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吟音
摘 要:目前,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過程中,藝術教育無論是在內容還是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鋼琴教育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與認可。因此,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就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們廣大鋼琴教師課堂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便成為了日后我們整個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非常重的課題。
關鍵詞:鋼琴教學 教學內容 教育管理 實踐探索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藝術課堂教學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諸多喜人的變化。而作為我們藝術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鋼琴藝術在我們整個藝術教育教學中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在學習的手段與方式上,磨擦式的鋼琴課堂教學主張學生積極參與、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進一步增強其課堂上彼此間的協作與交流;在教育教學的管理與方法上,新課程著重強調鋼琴教師要適時進行身份與角色的轉換,多注重加強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從而使學生自主研習的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歷練和提高。作為鋼琴藝術教育的傳播者與實施者來講,我們應該有能力并有責任來擔負起這一特殊的藝術使命,為全面推進新時期、新形勢、新課程下鋼琴課堂教學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此,本人就現階段在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提出以下個人觀點,以饗廣大同仁。
一、 現階段鋼琴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學習者在鋼琴學習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在實踐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進行鋼琴學習的學生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三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主修鋼琴的學生,他們對鋼琴的學習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并具有一定的鋼琴演奏技巧和基礎,能夠勝任并完成某些在演奏技巧上難度較大的音樂作品;第二種情形是主修聲樂或其它相關專業的學生,他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也進行相關的一些鋼琴演奏方面的學習,但主要是以輔助性的學習為主,這樣相對于先前主修鋼琴的學生來講,他們雖然具有一定鋼琴學習的基礎,他們的演奏還是略顯有些薄弱;第三種情形則是幾乎沒有任何鋼琴演奏基礎,甚至都沒有接觸過鋼琴,因而就需要其從基礎的鋼琴學習開始。正是由于以上幾種不同情形學生的不同特點,才為我們目前的鋼琴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的課題和挑戰。對此,我們的鋼琴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使不同程度鋼琴學生的演奏水平得以最終全面的提高。
2.鋼琴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缺少與各類學科的綜合聯系
我國教育部在其頒發的意見書中曾經明確指出:“要注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積極面向非本專業學生開設文學、歷史、哲學、藝術, 以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課程, 提升大學生的人文和科技素養, 增強社會責任感,為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然而目前在我們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沿用了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他們對教材的選取一成不變,不能及時準確的汲取與把握當下的藝術動態,缺少對鋼琴教學的研究探索以及對其它各學科門類(戲劇、文學、繪畫、舞蹈等)的綜合內在聯系。如果學習者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鋼琴學習勢必對整個鋼琴課堂教學形成一種乏味單調之感,也就不能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對鋼琴藝術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勢必影響到其鋼琴學習之路的順利發展與成長。
3.鋼琴教學過于功利化色彩
我們大家或許都曾聽說過拔苗助長的故事,它講的是在古代宋國有一位農夫嫌自己種的禾苗成長的比較慢,于是就將禾苗一一的拔高,可結果是所有的禾苗都因此而死掉了。這則故事清晰地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固有地規律性,都不能由人為的因素去違背它。因而我們的鋼琴課堂教學亦是如此,然而目前的一些鋼琴課堂教學就違背了這一藝術特有的內在規律,出現了急于求成的錯誤現象,其主要表現在鋼琴的考級和比賽上。就鋼琴考級和比賽本身來講,它們作為衡量與提高鋼琴學習者與演奏者水平與能力的重要標準是毋庸置疑的,但有時它們卻人們被誤用了。比如,有些學生的鋼琴水平實際為初中級程度,但為了獲得高水平的榮譽,便采取了速成式或突擊式教學方式進行鋼琴學習。這樣做的結果雖然從表面上看其演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對其日后的鋼琴學習與影響則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會影響其個人的健康生活與成長。
4.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不符合現階段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就目前整個鋼琴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來講,我們教育主體的角色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即仍然是沿用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課堂教育過程。這種教學方式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學生只能被動性地接受,而沒有能夠從內心深處去真正地理解與領悟。很顯然,這種鋼琴教學課堂已不符合新時期、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現階段,對我們的鋼琴教師來講,我們不應該再像過去那樣繼續扮演傳送知識的“工具”,而對我們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其傳統意義上的鋼琴課堂教學中會很難體會到鋼琴所帶給他們的那種實際的內在藝術感染與享受,因為他們始終扮演著被動接受知識的“容積”。因此,如果鋼琴課堂的教學方式沒有發生良好的、質的變化,必將影響到學生學習鋼琴藝術效果與質量的充分釋放和發揮。
二、 全面提升鋼琴教學管理的有效方式與途徑
1.形象性講解與示范性引導相結合
在鋼琴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認為,教師要想上好一堂精彩的鋼琴課,形象性地講解與示范性地引導是至關重要的。由于任何一部音樂作品都會隨著年代的不同、環境的不同、作者的不同呈現出諸多不同的表現方式,學生只有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上述這些藝術元素,才能將作者的創作意圖與作品的實際內容淋漓精致地地展現出來。因而學生在學習演奏一首全新的音樂作品之前,鋼琴老師可以借助一些圖片、視頻等方式來幫助學生展現、描繪、再現相關的教學內容,以期使學生更加全面、精準、充分地認識和把握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表現手法、藝術風格等。這樣做的的目的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習鋼琴藝術的內在潛質。同時,在鋼琴作品中某些需要特殊處理和說明的地方也需要我們鋼琴教師進行相應地生動講解與示范性地引導,比如運用一些比喻式的手法進行示范性地講解,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空間,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鋼琴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endprint
2.教學方式由單一性向多樣性方式轉化
鋼琴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指“一對一”單獨授課形式。實踐證明,“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特有的藝術教學特點。教師可以憑借這種授課方式進一步增強和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技術水準,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鋼琴教育教學,從而使每一位鋼琴學習者的演奏技藝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歷練與提高。當然,在我們在接受認可“一對一”這種鋼琴授課方式的同時,也應該從另一方面看到其也并非完全是我們最為理想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因為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我們還可以按照學生們的不同階段、不同程度、不同特點采用個別“一對一”、 小組課和集體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例如,在給學生們傳授一些有關鋼琴理論知識與音樂作品等共性問題時教師就可以選用集體課的上課形式,使其對整個鋼琴的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個宏觀性地認識和把握。如果是程度比較接近的一些學生,教師則可以把他們進行有序地分組,使其相互相互交流、相互協作,以期同步提高。因此,我們廣大鋼琴教師在其鋼琴課堂教學中要逐步形成以集體課可為基礎,同時伴有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這種特色課堂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其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特點,并最終獲得全面的發展與提高。
3.轉換教育方式 構建教育新理念
構建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求我們廣大鋼琴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總結經驗,不失時機地提高自身對鋼琴教學的理解與認識。教師要努力形成以開創進取、開拓創新、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為特征的全新鋼琴教育理念。比如,教師可以多參加一些有關鋼琴教育教學的觀摩會,把握和汲取一些好的、先進的鋼琴教育教學模式,并按照學生自身的內在藝術特點形成針對性好、實用性強地全新教育理念。同時,在知識內容體系的儲備方面,鋼琴教師要使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基本音樂素質,如音樂理論上的基本常識、演奏上的基本技能甚至有時還可以包含曲式和聲等方面的內容等。在對學生綜合培養與提高方面,我們廣大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與內涵,注重對其人格、品行、修養、心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綜合性地認識與把握,這對于新課程下我們的鋼琴教師來講,它既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又是一項更好、更加深層次的研究課題。
4.加強鋼琴課堂教學的藝術指導與實踐
眾所周知,我們鋼琴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性與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學科。在我們的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一首音樂作品內容的把握不是只停留在對其表面上的認識和理解,而是要通過對其進行諸多的磨合演練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獲得。在我們廣大教師的鋼琴課堂教學管理中,我們應該充分重視鋼琴藝術實踐功能在我們整個鋼琴藝術教學過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為此,教師在順利完成鋼琴課堂教學內容后,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針對性、實踐性很強的鋼琴藝術實踐活動,以此來進一步增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比如,教師可以多為學生安排一些關于鋼琴比賽與學術上的合作和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在舞臺上的表演經驗,有效地克服其由于客觀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心理障礙,同時還可以使其在彼此之間的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找到差距、發現問題、彌補不足,從而更好的促進其鋼琴藝術學習的進步和發展。
結語
我們的鋼琴學習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它要求我們每位鋼琴愛好者與學習者要投入必要的時間與精力對其進行研習。而在新課程下,在我們的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我們廣大鋼琴教師來講,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按照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全新式的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為學生服務,使學生有更加良好、更加充分地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從而培育出高素質、全方位、綜合性地音樂人才,為我們的藝術傳承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于明.課堂管理的藝術與技巧[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2]吳金華.論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M].武夷學院學報,2010.
[3]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4]郭聲健. 音樂教育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