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琴
溫嶺市中醫院 浙江溫嶺 317500
冠心病加強中醫護理對預后影響分析
江曉琴
溫嶺市中醫院 浙江溫嶺 317500
目的:對冠心病患者的中醫護理預后影響進行分析。方法:研究對象隨機抽取的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22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110例和對照組110例。對照組患者實行冠心病的常規護理程序;試驗組冠心病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以中醫護理。對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預后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中醫護理后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復發的例數小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進行中醫護理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預后。
冠心病;中醫護理;預后;影響
冠心病一般意義上認為是一種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狹窄或者堵塞,最終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是常見的心臟病的一類[1]。在中醫上,冠心病應當屬于"心痛""胸痹"的范疇,如氣陰兩虛、心血淤阻等。冠心病在中老年人中,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切實有效的護理方法,以達到良好的預后效果,一直是人們重點關心的,也是醫學界的共同研究方向[2]。中醫護理是一種較為保守的護理方法,風險小且效果良好。為了研究中醫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預后影響,隨機抽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220例冠心病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程序和中醫護理,進行預后分析,先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資料
試驗組選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共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在50-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33±2.51歲。病程在3-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55±1.21年。對照組為隨機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8名,女性42名,平均年齡為64.51±1.76歲,平均病程為5.36±1.67年。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無論是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都沒有顯著差異(P>0.05),可用于后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冠心病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環境護理
中醫認為天人合一是一個最佳狀態,因此患者所處環境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患者的病房要始終保持通風,空氣新鮮。病房內保持溫度和濕度適宜,注意衛生。使得患者可以增強氣息的轉換,以達到加強氣血運轉的效果。此外還要提醒患者注意"春季防風,夏季防暑防濕,秋防燥,冬防寒",以免病情加重。
1.2.2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多吃好消化、營養高的食物。忌油膩、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不抽煙、不飲酒,以免氣滯血瘀,引發心痛等使病情嚴重。不暴飲暴食,規律飲食,少食多餐,以免攝入過多食物加重心臟的負荷,繼而引起胸痹的發生。
1.2.3 情志護理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都和人的情志有著很大的關系。古語云:悲哀憂愁則心動[3]。
人的情志的受損可能直接會引起血脈運行受阻,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在護理過程中,首先使患者意識到情志與疾病的重要關聯,同時指導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面對疾病的治療。多和病友以及他人交流,保持心情的舒暢。針對個體情況輔以心理疏導。
1.2.4 服藥護理
中醫講究陰陽協調,強調用藥與人的身體變化規律的協調。在醫生觀察病情之后,遵照醫囑進行服藥,遵照"陽藥陰時服用,陰藥陽時服用,寒藥熱服,熱藥寒服"的規律服用中藥。中藥適宜在兩餐之間服用,溫服效果最佳,忌與西藥同時服用。
1.2.5 辯證護理
中醫的辯證分型主要有氣陰兩虛癥、心陽不振癥、心血虧損癥、痰濁閉塞癥、心血淤阻癥、寒凝氣滯癥等。根據不同的癥狀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案,對冠心病患者進行中醫護理。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數據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后的預后與對照組相比,中醫護理的有效率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病人在護理半年后,復發的人數要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都沒有出現不良不適反應及嚴重的并發癥。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和復發情況比較例(%)
冠心病是一類病因繁多的慢性疾病。如果患者的血脂高或者血壓高,飲食多多膽固醇,食用的鈉鹽過量,或者有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易多發冠心病。體型肥胖也是導致冠心病的因素之一[4]。中醫上認為,冠心病的發作,大多是因為患者的心氣不足或不振,以致血脈運行不暢,或者情志受損,最終使得淤血停于心脈,引發冠心病的發作[5],也就是中醫上"心痛""胸痹"。《黃帝內經》中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合乎陰陽,注意飲食起居,心寬氣爽的話,就可以盡享天年[6]。這也正是中醫護理所追求的患者的預后效果。
本試驗的試驗組對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從多個方面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從病因上積極進行改善。結果發現,中醫護理患者的預后與常規護理相比,有效率顯著提高;在對患者的跟蹤調查下發現,中醫護理后患者的復發率顯著下降。中醫護理不論是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還是對冠心病患者的復發的防治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前景良好。
[1]胡麗梅,葉柳花.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的恢復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2):111-112.
[2]吳錫社.我國人群冠心病流行現狀與趨勢[J].中國慢性病預防控制,2008,11(4):190-191.
[3]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4]黃美珠.冠心病的中醫護理[J].福建醫藥雜志,2006,28 (5):171.
[5]董梅德,張琴.胸痹心痛的辯證施護[J].新疆中醫藥,2000,28 (2):59-60
[6]劉漩.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中醫護理干預[J].中國中醫癥,2012,21(2):339-340.
R473.5
B
1009-6019(2014)10-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