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摘 要 縱觀多年各國發展的狀況和考察來看,美國和日本如今已經成為數一數二的動畫大國,其動畫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發達并且具有一定的世界性的影響。而作為動畫剛剛起步的中國,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學派”且曾得到國際動畫界的廣泛贊譽,但相對于美國和日本來說,確實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國人需要認清的一個事實,同時也需要大家能明白和了解我國動漫發展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因素。只有找出并解決其問題的所在,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弘揚我國的動畫文化及其產業。
關鍵詞 中國 動畫 發展 問題
中圖分類號:J21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如火如荼發展的當今,動漫作為文化和產業化的載體就像一匹黑馬一樣備受各國的重視和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美國和日本如今已經成為數一數二的動漫大國,而作為動畫剛剛起步的中國,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學派”且曾得到國際動畫界的廣泛贊譽,但相對于美國和日本來說,確實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了解我國動漫發展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因素,找出并解決其問題的所在,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弘揚我國的動漫文化及其產業。
一般在電影院上映的動畫影片基本上都是由美國制作出來的,并且在我國深受好評。像大家熟知的有《變形金剛》、《海底總動員》、《獅子王》、《怪獸大學》等等。對于日本具有原創性的動畫片來說,雖然在電影院上映的不是很多,但是他們那種連載的動畫片卻在我國人民的家里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一般一些連載的日本二維動畫,需要很多時間去完成,都是每個星期才連載一集出來,而且一集一般都只有半個小時左右。可是即使是這樣,卻仍是有很多人對日本的動畫片如癡如醉的迷戀著,每個星期等跟新,也不覺得累,甚至對其衍生的產品具有極其大的迷戀欲和消費欲。據悉一份有關動漫的調查顯示在中國青少年最喜歡的動漫作品中日本、韓國動漫作品占百分之六十,歐美動漫作品占百分之二十九,中國內地和港臺地區原創的動漫作品僅占有百分之十一。雖然在2009年我國動漫產品的產量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是能夠達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作品卻非常少。目前我國本土的大多數動畫制作公司仍然以承擔動畫外包的業務,為日、韓、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動畫片制做加工為主。那么我國動漫文化產業為何出現如此現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國家政策不夠完善
其實對于動漫行業國家還是大力支持的,但這“力”卻沒有往好的方面使。國家為了發展動漫行業啟用大量資金和土地卻已成為今天很多制作動畫機構想要得到的最終目的。為了達到最終利益,一些機構對于動畫的制作很多都不夠上心,夸張點說草草了事,制作出來的很多動畫片都不夠精良,類似流水線產品,只是走個過場而已。其次,我國在2006年9月文化部頒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提出,加快發展民族動漫產業,大幅度提到國產動漫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于是在這一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超過8.1萬分鐘,比去年的4.2萬分鐘幾乎翻了一倍。即使是這樣,我國各電視播映機構的動畫熒幕播出的實際要求缺口仍達約32萬分鐘。然后到了2008年底,我國共擁有動漫生產機構5473家,國產動畫片產量達年均十萬分鐘以上國產動畫電影增至每年十部左右,發展速度堪稱第一,但卻保量沒保質,有點急功近利的感覺。由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動漫產業開始受到資本的追捧,動漫制作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但是非理性投資導致了動漫企業素質良莠不齊,小作坊林立,而真正具備相對成熟的技術、創意能力與經營實力的動漫企業依然鳳毛麟角,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凡事就得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方才走的更遠。發展我國動畫亦是這個道理。就算大力投資這個行業,也需要一步一步的來。當然也需要一定的監督力度,否則,國家投入再多的錢最終也會覺得制作動畫片的經費不足,其實事實上卻也是如此。
(2)人才缺失
動畫片是由人們所制作出來的,除了要資金投入以外,更需要人才和技術的灌注。據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目前有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1230所大學開辦涉及動漫專業的院系。雖然有這么多教育機構開始培養動畫人才,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學這個專業的人最終并未從事這方面的行業,而是選擇做其他的事情。據了解,在大學動漫這個專業所授的課程的知識其實很少。這些在學校學的東西只是這個專業最基礎的部分。很多動漫專業的畢業生都不好找工作,即使這一行特別需要人才。大學學的專業技能知識無法與實際中的動漫公司所要求的對口,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學校方面應該著實調整課業內容,教授一些比較實用且與外面公司比較掛鉤的一些專業知識。為中國培養一批比較實用性的動畫人才,這才是真正需要的。
(3)動畫作品在內容和形象設計上不夠吸引大眾
在動畫片的內容選材上,我國是比較偏向傳統性的。中國,5000年的文明古國,神話、傳說、寓言、歷史(下轉第123頁)(上接第121頁)故事、民間故事、壁畫故事、古典小說和戲劇等等,琳瑯滿目、絢麗多彩,數不勝數,美不勝收,是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資源。因此,我國大量動畫片選取的是古代傳統題材。典型的有《西游記》、《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封神演義》等等。然而選我國傳統故事內容要適當,在當今個性潮流發展的時代,動畫作品的故事內容除了保留原有的傳統之外,還要有大膽的創新思想,故事內容要足夠新穎。就像美國在動畫片內容選取上極具廣泛性,可謂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廣收搏采,并加以本國價值觀念的現代化包裝,或是進行創造性的藝術語言的轉換,或是全新的改造,使其動畫化、美國化,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動畫片在選題材上面不要過于局限性,且動畫內容最好能為大眾接受,能引起他們的感受、共鳴,也可以學習日本在動畫題材上進行分眾化。其次,動畫形象設計也是很重要的。相對于美國和日本不同,我國注重的是人物的性格塑造,就感覺見縫插縫,該是什么樣子的性格就是什么樣子的,總感覺有點兒實在,其實有時候形象設計與性格不大茍同的時候所起的反差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更多的意外。因此要學會活畫動畫形象,同時也不失本國土該有的特色。
(4)衍生產品開發不足
中國動畫產業鏈存在斷層,主要表現在動畫片的播出經營和衍生產品銷售兩個重要環節的脫節。本來動畫片的播出環節經營是靠收取播出費來回收的,但由于中國電視臺本身的體制問題,決定了很多地方電視臺,不可能花高價來購買動畫片的播出,因此導致了衍生產品在動畫片播出后,受到障礙的地方銷售業績不佳,大大影響甚至制約了衍生產品的開發。
中國動畫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技術和市場日趨成熟產業化運作也開始初步實行,但仍然有許多實際問題急需解決。而上面列舉的只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些問題,但是問題的出現都是被等待解決的。因此不管怎樣,應該相信,在這樣一個網絡的時代,新技術、新思維地不斷涌現,所有動畫產業問題都將會被一一突破,那么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產業之路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