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5月28日,尼采在巴塞爾大學發表就職演說,題為《荷馬和古典語言學》,自此他成為巴塞爾學術界的精英和當地上流社會的新寵。
陳曉云個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階而下》個展在北京香格納畫廊舉行,展期從9月7日至10月6日。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比較文學系張英進教授將于9月16-18日應邀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生部講學。
“西岸2013-建筑與當代藝術雙年展”10月在上海徐匯濱江舉辦,2013年10月19日正式開幕,12月15日結束。著眼于空間建造?藝術生產?未來想象三個方面。
第五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2013年9月19日盛大開幕,持續至10月20日。策展人為凱瑟琳·德·澤赫 爾(Catherine de Zegher)。
1961年5月20日,福柯以論文《瘋癲與非理智——古典時期的瘋癲史》獲得文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被評為當年哲學學科的最優秀論文,并頒發給作者一枚銅牌。
1964年6月27日至10月5日,博伊斯參加第3屆卡塞爾文獻展,展示了1951至1959年間的創作。
1968年5月法國大學發生了反對越南戰爭和學校規則的騷亂。薩特與波伏娃等人發表了支持學生的行動的聲明,并前往大學發表演講。
1974年5月23日至25日,在雷納·布洛克在曼哈頓的畫廊開幕式上,博伊斯用三天時間實施了行為藝術“荒原狼:我愛美國,美國愛我”。
1974年 6 月 25 日,導演杰斯特·杰克金的《艾瑪紐埃爾》公映,在法國的票房高達 889 萬元法郎, 在海外也獲得了成功,是這一階段票房最高的法國影片。
1978年5月26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協主辦的“日本畫家東山魁夷繪畫展覽”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
2013年9月7日由瞿永明策展的《王子璇作品展》在成都當代美術館開幕,展期到9月14日止。
1983年5月5日至25日,“畢加索繪畫原作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畢加索展覽,展出了他1904至1970年間的作品。
《離開場地:80年代到現在的倫敦雕塑巡游展》于9月13日至10月20日在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舉行。
《張恩利:空間繪畫》于10月16日至12月22日在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舉行。
來自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重做》(REMAKE festival)于9月11日至15日在柏林藝術中心(Platoon Kunsthalle Berlin)舉行。
1995年6月,王功新在北京報房胡同自己家中第二次“工作室開放”活動中展出錄像裝置《布魯克林的天空》,隨后,林天苗展出錄像裝置作品《纏的擴散》。
丹特·法拉第(Dante Ferretti)個展《影院的設計與建設》于9月28日至2014年2月9日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行。
2008年5月31日至9月21日,杰夫昆斯在芝加哥當代美術館舉辦了一次回顧展,各大出版物爭相報道,打破了博物館的參觀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