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萍
(孫中山紀念館,江蘇南京,210014)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作為中山陵園的文化場館,一直致力于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等工作,與孫中山和中山陵相關文物史料更是重點收藏。2011年我館獲得一批中山陵相關文物史料,其中有一張民國時期的股票非常特別。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此股票是一種紀念股票,彌足珍貴,《稀珍老上海股票鑒藏錄》稱其為“中山紀念股”。
該股票是1944年12月1日上海真裕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種紀念已故建筑師呂彥直的股票。股票的設計畫面雍容華貴、精美雋永,尺寸215×270 毫米。正面書有“真裕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號裕字No.005620,有股東、董事長梁冠榴和4 位常務董事的簽名,每張股票計伍百股國幣伍仟圓。股票正面背景為淡綠色,底版圖案正上方是南京中山陵,左側印有聳立于廣州越秀山之顛的中山紀念碑,正中下方是廣州中山紀念堂。在常務董事的印章下面,有一行淡淡的很容易被疏漏的小字,由股票策劃設計者黃檀甫手書:“紀念本公司已故建筑師呂彥直君圖案”。股票右側圖案系20 世紀30年代上海廣東銀行大樓,右下角小字“李錦沛建筑師”。
股票上的呂彥直、黃檀甫、李錦沛三人均為中國近代著名建筑師,有著共同的志趣和深厚的友誼。他們共同設計建造完成了一批孫中山紀念建筑,如中山陵、廣州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碑等。黃檀甫當時是真裕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務董事兼總經理,是他設計了這款股票,以紀念過世的摯友呂彥直。
黃檀甫出生于1898年3月27日,祖籍廣東省臺山市小江墟土滘村。1911年,黃檀甫13 歲時,跟隨本家黃郁秀到英國利物浦市的一個雜貨鋪當學徒。后被利茲中學的獨身女教師克拉克小姐收為義子,進入利茲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黃檀甫在利茲學校讀完中學后,因成績優異而直接升入大學部就讀。1920年6月底他在利茲大學畢業。

股票正面

股票反面
呂彥直是山東東平人(一說安徽滁州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后,被公費派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呂彥直才華橫溢,在康奈爾大學畢業后即協助美國建筑師亨利·墨菲參與燕京大學(校址在今北京大學)和金陵女大(校址在今南京師范大學)校園規劃和建筑設計等實踐,為今后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奠定了基礎。
1921年初,黃檀甫在巴黎盧浮宮與呂彥直邂逅并結下深厚友誼。回國后的1922年3月,呂彥直與黃檀甫共同創辦了“真裕公司”。呂彥直主內搞設計,黃檀甫跑外承接業務。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5月13日,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委員會決定公開向海內外懸賞征求陵墓設計方案。呂彥直毅然報名,與眾多的國內外知名建筑師展開競爭。經過兩個多月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精心繪制出了全部平面圖、全部平面立視圖、祭堂平面圖、祭堂平面立視圖、祭堂側面立視圖、祭堂縱截剖面圖、祭堂橫截剖面圖、全部縱切剖面圖、透視圖等10 幅設計圖,撰寫了約1200 多字的《孫中山陵墓建筑圖案說明》。9月20日,中山陵墓圖案評獎結果揭曉,獲得中山陵墓圖案設計第一名的是呂彥直,同時聘請呂彥直擔任陵墓的建筑師。此消息一公布,呂彥直立刻名聲大振,遂對外宣布設立“彥記建筑事務所”,隸屬于“真裕公司”。
呂彥直設計的中山陵構思巧妙,風格獨特,整個建筑呈現一個大的鐘形狀,寓意“暮鼓晨鐘”、“警鐘長鳴”,體現孫中山“喚起民眾”的精神。遺憾的是,呂彥直沒能看到這座建筑落成,因積勞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因腦溢血突發,救治無效,不幸病逝,年僅35 歲。呂彥直逝世后,南京國民政府曾明令全國,予以褒獎,陵園立碑紀念。1929年6月11日,《國民政府公報》第一八九號頒發褒揚令:“總理葬事籌備處建筑師呂彥直,學識優良,勇于任事。此次籌建總理陵墓,計畫圖樣,昕夕勤勞,適屆工程甫竣之時,遽爾病逝。眷念勞勛,惋惜殊深,應予褒揚,并給營葬費二千元,以示優遇。此令。”后來,在黃檀甫的敦促下,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履行決定,在奠基室內為呂彥直建紀念碑。1930年5月28日決議,在奠基室內立石紀念呂彥直。黃檀甫請孫中山墓壙臥像的捷克雕刻家高崎,在一塊高約0.8 米、寬約0.5 米、厚約0.2 米的大理石上,為呂彥直雕刻了一尊半身浮雕像,像下面還刻有于右任寫的一段碑文:“總理陵墓建筑師呂彥直監理陵工積勞病故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決議立石紀念”,后石碑被毀。
呂彥直逝世后,建造中山陵的工程重擔就落在了黃檀甫的身上。早在1926年3月12日,黃檀甫就代表病中的呂彥直出席了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禮,并在典禮上代表呂彥直發表講話,之后代表呂彥直在公眾場合與媒體和政府打交道。黃檀甫善與人交往,善演講,每次代表呂彥直與南京政府的官員交涉、與葬事籌備處協商,都令呂彥直滿意。1927年9月初,呂彥直再次病倒,病情比1926年春的那次要嚴重得多。同月,呂接孫中山先生廣州紀念堂籌備委員會邀請函,已無法應邀南下了。病榻上的呂彥直,無法知道自己能否闖過這道鬼門關,履行1926年11月3日與孫中山先生廣州紀念堂籌備委員會簽訂的建筑師合同,完成廣州中山紀念堂、紀念碑的建筑任務。為繼續自己的未竟之業,他決定委托黃檀甫為自己的全權代表。黃檀甫深知呂彥直此舉的意義,更明白“全權代表”的職責和分量。此后的幾十年當中,所有涉及呂彥直及中山陵、紀念堂紀念碑建筑等事務,他都沒有辜負呂彥直的期望和重托。
另一位建筑師李錦沛,在呂彥直逝世后被葬事籌備委員會聘為中山陵、中山紀念堂、紀念碑總工程師。中山陵二、三期工程及廣州中山紀念堂、碑工程即由李錦沛和黃檀甫主持完工。李錦沛是旅美華僑,1900年生于美國紐約,字世樓,祖籍廣東臺山。1920年畢業于普賴特學院建筑科。1921年—1922年,于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建筑。1923年獲紐約州立大學建筑師文憑。在美期間,曾在芝加哥和紐約的建筑事務所任職,設計新澤西城基督教青年會、紐約時報館等大樓。1923年他作為基督教青年會的建筑師來到上海,參加青年會大樓的設計。1929年呂彥直病逝后,李錦沛受孫中山葬事籌備委員會之聘,以彥沛記建筑事務所名義,負責南京中山陵、廣州中山紀念堂等工程的設計工作,直至1932年7月。此外,李錦沛還設計過許多優秀建筑,例如20 世紀30年代上海的著名建筑八仙橋女青年會大樓(與范文照、趙深合作)、全國青年協會、廣肇公學、旅滬廣東浸信會教堂、清心女子中學、盲童學校、嶺南中學、昆山基督教青年會、華業大廈,江西路廣東銀行大樓(股票右側圖案)等,他的設計遍及中國長沙、保定、寧波、濟南、廈門、南昌、武昌等許多城市。
1930—1940年代,是黃檀甫事業的巔峰階段,身為真裕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先后兼任南京中山陵施工建筑師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建筑計劃工程師、廣東省建設廳技正(工程師)、廣州西村士敏土廠的總經理等職務。呂彥直在世時,真裕公司規模較少,資產不多。呂彥直逝世后,真裕公司名下的“彥記建筑事務所”也更名為“彥沛記建筑事務所”了。為了保住真裕公司這塊與呂彥直共同創立的招牌,1944年黃檀甫決定引入股份制,把真裕公司改組為真裕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很多名人、有錢人都慕名入股。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一張股票反映了一段歷史,也反映了中國第一代建筑師之間的深厚友誼。三位建筑師將孫中山先生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永久地刻錄在了這位偉人的陵墓之中,隨著日月星辰的轉動,和著紫金山風吹送的陣陣林濤,不息地向世人傳播,寄托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愛國情懷。與此同時,他們也使自己的名字,通過建筑的表達長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參考資料
[1]盧潔峰著:《呂彥直與黃檀甫》,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10月。
[2]德文:《股票后面的故事——中國第一代建筑師》,《建筑創作》2008年2月。
[3]婁承浩:《呂彥直:南京中山陵的設計者》,《上海檔案》2012年5月。
[4]賴德霖:《閱讀呂彥直》,《讀書》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