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等
一、《無公害食品 芹菜》(NY5091-2002)標準的探討
1. 《無公害食品 芹菜》(NY5091-2002)
芹菜要成為無公害食品,必須要滿足相關的標準要求,農業部認證無公害食品芹菜的行業標準為《無公害食品 芹菜》(NY5091-2002),該標準對無公害食品芹菜的衛生要求、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藏等多項做出了相關規定。一般來說,符合該標準中的各項規定即可申請為無公害芹菜。其中衛生要求是最重要的規定之一(見表1)。
2. 兩個國標
為了保證蔬菜的食用安全,農業部各級監測部門每年都會對各種蔬菜進行檢測,全面掌握蔬菜的安全狀況。監測一種蔬菜合不合格,目前使用的判定標準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和《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
3. 存在問題
對比“無公害食品芹菜衛生要求”,GB2762-2012中要求鉛≤0.3毫克/千克、鎘≤0.2毫克/千克、亞硝酸鹽≤20毫克/千克,無公害芹菜的要求的確很高。但GB2762-2012中還規定總汞(≤0.01毫克/千克)和總砷(≤0.5毫克/千克)等更多指標的要求。GB2763-2012中敵敵畏、抗蚜威的要求和無公害芹菜一樣,但樂果(≤0.5毫克/千克)、毒死蜱(≤0.05毫克/千克)無公害芹菜的限量明顯偏高了,這會造成不合格芹菜都會成為無公害芹菜的尷尬結果,比如芹菜中檢測出毒死蜱含量為0.5毫克/千克,按GB2763-2012要求超標10倍,為不合格蔬菜,然而按無公害芹菜的要求卻是合格的。GB2763-2012中百菌清要求≤5毫克/千克、氰戊菊酯要求≤1毫克/千克,無公害芹菜還算更嚴格些,不過指標數量上GB2763-2012中所規定的超過了300個。
綜上可知,《無公害食品 芹菜》(NY5091-2002)的行業標準已經過時,不適合新形勢的要求,應該進行修改,可以參照兩個國標的指標要求。新的標準應該有兩方面的要求:首先必須是合格蔬菜,所有指標都應該滿足兩個國標的要求,其次再對重點指標給以更嚴格的限量要求。
二、芹菜無公害栽培的主要問題
芹菜無公害栽培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農藥殘留,從近十年來農業部門對蔬菜的監測情況看,芹菜用藥非常嚴重,截至目前是合格率最低的蔬菜,曾有一棵芹菜居然有17種農殘的記錄,超標藥物常見的有甲胺磷、甲拌磷、氧化樂果、對硫磷、甲基對硫磷、水胺硫磷和久效磷等禁用藥,非禁用超標的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三唑磷、百菌清、三唑酮和氯氰菊酯等。
隨著環境的惡化,原本很少發生病蟲害的芹菜也漸受各種病蟲害侵染,而且防治起來非常困難。
1. 芹菜自身病蟲害近十年來日益嚴重
芹菜常見的病害有斑枯病、葉斑病、軟腐病、菌核病和病毒病等。蟲害有蠐螬、螻蛄、地老虎、蝸牛、甜菜夜蛾、茶黃螨、溫室白粉虱和蚜蟲等。從監測情況來看,病害防治主要依賴于百菌清,因此常造成百菌清超標;蟲害防治成了超標的重災區,許多禁用的有機磷類農藥被廣泛運用在芹菜上,從監測結果看,種植者對病蟲害的防治過于依賴化學藥劑。
2. 芹菜多樣的栽培特性造成農殘超標
芹菜在生產中有多種栽培方式,常常采用間作套種和立體栽培,比如番茄間作春結球甘藍,套種耐熱大白菜,復種芹菜;春結球甘藍間作白菜,黃瓜間作芹菜、秋延遲番茄;小麥套種夏玉米和芹菜。這些栽培方式的優點是可提高土地的復種指數,可是也造成了各種作物之間濫用農藥的交叉污染,即一種作物發生病蟲害施用農藥,也會殃及其他作物,這是一棵芹菜上檢測出十多種農藥殘留的最可能的原因。
3. 種植環境越來越差
由于多年來不合理的農藥施用,使得土壤和灌溉水中富集了各種農藥殘留,作物會從中吸收農藥殘留并逐漸積累,不過芹菜對土壤和灌溉水中的農藥能夠吸收多少,富集情況如何,還有待科學的研究。
三、芹菜無公害栽培中須注意的問題
引導種植者正確用藥,樹立以防為主觀念。
1. 栽培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預防是關鍵
防的目的就是少施甚至不施用農藥,這就需要重點研究芹菜各生長階段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非化學藥劑的防治方法,然后采取特別的栽培措施來預防。尤其是采用間作套種栽培方式的,更要了解這幾種作物的病蟲害發生規律,使生產的每種作物都能達到無公害標準。
①選種、選地。
優先選擇抗病品種,栽培用地至少實行3年以上輪作。土壤要深耕細耙,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并加施少許過磷酸鈣、尿素和一些含磷、鉀、鈣、微量元素(如硼等)的葉菜類專用復混肥,可防止葉柄裂紋病和爛心病等多種病害,并且能提高土壤的復種能力和芹菜自身的抵抗力。
②播種、育苗。
種子播前進行低溫浸種催芽,待種子露白出芽后即可播種。播種時先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覆一層過篩消毒苗床土,將催過芽的種子與消毒苗床土混合均勻后撒播,播完立即覆一層消毒苗床土。然后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出苗后,揭去覆蓋物。幼苗1~2葉時開始煉苗,3~4葉時進行分苗和拔草,分苗成活后隨水追施尿素,5~6葉時定植。消毒苗床土的藥劑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也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1混合,以達到培育壯苗、殺滅苗期病蟲害的目的。
③田間管理。
定植前大田整地施肥后,將土壤犁翻20厘米后扣棚,高溫曬棚7天。幼苗定植后,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降低地溫、促進緩苗。緩苗后控制澆水,進行淺中耕促使新根發育。待芹菜新長出的葉片直立向上,葉片增大,葉柄伸長,進入旺盛生長期時應肥水齊攻。一般每隔4~5天澆1次水,結合澆水分期追肥4~5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當天氣轉涼后要減少澆水,植株生長中后期可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液。
④病蟲預防。
首先是防蟲網的使用。大棚栽培的通風處要用防蟲網密封,大田栽培的也應該用小拱棚或中棚搭建防蟲網,可以防止蚜蟲、白粉虱等害蟲的侵入。
其次是鋪銀灰色地膜。專門用來驅避蚜蟲,也可以將銀灰膜剪成10~15厘米的寬帶,間距15厘米左右懸掛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避蚜相反的措施是誘殺蚜蟲。可用黃板誘殺。用廢舊纖維板或紙板剪成100厘米×20厘米的板條,涂上黃色漆后再涂一層機油,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每畝30~40塊,當黃板粘滿蚜蟲時,再重涂一層機油。
最后要注意及時摘除病蟲葉,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2. 正確合理用藥是關鍵
①引導農藥銷售者不銷售和使用者不使用禁用農藥。
從對芹菜近年來的監測情況看,不合格芹菜中使用了禁用農藥的占一半左右,所以禁用農藥的管理非常重要。一是農業相關部門要對禁用農藥進行切實的監管;二是每個農資銷售點至少都應該有可以查詢的紙質或電子版本的禁用農藥目錄,供買賣雙方查詢;三是種植者要養成拒用禁用農藥的習慣。
無公害蔬菜芹菜禁用農藥品種主要有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硫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線磷、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類、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以及氟乙酸鈉等近四十種。
②安全間隔期的概念要深入人心。
芹菜栽培上有這樣一個“約定成俗”的方法,赤霉素是一種植物生長素,很多種植者會特意在芹菜收獲前3天打藥,以便增產和提前上市。說明書上注明赤霉素在芹菜上的安全間隔期是7天,這種做法顯然違反了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將會帶來農藥殘留超標。芹菜上非禁用農藥的超標絕大部分都是違反安全間隔期規定造成的,必須重視這個問題。
安全間隔期的含義:農藥通過蔬菜體內酶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農藥本身的異構或裂解以及光解、堿解,特別是在氣候條件影響下,農藥殘留量就可以逐漸降低到允許標準下,最后一次施藥到收獲日期相隔的天數,保證收獲蔬菜的殘留不會超標,就叫安全間隔期。大多數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在氣溫高時是7~10天,氣溫低時是10~15天。
常見農藥的安全間隔期:90%敵百蟲固體7天;2.5%溴氰菊酯乳油2天;20%甲氰菊酯乳油3天;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7天;6%S-氰戊菊酯乳油3天;10%順式氯氰菊酯乳油3天;40.7%毒死蜱乳油7天;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天;5%氟啶脲乳油7天;50%或6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天;20%或16%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天;80%敵敵畏乳油5天;40%樂果乳油10天;20%氰戊菊酯乳油12天;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1天;1.8%阿維菌素乳油7天;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4天;2%武夷菌素水劑2天;70%代森錳鋅15天。比如監測中常見的超標農藥毒死蜱,如果在蔬菜上施用,就必須等7天以后才能上市,所以種植者必須根據各種農藥安全間隔期的長短合理安排收獲上市時間,施用多種農藥的蔬菜以最長間隔期為準,不能以任何理由提前上市。
第一作者簡介:劉劍 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質量監測工作。聯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興2路10號成都市農業質量監測中心 郵編:6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