,將所觀察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構成比、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齡為64~82歲,平均(71.74±10.41)歲,均符合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將6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構成比、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羅馬Ⅲ診斷標準[1]:參照羅馬Ⅲ診斷標準: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導致的便秘后,首先,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有發作;應必須滿足以下癥狀兩點或以上:排便感到費力;至少25%的排便為塊狀便或硬便;至少25%的排便有不盡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以手法幫助(如以手指幫助排便、盆底支持等);每周排便<3次。其次,不使用輕瀉藥時幾乎無松軟便。最后沒有足夠的證據診斷IBS。
1.2.2 中醫辨證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選擇[2]:大便不暢,欲解不得,甚則少腹作脹,噯氣頻作。苔白,脈細弦等老年患者。
1.2.3 排除標準:滿足下列其一即予以排除:腫瘤、克羅恩病、息肉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腸腔狹窄、梗阻導致的便秘;藥物引起便秘者;妊娠、嚴重心功能不全(IV級以上)、呼吸衰竭、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過敏體質及生活不能自理者;取穴處皮膚有破潰;不同意接受本療法者。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四磨湯口服液(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20307規格為10ml*10支)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治療組給予自制通便貼(生大黃10g,厚樸20g,木香10g,白術30g,決明子30g粉為細末,以適量凡士林油制膏)每穴取2g置于無紡布貼片貼神闕穴及雙側涌泉穴,每日8小時。2組均以治療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相關標準對臨床主要癥狀進行評分。1臨床主癥評分標準:①排便間隔評分:排便間隔小于3 d為0分,排便間隔超過3d為1分,排便間隔超過4 d為2分,排便間隔超過5 d以上為3分。②排便性狀評分:軟便為0分,先干后軟為1分,大便干硬為2分,大便干結如球或顆粒狀為3分③排便困難,疼痛費力:排便不費力為0分,偶有發生為1分,大部分時間發生為2分,常常發生或手扣為3分。④排便速度評分:不超過10 min為0分,10~20min為1分,20~30min 為2分,大于30 min以上為3分。
2.3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按臨床痊愈:大便恢復正常;顯效:便秘明顯改善,間隔時間及便質接近正常,排便間隔時間在72小時以內;有效:排便間隔時間縮短1天,或便質干結改善、無效:便秘及其他癥狀無改善,>3天無自主排便等4個等級來評定療效。
2.4 統計學方法
3.12 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33%,經Ridit分析,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20)。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說明治療組對疾病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3.22組治療前、后便秘積分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便秘評分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2組患者便秘積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經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治療前便秘積分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便秘積分比較P<0.05,說明兩組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經配對樣本t檢驗,治療組治療前后便秘積分比較,P<0.05,差異有顯著性,說明治療組對便秘癥狀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積分比較(±s)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積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4討論
組別例數治療前(分)治療后(分)治療前后差值治療組308.97±2.093.23±2.14*5.73±2.92△對照組308.10±1.944.83±2.17*3.27±1.87 t值1.665-2.8753.89 P值>005<0.05<0.05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且隨年齡增長而癥狀加重,如不積極治療可導致一系列并發癥,甚則增加腸道腫瘤發生的危險性,甚至對心、腦及周圍循環產生不利影響,更可誘發或加重其他慢性疾病如痔瘡、心梗、心衰、腦卒中等;近年來,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人口老齡化在當前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已成為全球日益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老年功能性便秘西醫治療手段少,易復發,遠期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治療的探索與研究,因此合理治療便秘,將會大大減輕其帶來的嚴重后果和社會負擔。而針對這一普遍而又棘手的問題,我們在臨床中進行了長期而有益的嘗試,在中醫傳統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配合自制穴位貼穴位貼敷進行中醫外治法治療,取得了明顯療效。
穴位貼敷屬中醫外治法,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以經絡學說為基礎,將穴位刺激與藥物應用相結合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正如《理論駢文》中所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化"[4]。穴位貼敷治療治療功能性便秘更是很好的發揮了中醫外治法的優勢。
自制通便貼之立法為理氣導滯,潤腸通便。把口服藥做成貼劑,粉為細末,以適量凡士林油制膏,置于無紡布貼片貼神闕穴及雙側涌泉穴;神闕穴屬任脈,任脈為陰脈之海,統任一身之陰,神闕恰為任脈之中心,而涌泉穴為足少陰腎經之腧穴,由陽經之至陰而至足心[針灸學],一為全身正中,屬中央土位,一為挾至陰土位之經氣涌出于腎水,二者合用,自可理氣導滯,潤腸通便;貼中方藥組成為:大黃,厚樸,木香,白術,決明子,方中厚樸、決明子共為君藥,其中厚樸行氣破滯而降氣,決明子潤腸通便,疏肝行滯,二者合用使氣機得以通暢,滯氣得除;木香行氣理氣,調暢氣機而為臣藥;而白術補中益氣,瀉中帶補,防傷正氣為佐藥;大黃苦寒,引諸藥入大腸而下行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導滯,潤腸通便之功,切中病機且避免應用口服藥過于耗損正氣,不耐久服之缺陷。自制通便貼取穴合理,用藥精當,療效自然顯著,且較單純西醫治療及中西醫口服藥治療,具有明顯改善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排便周期,減輕患者痛苦明顯,毒副作用小等優勢。故自制通便貼穴位貼敷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屬氣機郁滯型患者的治療具有確切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process.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1993: 215,13.
[4]孫國杰.針灸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R256.35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