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莉
元宵節過后,外出務工人員將大量返程。為防止學生跟隨親人外出打工導致輟學,貴州省政府教育督導室、省教育廳近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縣、鄉、校安排人員在火車站、客車站和村寨出口等交通要道設立執勤崗,排查轄區出境車輛,發現有學生外出務工的及時制止。(見《貴陽晚報》)
從嚴格意義上講,學校及其老師只要不開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即可。如果有學生硬要退學,盡到勸說責任和義務也就可以了,根本沒必要像執法部門那樣設立執勤崗,親臨交通關口現場制止學生外出務工。此舉明顯給人大動干戈的感覺,甚至有“濫權”之嫌。但教育的責任正在于,確保每個孩子不失學或輟學,也就有必要竭盡全力留住每個學生,哪怕就是小題大做也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這樣才算盡到了教育責任。由此可見,“設崗執勤防輟學”全然不是大動干戈,而純粹是責任所在。
蘇霍姆林斯基說:“小孩子犯錯,上帝也會原諒的。”“設崗執勤防輟學”,如此針對個體的盲從,需要這樣的責任救贖,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社會的使命。歸根到底,這原本就是教育應盡的職責,只不過“物以稀為貴”才成了新聞。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