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產界,潘石屹可是一位大亨級的人物,他成功地開拓了自己的房地產事業,為市民創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然而在成功的道路上,他也并非一路坦途。他也像常人一樣遇到過挫折,經歷過失敗。之后,他會送自己一份小禮物,作為安慰或鼓勵。在教育的過程中,潘石屹也在不斷嘗試,用這種自我約定、自我贊賞的模式來教育孩子。
有一天,潘石屹發現4歲的大兒子潘讓鬼鬼祟祟的。潘石屹覺得很蹊蹺,就偷偷地注視著著,沒想到兒子溜進了書房,他趴在書桌上用顏色筆涂抹一幅即將開工的樓盤草圖。雖然兒子搞破壞,可潘石屹并沒有上前阻擋,他想看看兒子究竟想干什么。天空是藍的,太陽是紅的,草地是綠的,房子是灰的……在兒子的筆下,一張冰冷的建筑草圖逐漸變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圖畫。雖然樓盤草圖被破壞了,但潘石屹并沒有責怪兒子,反而有些激動地說:“嘿,我終于找到給兒子的最佳禮物了!”于是,他馬上拿來一張白紙,先在上面畫了一張床,床上睡著一個孩子,然后圍著床畫上七個藍色圓圈。潘石屹把畫攤在兒子面前,兒子很喜歡,抓起顏色筆就要往上面涂抹,卻被潘石屹攔住了。他對兒子說:“這張床就是你臥室里的那一張,床上的七個圓圈代表一周中的七天,如果你今晚自己開始單獨睡覺,那么明天早上你就可以在一個圓圈里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因為這張圖畫,兒子當晚居然一個人睡覺了。后來,潘石屹又給兒子畫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圖,譬如:畫一些勺子或圓筒冰淇淋,每當兒子能順利完成他交給的任務時,兒子就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勺子涂上想涂的顏色。當所有的勺子都變成彩色時,潘石屹就獎給兒子一個好吃的冰淇淋。有時候,潘石屹會在紙上畫一些空籠子,當兒子乖乖地聽話時,就可以在籠子里貼上一種小動物的圖貼,等籠子里住滿了“小客人”后,他就帶著兒子到動物園里大開眼界。其實,潘石屹不是在訓練兒子的繪畫能力,而是用這種方法來改變兒子的壞習慣。這些涂畫游戲看似簡單,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不僅可以改變孩子的注意力,還能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能讓孩子歡呼跳躍,把游戲當成一件大事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