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珍 朱學梅 吳美霞
[摘要] 目的 比較強力吸引器和吸唾器在窩溝封閉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40例接受窩溝封閉的學生采用自身半口對照法,一側應用強力吸引器,另一側應用吸唾器,比較兩組的操作時間、酸蝕次數、舒適度及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 結果 兩組的操作時間、酸蝕次數、舒適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7.50%,弱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2.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 結論 在窩溝封閉操作過程中,應用強力吸引器配合吸唾,操作時間短,酸蝕次數少,舒適度好。
[關鍵詞] 窩溝封閉;強力吸引器;吸唾器;完整保留率
[中圖分類號] R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a)-00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owerful suction and saliva ejector i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Methods The half-control method was used in 40 students wi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The powerful suction was used in one side and saliva ejector was used in the other side.Operation time,acid etching,comfort rate,pit and fissure sealant full reten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Operation time,acid etching,comfort rate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Pit and fissure sealant full retention rate in strong suction group was 97.5%,pit and fissure sealant full retention rate in weak suction group was 92.5%,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Powerful suction applied i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the operation time is short,the etch is less and has good comfort.
[Key word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Powerful suction;Saliva ejector;Material retention rate
窩溝封閉術是在不去除牙體組織,在牙合 面、頰面或舌面的點隙溝裂處涂布一層粘結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的侵蝕,達到預防齲齒發生的一種有效方法[1]。本院口腔科是北京市窩溝封閉定點醫療機構之一,承擔行政轄區內適齡學生的免費窩溝封閉工作,操作中實行四手操作,由一名口腔科醫生和一名口腔科護士共同實施。牙科綜合治療臺配備強力吸引器和吸唾器兩種吸引裝置,簡稱強吸和弱吸。本文主要觀察強力吸引器和吸唾器在窩溝封閉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10月窩溝封閉項目實施期間來本院口腔科接受操作的40例學生,兩側下頜第一恒磨牙的咬合面和頰溝窩溝深、兩個牙面均需要封閉者;男18例,女22例;年齡7~9歲,平均(7.95±0.77)歲;依據使用吸引裝置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強吸組和弱吸組,各40例。
1.2 方法
采用自身半口對照法,單號左側應用弱吸、右側應用強吸,雙號右側應用弱吸、左側應用強吸,應用強吸側為強吸組,應用弱吸側為弱吸組;酸蝕劑使用35%釉質酸蝕凝膠,封閉劑為德國Voco Fissurit F;操作程序是醫生用探針清理窩溝,用慢鉆安裝小毛刷蘸不含氟牙膏刷牙,兒童漱口后在牙科綜合治療臺上躺好,在口內一側放入吸管后開始計時,分別記錄兩側操作時間和酸蝕次數;操作結束后詢問學生對口內應用兩種吸管吸唾的感受,評價并記錄舒適度;行窩溝封閉術后1年預約學生來口腔科復查,復查時以牙為單位,咬合面或頰溝任一部位無封閉材料即視為材料脫落。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操作時間的比較
強吸組操作時間為(129.50±10.79) s,弱吸組操作時間為(139.75±34.30) s,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51,P<0.05)。
2.2 兩組酸蝕次數的比較
強吸組酸蝕次數為(1.08±0.27)次,弱吸組酸蝕次數為(1.23±0.62)次,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23,P<0.05)。
2.3 兩組舒適度的比較
強吸組舒適度好為28例(70.0%),舒適度差為12例(30.0%);弱吸組舒適度好為15例(37.5%),舒適度差為25例(6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3,P<0.05)(表1)。
2.4 兩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的比較
強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7.50%(39/40),弱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2.50%(37/4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3,P>0.05)。
3 討論
窩溝封閉是預防窩溝齲效果比較明確的方法之一,提高封閉劑保留率是其防齲效果的關鍵,保留率越高,防齲效果就越好[2-3]。窩溝封閉操作分清潔牙面、酸蝕、沖洗吹干、涂布封閉劑、固化、檢查六個步驟。窩溝封閉劑的保留與操作過程與質量密切相關,齲的發病率與封閉劑的保留直接相關[4],唾液污染可降低窩溝封閉劑邊緣封閉性能及黏結強度[5],且唾液污染酸蝕后的牙面會導致窩溝封閉后繼發齲損的產生,影響封閉效果[6]。酸蝕可去除釉質表層,產生微孔結構,增大與樹脂的粘附面積,在窩溝封閉劑涂布于被吹干的釉質酸蝕面后,液態樹脂可滲入微孔結構形成樹脂突,與牙釉質機械地鎖結起來。唾液污染后牙釉質表面形成一層蛋白樣物質,不能用高壓水汽去除,應徹底清潔干燥后重復酸蝕步驟[7]。在操作過程中,除去清潔這一步,酸蝕需30 s,沖洗咬合面、頰溝各需10 s,每個酸蝕面吹干各需15 s,光照固化每個牙面各需20 s,加上涂布材料及探針反復劃窩溝導出封閉劑內氣泡的時間,完成一顆磨牙的咬合面和頰溝的封閉需130 s左右。如果酸蝕吹干后發現被唾液污染,需重復酸蝕,一個酸蝕面被污染一次耗時增加約55 s,兩個酸蝕面被污染耗時增加約80 s;光照固化后材料被探針勾下,需從酸蝕做起,一個部位脫落增加約75 s,兩個部位脫落增加150~160 s,依此類推,無論是酸蝕面被污染,還是封閉劑脫落,均要從酸蝕這一步重新做起。
四手操作是指在口腔治療過程中每名醫師配備一名護士,醫護均是坐位操作,二人共四手同時進行工作,護士平穩而迅速地為醫師傳遞各種器械、材料和其他用品,輔助醫師操作,是一種高效率的牙科操作技術和現代化的服務形式。四手操作可減少重復酸蝕的步驟,縮短操作時間,減少醫生的返工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8]。口腔內操作是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進行,其中有唾液的分泌、舌體的活動、開閉口運動和吞咽運動等,強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質地堅硬,管徑粗,不能被彎曲,護士易于握持,能有效對抗舌體的活動,吸引力大,液體可被快速吸走;弱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管徑細、質地軟,可被彎曲,對抗舌體活動的功能差,吸引力小。一旦酸蝕面被唾液污染,需要重復酸蝕步驟。重復酸蝕或反復多次酸蝕,可使操作時間延長,造成酸蝕劑和窩溝封閉劑的消耗增加,學生的舒適感下降,其易產生對抗情緒。接受窩溝封閉一年時預約學生復診作臨床效果評價,復查封閉劑完整保留率,強吸側為97.50%,弱吸側為92.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何尚群[9]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3.75%和呂冉[10]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5.51%相近。
綜上所述,在窩溝封閉操作過程中,應用強力吸引器配合吸唾,操作時間短,酸蝕次數少,舒適度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9.
[2] 朱烈照.兒童口腔疾病防治指南[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91.
[3] 周愛玲,梁善欽,黃凱良,等.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預防齲齒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7):52-53.
[4] 司燕,鄭樹國.窩溝封閉防齲[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5(10):582-586.
[5] 周紅艷,張耀國,姚潔,等.自酸蝕粘結系統及唾液污染分別對窩溝封閉劑微拉伸粘結強度的影響[J].口腔生物醫學,2010,1(2):91-93.
[6] 陳薇,李玉晶,葛麗華,等.使用粘結劑提高窩溝封閉防齲效果的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9,23(2):195-198.
[7] 周紅艷,劉茜,王玨,等.唾液污染后再處理對窩溝封閉邊緣封閉性能影響的研[J].口腔醫學,2012,32(10):91.
[8] 朱瑞珠.兒童恒磨牙窩溝封閉術中四手操作技術的效績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0):884-885.
[9] 何尚群.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防齲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4):6412-6413,6419.
[10] 呂冉.窩溝封閉防齲長期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0):1246-1247.
(收稿日期:2014-02-13 本文編輯:李亞聰)
強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7.50%(39/40),弱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2.50%(37/4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3,P>0.05)。
3 討論
窩溝封閉是預防窩溝齲效果比較明確的方法之一,提高封閉劑保留率是其防齲效果的關鍵,保留率越高,防齲效果就越好[2-3]。窩溝封閉操作分清潔牙面、酸蝕、沖洗吹干、涂布封閉劑、固化、檢查六個步驟。窩溝封閉劑的保留與操作過程與質量密切相關,齲的發病率與封閉劑的保留直接相關[4],唾液污染可降低窩溝封閉劑邊緣封閉性能及黏結強度[5],且唾液污染酸蝕后的牙面會導致窩溝封閉后繼發齲損的產生,影響封閉效果[6]。酸蝕可去除釉質表層,產生微孔結構,增大與樹脂的粘附面積,在窩溝封閉劑涂布于被吹干的釉質酸蝕面后,液態樹脂可滲入微孔結構形成樹脂突,與牙釉質機械地鎖結起來。唾液污染后牙釉質表面形成一層蛋白樣物質,不能用高壓水汽去除,應徹底清潔干燥后重復酸蝕步驟[7]。在操作過程中,除去清潔這一步,酸蝕需30 s,沖洗咬合面、頰溝各需10 s,每個酸蝕面吹干各需15 s,光照固化每個牙面各需20 s,加上涂布材料及探針反復劃窩溝導出封閉劑內氣泡的時間,完成一顆磨牙的咬合面和頰溝的封閉需130 s左右。如果酸蝕吹干后發現被唾液污染,需重復酸蝕,一個酸蝕面被污染一次耗時增加約55 s,兩個酸蝕面被污染耗時增加約80 s;光照固化后材料被探針勾下,需從酸蝕做起,一個部位脫落增加約75 s,兩個部位脫落增加150~160 s,依此類推,無論是酸蝕面被污染,還是封閉劑脫落,均要從酸蝕這一步重新做起。
四手操作是指在口腔治療過程中每名醫師配備一名護士,醫護均是坐位操作,二人共四手同時進行工作,護士平穩而迅速地為醫師傳遞各種器械、材料和其他用品,輔助醫師操作,是一種高效率的牙科操作技術和現代化的服務形式。四手操作可減少重復酸蝕的步驟,縮短操作時間,減少醫生的返工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8]。口腔內操作是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進行,其中有唾液的分泌、舌體的活動、開閉口運動和吞咽運動等,強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質地堅硬,管徑粗,不能被彎曲,護士易于握持,能有效對抗舌體的活動,吸引力大,液體可被快速吸走;弱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管徑細、質地軟,可被彎曲,對抗舌體活動的功能差,吸引力小。一旦酸蝕面被唾液污染,需要重復酸蝕步驟。重復酸蝕或反復多次酸蝕,可使操作時間延長,造成酸蝕劑和窩溝封閉劑的消耗增加,學生的舒適感下降,其易產生對抗情緒。接受窩溝封閉一年時預約學生復診作臨床效果評價,復查封閉劑完整保留率,強吸側為97.50%,弱吸側為92.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何尚群[9]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3.75%和呂冉[10]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5.51%相近。
綜上所述,在窩溝封閉操作過程中,應用強力吸引器配合吸唾,操作時間短,酸蝕次數少,舒適度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9.
[2] 朱烈照.兒童口腔疾病防治指南[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91.
[3] 周愛玲,梁善欽,黃凱良,等.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預防齲齒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7):52-53.
[4] 司燕,鄭樹國.窩溝封閉防齲[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5(10):582-586.
[5] 周紅艷,張耀國,姚潔,等.自酸蝕粘結系統及唾液污染分別對窩溝封閉劑微拉伸粘結強度的影響[J].口腔生物醫學,2010,1(2):91-93.
[6] 陳薇,李玉晶,葛麗華,等.使用粘結劑提高窩溝封閉防齲效果的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9,23(2):195-198.
[7] 周紅艷,劉茜,王玨,等.唾液污染后再處理對窩溝封閉邊緣封閉性能影響的研[J].口腔醫學,2012,32(10):91.
[8] 朱瑞珠.兒童恒磨牙窩溝封閉術中四手操作技術的效績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0):884-885.
[9] 何尚群.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防齲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4):6412-6413,6419.
[10] 呂冉.窩溝封閉防齲長期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0):1246-1247.
(收稿日期:2014-02-13 本文編輯:李亞聰)
強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7.50%(39/40),弱吸組的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率為92.50%(37/4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3,P>0.05)。
3 討論
窩溝封閉是預防窩溝齲效果比較明確的方法之一,提高封閉劑保留率是其防齲效果的關鍵,保留率越高,防齲效果就越好[2-3]。窩溝封閉操作分清潔牙面、酸蝕、沖洗吹干、涂布封閉劑、固化、檢查六個步驟。窩溝封閉劑的保留與操作過程與質量密切相關,齲的發病率與封閉劑的保留直接相關[4],唾液污染可降低窩溝封閉劑邊緣封閉性能及黏結強度[5],且唾液污染酸蝕后的牙面會導致窩溝封閉后繼發齲損的產生,影響封閉效果[6]。酸蝕可去除釉質表層,產生微孔結構,增大與樹脂的粘附面積,在窩溝封閉劑涂布于被吹干的釉質酸蝕面后,液態樹脂可滲入微孔結構形成樹脂突,與牙釉質機械地鎖結起來。唾液污染后牙釉質表面形成一層蛋白樣物質,不能用高壓水汽去除,應徹底清潔干燥后重復酸蝕步驟[7]。在操作過程中,除去清潔這一步,酸蝕需30 s,沖洗咬合面、頰溝各需10 s,每個酸蝕面吹干各需15 s,光照固化每個牙面各需20 s,加上涂布材料及探針反復劃窩溝導出封閉劑內氣泡的時間,完成一顆磨牙的咬合面和頰溝的封閉需130 s左右。如果酸蝕吹干后發現被唾液污染,需重復酸蝕,一個酸蝕面被污染一次耗時增加約55 s,兩個酸蝕面被污染耗時增加約80 s;光照固化后材料被探針勾下,需從酸蝕做起,一個部位脫落增加約75 s,兩個部位脫落增加150~160 s,依此類推,無論是酸蝕面被污染,還是封閉劑脫落,均要從酸蝕這一步重新做起。
四手操作是指在口腔治療過程中每名醫師配備一名護士,醫護均是坐位操作,二人共四手同時進行工作,護士平穩而迅速地為醫師傳遞各種器械、材料和其他用品,輔助醫師操作,是一種高效率的牙科操作技術和現代化的服務形式。四手操作可減少重復酸蝕的步驟,縮短操作時間,減少醫生的返工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8]。口腔內操作是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進行,其中有唾液的分泌、舌體的活動、開閉口運動和吞咽運動等,強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質地堅硬,管徑粗,不能被彎曲,護士易于握持,能有效對抗舌體的活動,吸引力大,液體可被快速吸走;弱吸管路連接的一次性吸管管徑細、質地軟,可被彎曲,對抗舌體活動的功能差,吸引力小。一旦酸蝕面被唾液污染,需要重復酸蝕步驟。重復酸蝕或反復多次酸蝕,可使操作時間延長,造成酸蝕劑和窩溝封閉劑的消耗增加,學生的舒適感下降,其易產生對抗情緒。接受窩溝封閉一年時預約學生復診作臨床效果評價,復查封閉劑完整保留率,強吸側為97.50%,弱吸側為92.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何尚群[9]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3.75%和呂冉[10]報導的一年復查材料完整保留率為95.51%相近。
綜上所述,在窩溝封閉操作過程中,應用強力吸引器配合吸唾,操作時間短,酸蝕次數少,舒適度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9.
[2] 朱烈照.兒童口腔疾病防治指南[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91.
[3] 周愛玲,梁善欽,黃凱良,等.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預防齲齒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7):52-53.
[4] 司燕,鄭樹國.窩溝封閉防齲[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5(10):582-586.
[5] 周紅艷,張耀國,姚潔,等.自酸蝕粘結系統及唾液污染分別對窩溝封閉劑微拉伸粘結強度的影響[J].口腔生物醫學,2010,1(2):91-93.
[6] 陳薇,李玉晶,葛麗華,等.使用粘結劑提高窩溝封閉防齲效果的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9,23(2):195-198.
[7] 周紅艷,劉茜,王玨,等.唾液污染后再處理對窩溝封閉邊緣封閉性能影響的研[J].口腔醫學,2012,32(10):91.
[8] 朱瑞珠.兒童恒磨牙窩溝封閉術中四手操作技術的效績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0):884-885.
[9] 何尚群.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防齲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4):6412-6413,6419.
[10] 呂冉.窩溝封閉防齲長期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0):1246-1247.
(收稿日期:2014-02-13 本文編輯:李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