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寧夏吳忠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寧夏吳忠 751100
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分析
王芳
寧夏吳忠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寧夏吳忠 751100
目的:探討和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FFA)水平以及與胰島素抵抗等指標間的相關性。方法: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對確診的218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以及同時期來我院進行體檢的218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進行研究,測量其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水平(FFA),并進行口服糖耐量試驗,計算出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以及胰島素分泌指數(HOMA-IS),進行三者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體重以及體重指數)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空腹時FFA以及(HOMA-IR)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HOMA-IS)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FFA與(HOMA-IR)呈顯著正相關(r=0.56,P<0.05),與(HOMA-IS)呈顯著負相關(r=-0.47,P<0.05)。結論: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與機體內胰島素抵抗水平以及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相關性,可作為臨床綜合診斷指標。
游離脂肪酸;胰島素;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
糖尿病往往誘發多種并發癥,如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肌病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不但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嚴重的甚至出現生命危險。FFA在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以及疾病惡化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傳統的血脂檢查中并未包括血FFA的檢查項目,為探討和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時FFA以及與胰島素抵抗等指標間的相關性。我院對218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時期的218例健康志愿者進行對比研究,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對確診的218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以及同時來我院進行體檢的218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進行研究,觀察組患者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如下所示: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公布的關于糖尿病診斷標準[1],包括患者具有高血糖所導致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代謝混亂表現,空腹血糖(FPG)>=7.0mmol/L,葡萄糖負荷后2h血糖>=11.1mmol/L,(2)患者以及家屬能夠配合相關檢查和治療。排除標準:(1)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嚴重心肺疾病、肝腎疾病以及腫瘤患者等,(2)拒絕進入研究者。經過均衡性檢驗,發現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既往史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血漿葡萄糖檢測試劑、血清FFA檢測試劑、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1.2.2 檢測方法
對所有受試者進行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其中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抽取患者靜脈血,分離出血漿和血清,之后應用上述試劑和儀器分別檢測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以及胰島素水平,并據此進行計算。空腹(HOMA-IR)=(空腹胰島素×空腹血糖÷22.5,空腹(HOMA-IS)=20×空腹胰島素÷(空腹血糖-3.5)。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即給病人口服75g葡萄糖,然后測其血糖變化,觀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
1.2.3 觀察指標。
計算兩組患者之間FFA以及與(HOMA-IR)、(HOMA-IS),并對三者進行相關性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本次研究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s形式表示,所采用統計方法為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α=0.05(雙側)。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以及比較
2.2 兩組患者FFA以及與(HOMA-IR)、(HOMA-IS)等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FFA以及與(HOMA-IR)、(HOMA-IS)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FFA以及與(HOMA-IR)、(HOMA-IS)情況比較(±s)
組別FFA(mmol/L)HOMA-IR HOMA-IS觀察組(218例)0.99±0.23 4.94±2.29 63.25±10.29對照組(218例)0.54±0.34 3.22±1.98 108.28±32.1 t 4.39 5.39-7.29 P 0.021 0.001 0.001
2.3 FFA與(HOMA-IR)、(HOMA-IS)的相關性分析

表3 FFA與(HOMA-IR)、(HOMA-IS)的相關性分析(r)
上述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一般情況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空腹時FFA以及(HOMA-IR)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HOMA-IS)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FFA與(HOMA-IR)呈顯著正相關(r=0.56,P<0.05),與(HOMA-IS)呈顯著負相關(r=-0.47,P<0.05)。這一結果提示我們,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與機體內胰島素抵抗水平以及2型糖尿病發展之前具有一定相關性,可作為臨床綜合診斷指標。
FFA主要由體內中性脂肪分解而得,在正常人體內含量很低,一般在400~900μmol/L之間,當機體劇烈運動時,供能物質糖原消耗之后即會進行脂肪組織的分解代謝,從而保證體內具有足夠的能量供應[2]。因此,FFA可以說是機體進行慢性長時間運動的主要供能物質。但是,正常情況下,當體內FFA過多時,就會引發機體內的氧化應激,誘導細胞發生氧化應激,進而造成機體內細胞和組織的氧化應激性損傷。已有研究證實,氧化應激是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氧化應激導致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大致是先使患者產生胰島素阻抗,然后造成胰腺的β細胞損傷,進而引起明顯的血糖升高,直至出現糖尿病臨床癥狀。可以說,機體內過多的FFA可刺激機體產生反應氧自由基,進而啟動氧化應激機制,產生胰島素阻抗以及胰腺的β細胞損傷,最終形成2型糖尿病。因此,對于體內FFA的控制可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的發展進程。
本次研究通過對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時期的218例健康志愿者的FFA以及與(HOMA-IR)、(HOMA-IS)水平進行對比研究以及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FFA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相關性,可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入探討。
[1]崔衛東.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分析[J].檢驗醫學,2013,28(7):637-639.
[2]陳偉,楊沛,陳津.血清游離脂肪酸與2型糖尿病代謝異常關系探討[J].重慶醫學,2004,33(8):1172-1173.
R446.11+2
B
1009-6019(2014)10-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