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麗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四科 浙江杭州 310006
護理干預對剖宮產圍術期的臨床價值分析
項麗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四科 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在圍術期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宮產產婦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結果:觀察組產婦在術后首次排氣時間、拔管后首次排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開始泌乳時間均顯著早于對照組。結論: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的康復具有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剖宮產;圍術期;臨床價值
當產婦生產發生自然分娩困難、胎兒異常、產婦高齡以及重癥妊娠綜合征等緊急情況時,剖宮手術是臨床最為常用的分娩方法。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在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加快母嬰術后康復、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選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剖宮產產婦,對其在圍術期進行了全程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產婦,產婦經B超檢查及測量骨盆后,決定實施剖宮產手術。按照隨機自愿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產婦年齡25~44歲,平均(34.3±3.1)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2±1.4)周。對照組30例,產婦年齡24~45歲,平均(34.8±2.9)歲;孕周38.3~40周,平均孕周(38.5± 1.2)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即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做好備皮、叮囑產婦禁食;術中協助主刀醫生擺放體位,做好產婦保暖工作;術后觀察記錄母嬰各項生命體征、產婦切口出血情況、子宮收縮情況等,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在術后24~48h后拔除尿管,輔助產婦進行適度下床活動。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更具有針對性和綜合性的護理措施。①術前護理:制造一個安靜、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室內環境;產婦宜著吸汗較好的棉質衣物,勤換內衣,保持身體清潔;術前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產婦溝通,建立醫患之間的信任,增加產婦對剖宮產手術成功的信心,告知產婦家屬要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使產婦保持舒適、穩定的心情[1]。②術中護理:產婦進行麻醉后,護理人員要嚴密觀測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狀況,一旦發生異常,如產婦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應及時報告麻醉師,協助麻醉師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如果胎兒在宮內出現窘迫情況,應及時給予吸氧,預防胎兒窒息。胎兒分娩后,醫護人員應采取平臥位,使其頭向后仰,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凈胎兒的口鼻咽部粘液,以保證其呼吸暢通。③術后護理:產婦在生產后六小時內需禁食,去枕平臥于病床,產婦頭偏向一側。護理人員于產婦腹部放置一沙袋,以減少切口滲血。產后六小時以內產婦可進行母乳喂養,其有利于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加快傷口復原[2]。六小時后產婦調整成側臥位并可以枕枕頭,待產婦恢復下肢感覺后,護理人員協助抬高其臀位,用溫水輕拭骶尾處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當麻藥藥效消失后,醫生可用處方藥或使用鎮痛泵緩解產婦傷口疼痛。醫生或護理人員應囑咐產婦多食用一些排氣類的湯,以促進排氣、加強腸蠕動。叮囑產婦勤換內衣,保持衛生。十二小時后,護理人員應協助產婦改變體位。
1.3 評價標準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術后首次排氣時間、拔管后首次排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開始泌乳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數據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在術后首次排氣時間(25.1±3.4)h,首次排尿時間(2.79±0.55)h,首次下床活動時間(20.32±4.08)h,開始泌乳時間(22.73 ±2.38)h均早于對照組產婦,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剖宮產手術是在產婦生產發生自然分娩困難、胎兒異常、產婦高齡以及重癥妊娠綜合征等緊急情況采用的快速分娩方法。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剖宮產手術質量和成功率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其畢竟屬于外科創傷性手術,手術過程出血量大且術后易出現并發癥,所以剖宮產圍術期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臨床證明,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減輕產婦疼痛[3]。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影響產婦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從而增加產婦的泌乳量[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在術后首次排氣時間、拔管后首次排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開始泌乳時間均顯著早于對照組,證實了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的康復具有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張秀月,曹玲.術前指導對腹部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9):43.
[2]陳瑤,鄧光輝,劉曉紅,等.手術患者心理干預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297.
[3]張愛芳.護理干預應用于剖宮產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9):204-206.
[4]李云波.剖宮產產婦泌乳量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13-14.
R473.71
B
1009-6019(2014)09-00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