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泰州225300)
全身麻醉插管是深度麻醉,因術前30min應用抑制腺體分泌的輔助麻醉藥,會引起球結膜干燥,麻醉藥物的肌肉松弛作用而致眼瞼松弛,消除了眼瞼的正常性閉合[1],行后路脊柱手術和食管癌手術時需擺放俯臥位、側臥位,患者處于這兩種特殊體位時,眼部更易暴露、受壓,造成術后出現暴露性角膜炎、視力下降等眼部并發(fā)癥。我院兩種手術病人術前眼部保護使用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和金霉素眼膏兩種方法,現對本院120位行該兩種手術的病人進行分組試驗、對照,觀察采用兩種不同眼部保護法的患者在術后24小時眼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并討論兩種方法的效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8月在我院進行后路脊柱手術和食管癌手術病人120例,術前檢查無眼部疾病。隨機分成試驗組60例,對照組60例。試驗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30例。手術時間3~6小時。
1.2 方法
1.2.1 試驗組 使用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全麻插管固定后,巡回護士清洗雙手,取出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敷于患者眼部,輕輕按壓雙眼瞼,使眼瞼完全閉合,將兩側固定帶套于耳后固定即可。俯臥位時,軸線翻身,雙手托頭,將頭面部置于“C”型凝膠體位墊上,面部朝下,使口、眼、鼻懸空。側臥位時,頭下墊軟枕,避免鼻胃管、深靜脈置管、氣管插管氣囊壓于患者健側面部下。手術結束后,輕輕揭去護眼貼。
1.2.2 對照組 使用金霉素眼膏結合3M透明敷料貼。全麻病人在誘導后,用單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撐開患者眼瞼,將適量金霉素眼膏緩緩擠入結膜囊內,輕輕閉合雙眼瞼,再覆蓋剪好一半的3M5cm×9cm透氣敷貼,確保消毒液不會流入敷貼內[2]。體位擺放同試驗組。手術結束后,一手按壓眼瞼及周圍皮膚,一手輕輕撕掉敷貼,再用無菌紗布拭去眼瞼殘留眼膏。
1.3 觀察指標 術后24小時內觀察患者有無眼瞼水腫、結膜紅腫、視物模糊、畏光、黏滯感和異物感癥狀。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病人全麻術后眼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術后24小時回訪結果,試驗組術后患者眼瞼水腫2例、結膜紅腫2例、視物模糊3例、畏光3例、黏滯感2例、異物感4例;對照組術后患者眼瞼水腫9例、結膜紅腫13例、視物模糊13例、畏光11例、黏滯感9例、異物感17例。兩組在術后眼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試驗組采用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的眼部護理方法更好。詳見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眼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情況比較
90%的手術病人全麻后眼瞼閉合不全、眼球外露,術前應用抑制腺體分泌的麻醉藥也會導致角膜干燥和眼球外凸[3],脊柱手術俯臥位時患者雙眼向下,外凸更明顯,加之體位擺放不當眼球易受壓;食管癌手術側臥位時健側眼瞼易受壓和閉合不全,兩種手術時間較長,另外兩種手術的消毒區(qū)域靠近雙眼,消毒液易流入眼睛,這些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無疑增加了眼部并發(fā)癥甚至感染的發(fā)生率。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由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物理交聯而成,具有保水性,能緊密貼覆于眼的外部,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既對眼部起到物理隔離、遮蓋的作用,又可使眼部處于相對密閉潮濕的環(huán)境,濕潤眼角膜[2],可以有效預防或減輕眼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試驗組采用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在視物模糊、黏滯感、異物感等主觀癥狀上優(yōu)于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特殊手術體位全麻病人術中使用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能更有效保護雙眼,預防或減輕眼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另外,采用金霉素眼膏保護雙眼,在術后撕去透明敷貼時,若手法不當極易將嬌嫩的眼部皮膚撕破,增加感染的機會。而護眼貼直接取下即可,眼部皮膚仍可保持水潤。因此,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1]王利梅.紅霉素眼膏加3M透明敷料用于全身麻醉下手術病人的眼睛保護[J].全科護理,2011,9(5C):1358.
[2]林翠勤,黃素珍,陳衛(wèi)珍,等.全身麻醉術后暴露性角膜炎發(fā)病情況及護理干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27(19):123-124.
[3]毛愛娟.俯臥位脊柱手術眼部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