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芬
[摘要] 目的 觀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婦焦慮情緒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方法 選擇52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觀察組)和52例正常孕婦(對照組),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分別測定其焦慮情緒和認知功能。 結果 觀察組焦慮評分(SAS)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認知功能中記憶力、注意力及計算力、回憶能力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定向力、語言能力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存在焦慮情緒障礙和認知功能減退。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焦慮情緒;認知障礙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a)-00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 in pregnant women on anxie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s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nxie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52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2 cases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anxiety scor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the memory,attention and calculation,recall in cognitive func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the orientation and language ability in cognitive function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 have anxiety disorder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Key word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Anxiety;Cognitive impairment
妊娠期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發生率為5%~12%,該組疾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本病存在腦部損害,但對腦功能的情感障礙和認知功能損害方面的報道少。本研究選取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為研究對象,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婦焦慮情緒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2013年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職業、文化程度不限;②分娩前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排除標準:①有其他軀體疾病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拒絕合作者。有效樣本52例,同時選取52例同期在本院分娩的正常孕婦作為對照。觀察組52例,平均年齡(26.58±4.52)歲,平均孕次(1.25±0.54)次,平均產次(0.46±0.16)次,平均受教育年限(9.6±5.6)年;對照組52例,平均年齡(26.77±4.45)歲,平均孕次(1.27±0.53)次,平均產次(0.45±0.14)次,平均受教育年限(9.5±6.0)年。兩組患者的年齡、孕次、產次和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符合計量標準的臺式水銀柱式血壓計測量血壓,測量前至少需安靜休息15 min以上。同一手臂至少測量2次,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定義為高血壓。對首次發現血壓升高者,間隔≥4 h復測血壓[1]。
在醫務人員指導下由孕婦本人當場填寫下列量表。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2]評估患者的焦慮情緒狀態,采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法(MMSE)[3]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MMSE測試由20題共30項內容組成,包括①定向力;②記憶力;③注意力及計算力;④回憶;⑤語言。SAS量表≤50分為正常;>51分為陽性。MMSE測試標準:最高得分為30分,27~30分為正常,<27為認知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程度分級方法:輕度MMSE≥21分;中度MMSE為10~20分;重度MMSE≤9分。
1.3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與MMSE的比較
兩組的患者SAS與MMSE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內皮損傷及局部缺血,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CT檢查腦皮質呈現低密度區,并有相應的局部缺血和點狀出血,提示存在腦梗死[1]。部分患者可能還存在CT及常規MRI掃描難以發現的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灶,CMBs是作為有出血傾向的小血管病變的主要標志,與癥狀性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腦白質病變等密切相關[4]。
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出現內心極度不安的期待狀態,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表現為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緊張[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焦慮情緒明顯增加的原因:①部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對該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是否能足月順產,心理負擔很重,從而出現焦慮癥狀;②很多研究發現,前額皮質-杏仁核-丘腦的功能與結構異常可能是焦慮障礙的病理機制之一[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可能影響該系統的功能;③焦慮患者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晝夜節律性消失,以迷走神經張力下降、交感神經張力相對亢進為主要表現[6],患者因此出現諸多不適,進而加重焦慮情緒,形成惡性循環;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焦慮狀態后,負性情緒作為應激源,由感覺系統傳至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作用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從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類遞質增加,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7],加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認知功能是人體大腦皮質重要的功能之一,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思維等多方面心理狀態。腦組織作為功能非常活躍,但自身又無能量儲備的器官,對氧和葡萄糖的缺乏非常敏感,而后者又與腦血流量關系密切[8]。既往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腦血流量減少,其中既有全腦血流量減少又有局部血流量減少,特別是在左枕和右額頂葉,其次是在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出現腦水腫、腦梗死,特別是在左枕、右額頂葉、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CMBs的好發部位依次為皮質及皮質下白質、基底核及丘腦、腦干、小腦,大多數患者可同時出現在腦內的多個部位[10]。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可能與CMBs破壞了額葉和基底核區組織有關[4]。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認知功能中記憶力、注意力及計算力、回憶能力方面的評分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僅存在焦慮情緒,而且存在認知功能減退,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如何導致焦慮情緒與認知功能損害,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4-67.
[2] 張作記.焦慮自評量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特刊):124-125.
[3] 湯慈美,王新德.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342-343.
[4] 聶琳,汪凱.腦微出血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學,2010,31(6):689-691.
[5] 江開達.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6] 陳曉婕,覃曉波.廣泛性焦慮患者心率變異性晝夜變化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3):53-54.
[7] 劉云梅,于春梅.妊娠期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2):3.
[8] 王順華.腦功能性檢查對不同分期高血壓患者腦功能和腦血流變化的評估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5):3411-3412.
[9] Reinprecht F,Elmstahl S,Janzon L,et al.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81-year-old men:a 13-year follow-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Men born in 1914",Sweden[J].J Hypertens,2003,21(1):57-66.
[10] Roob G,Lechner A,Schmidt R,et al.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microbleed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00,31(11):2665-2669.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林利利)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內皮損傷及局部缺血,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CT檢查腦皮質呈現低密度區,并有相應的局部缺血和點狀出血,提示存在腦梗死[1]。部分患者可能還存在CT及常規MRI掃描難以發現的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灶,CMBs是作為有出血傾向的小血管病變的主要標志,與癥狀性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腦白質病變等密切相關[4]。
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出現內心極度不安的期待狀態,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表現為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緊張[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焦慮情緒明顯增加的原因:①部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對該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是否能足月順產,心理負擔很重,從而出現焦慮癥狀;②很多研究發現,前額皮質-杏仁核-丘腦的功能與結構異常可能是焦慮障礙的病理機制之一[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可能影響該系統的功能;③焦慮患者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晝夜節律性消失,以迷走神經張力下降、交感神經張力相對亢進為主要表現[6],患者因此出現諸多不適,進而加重焦慮情緒,形成惡性循環;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焦慮狀態后,負性情緒作為應激源,由感覺系統傳至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作用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從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類遞質增加,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7],加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認知功能是人體大腦皮質重要的功能之一,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思維等多方面心理狀態。腦組織作為功能非常活躍,但自身又無能量儲備的器官,對氧和葡萄糖的缺乏非常敏感,而后者又與腦血流量關系密切[8]。既往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腦血流量減少,其中既有全腦血流量減少又有局部血流量減少,特別是在左枕和右額頂葉,其次是在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出現腦水腫、腦梗死,特別是在左枕、右額頂葉、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CMBs的好發部位依次為皮質及皮質下白質、基底核及丘腦、腦干、小腦,大多數患者可同時出現在腦內的多個部位[10]。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可能與CMBs破壞了額葉和基底核區組織有關[4]。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認知功能中記憶力、注意力及計算力、回憶能力方面的評分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僅存在焦慮情緒,而且存在認知功能減退,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如何導致焦慮情緒與認知功能損害,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4-67.
[2] 張作記.焦慮自評量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特刊):124-125.
[3] 湯慈美,王新德.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342-343.
[4] 聶琳,汪凱.腦微出血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學,2010,31(6):689-691.
[5] 江開達.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6] 陳曉婕,覃曉波.廣泛性焦慮患者心率變異性晝夜變化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3):53-54.
[7] 劉云梅,于春梅.妊娠期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2):3.
[8] 王順華.腦功能性檢查對不同分期高血壓患者腦功能和腦血流變化的評估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5):3411-3412.
[9] Reinprecht F,Elmstahl S,Janzon L,et al.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81-year-old men:a 13-year follow-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Men born in 1914",Sweden[J].J Hypertens,2003,21(1):57-66.
[10] Roob G,Lechner A,Schmidt R,et al.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microbleed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00,31(11):2665-2669.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林利利)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內皮損傷及局部缺血,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CT檢查腦皮質呈現低密度區,并有相應的局部缺血和點狀出血,提示存在腦梗死[1]。部分患者可能還存在CT及常規MRI掃描難以發現的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灶,CMBs是作為有出血傾向的小血管病變的主要標志,與癥狀性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腦白質病變等密切相關[4]。
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出現內心極度不安的期待狀態,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表現為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緊張[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焦慮情緒明顯增加的原因:①部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對該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是否能足月順產,心理負擔很重,從而出現焦慮癥狀;②很多研究發現,前額皮質-杏仁核-丘腦的功能與結構異常可能是焦慮障礙的病理機制之一[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可能影響該系統的功能;③焦慮患者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晝夜節律性消失,以迷走神經張力下降、交感神經張力相對亢進為主要表現[6],患者因此出現諸多不適,進而加重焦慮情緒,形成惡性循環;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焦慮狀態后,負性情緒作為應激源,由感覺系統傳至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作用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從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類遞質增加,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7],加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認知功能是人體大腦皮質重要的功能之一,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思維等多方面心理狀態。腦組織作為功能非常活躍,但自身又無能量儲備的器官,對氧和葡萄糖的缺乏非常敏感,而后者又與腦血流量關系密切[8]。既往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腦血流量減少,其中既有全腦血流量減少又有局部血流量減少,特別是在左枕和右額頂葉,其次是在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腦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出現腦水腫、腦梗死,特別是在左枕、右額頂葉、左額顳和右顳樞區,這些變化都可引起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CMBs的好發部位依次為皮質及皮質下白質、基底核及丘腦、腦干、小腦,大多數患者可同時出現在腦內的多個部位[10]。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可能與CMBs破壞了額葉和基底核區組織有關[4]。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認知功能中記憶力、注意力及計算力、回憶能力方面的評分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僅存在焦慮情緒,而且存在認知功能減退,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如何導致焦慮情緒與認知功能損害,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4-67.
[2] 張作記.焦慮自評量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特刊):124-125.
[3] 湯慈美,王新德.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342-343.
[4] 聶琳,汪凱.腦微出血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學,2010,31(6):689-691.
[5] 江開達.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6] 陳曉婕,覃曉波.廣泛性焦慮患者心率變異性晝夜變化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3):53-54.
[7] 劉云梅,于春梅.妊娠期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2):3.
[8] 王順華.腦功能性檢查對不同分期高血壓患者腦功能和腦血流變化的評估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5):3411-3412.
[9] Reinprecht F,Elmstahl S,Janzon L,et al.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81-year-old men:a 13-year follow-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Men born in 1914",Sweden[J].J Hypertens,2003,21(1):57-66.
[10] Roob G,Lechner A,Schmidt R,et al.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microbleed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00,31(11):2665-2669.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