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芳+陳素蓉+周建
摘要:文章應用中國滬深兩市信息技術上市公司7年(2006年~2012年)經驗數據證實,董事會權力是影響董事會在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提高董事會的權力,可以顯著降低公司在關鍵戰略領域的資源配置模式偏離行業規范的程度。環境動態性的增加削弱了董事會對戰略變革決策的影響。
關鍵詞:董事會權力;戰略變革;環境不確定性
一、 文獻回顧
學者們普遍認為,董事會的特征,如外部董事比例的變化會影響戰略變革的程度(Goodstein & Boeker,1991; Gibbs,1993)。Goodstein等(1994)發現,董事會構成多樣性與戰略變革的可能性之間正相關。Hoskisson等(1994)提供證據表明,董事會在組織重組和革新等戰略變革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Haynes和Hillman(2010)基于資源依賴理論,提出董事會資本的廣度導致了更多的戰略變革,而董事會資本的深度導致了更少的戰略變革。Golden和Zajac(2001)研究了董事會人口學特征和董事會過程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并指出董事會權力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弱勢的董事會,不論他們的專業知識、經驗、信心、一般傾向和偏好如何,也不可能和強勢的董事會一樣影響戰略變革。
還有學者進一步挖掘董事會影響戰略變革的作用機制。Westphal和Fredrickson(2001)表明,董事會通常會選擇從組織外部招募一個新CEO來發起戰略變革。新CEO的選擇體現了董事會對CEO特征以及公司戰略方向的偏好。也就是說,董事會通過選擇有經驗實施董事會成員贊成的戰略的CEO塑造企業的戰略方向。Ingley和Wu(2007)指出,董事會特征、董事會多樣性、董事會在與高管層關系中的權力、董事會獲取組織信息的能力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前饋學習和反饋學習兩種組織學習流,進而引發或阻止公司的戰略變革。
已有研究主要從董事會特征和董事會構成多樣性的視角考察董事會對戰略變革的影響。這些研究暗含著一個前提,即董事會必須具有影響戰略變革決策的權力。權力反映了董事會成員通過正式或非正式手段實現他們想要的結果的能力(Salancik & Pfeffer,1977)。董事會權力是董事會履行戰略職責,對高管層進行戰略監督和控制的必要條件。因此,董事會權力的性質及其前因后果的考察對于我們理解董事會的戰略角色必不可少(Horner,2011)。本文從權力的視角考察董事會對戰略變革的影響,有助于豐富和補充中國情境下董事會—戰略關系的研究,加深對公司治理與公司戰略之間互動機制的理解。
二、 研究假設
根據代理理論,強大的董事會對CEO的戰略決策施加了重要的限制。面對強大的董事會,CEO將是自律的,往往不會提出一項董事會很可能拒絕的提議(Tang et al., 2011),比如偏離戰略。CEO必須確保提出的戰略是站得住腳的,是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的。一般來說,偏離行業規范比遵循行業規范更站不住腳。當董事會很強大時,CEO不太可能通過控制信息、操作董事會議程等政治手段來影響董事會,因為這可能會帶來失去董事會信任的風險。失去信任會使得CEO的戰略變革提議受到更多、更嚴格的審查,而且也會危及CEO的職位。因此,強大董事會的存在,削弱了CEO的變革傾向和意愿,使得CEO調動組織資源的能力受到限制,從而降低了戰略變革的程度。由此我們提出假設1:
假設1: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負相關。
基于Finkelstein(1992)的分析框架,我們認為董事會權力包括:結構權力、所有權權力、聲譽權力和專家權力。
1. 董事會結構權力與戰略變革。董事會主要依靠外部董事行使決策控制,約束CEO行為,減緩潛在的代理問題。缺乏獨立的董事會控制,會削弱董事會對戰略決策的貢獻,導致制定不明智的戰略決策。當外部董事比例較低時,董事會對CEO的警覺程度就會較低。而內部董事往往和CEO形成利益聯盟,傾向于維護CEO的變革決策。由此,我們提出假設1a。
假設1a:外部董事比例越高,公司戰略變革程度越小。
2. 董事會所有權權力與戰略變革。董事會持股能夠鼓勵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互動,使得董事會有更大的動機參與決策過程,有助于加強對CEO的戰略監督和控制,更詳盡而深刻地評價公司戰略變革決策和行為,質疑CEO的變革決策,削弱CEO對戰略變革決策的影響,戰略變革程度更低。由此我們提出假設1b。
假設1b:董事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戰略變革程度越小。
3. 董事會專家權力與戰略變革。戰略變革活動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變革決策考驗著決策者的認知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高學歷的董事具備更強的研究能力和學習能力,能夠獲取更多的戰略變革所需的信息,從而對CEO的變革方案實施更嚴密的審查,提出更多的異議,甚至否決CEO的變革提議和方案。由此,我們提出假設1c。
假設1c:董事會受教育水平越高,公司戰略變革程度越小。
4. 董事會聲譽權力與戰略變革。公司治理專家對他們聲譽的關注可能迫使董事監督CEO的戰略行為,包括監督戰略的制定和實施(Fama,1980;Zajac & Westphal,1996)。戰略變革伴隨著較高的失敗風險,有可能損害董事會成員的聲譽。因此,董事會成員可能會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否決CEO的戰略變革提議和方案。由此,我們提出假設1d。
假設1d:董事會成員中擁有高職稱董事的比例越高,公司戰略變革程度越小。
5. 環境不確定性的調節作用。在高度不確定環境中,CEO管理自主權增加,削弱了董事會對CEO的控制和有效監督,可能會使得CEO更傾向于自利評估,或者面對可能發生的損失CEO更愿意放手一搏,承擔更大的風險,而表現出更積極的戰略變革決策。相反,穩定而簡單的環境限制了CEO探索新的戰略選擇的能力,更重視對現狀的維持。因此,我們提出假設2。
假設2:環境不確定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負向影響會減弱。
三、 研究設計
1. 樣本選取。我們借鑒Quigley和Hambrick(2012)的做法,選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2006年~2012年A股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最終進入分析的樣本57家,共獲得399個有效觀測值。信息技術行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對戰略變革的需求尤為迫切。此外,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通常面臨著更為不穩定和復雜的商業環境,有利于我們考察環境不確定性的調節作用。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庫,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深圳證券交易網站(www.szse.cn)、上市公司年報等。
2. 變量定義。本借鑒Zhang和Rajagopalan(2010)的研究,將戰略變革定義為企業在關鍵戰略資源配置維度相對于行業集中趨勢的改變。考慮到國內企業戰略資源配置的實際情況和樣本數據的可獲取性,采用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營業收入)、負債權益比(總負債/股東權益)、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營業收入)、存貨銷售比(存貨/營業收入)以及固定資產更新(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總值)5個指標對戰略變革進行測度。這五個指標分別體現了公司在銷售、管理、存貨、財務、固定資產等方面的戰略資源配置情況。將每一個樣本公司的資源配置比率減去樣本平均值,計算這一差值的絕對值,再取自然對數,得到戰略變革值(Change)。
本文選取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持股比例、高學歷董事占董事會成員的比例以及高職稱董事占董事會成員的比例作為測量董事會結構權力、所有權權力、專家權力和聲譽權力的指標。為避免各指標之間不同的量綱和數量級對綜合指標的不同影響,對原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加總得到董事會權力指數。本文主要采用環境動態性來測度環境不確定性。銷售收入的標準差通常被認為是衡量環境動態性的指標,我們利用2006年~2012年7年銷售收入的標準差來計算行業的環境動態性(Dynamics)。
和以前大多數對戰略變革的研究保持一致,我們引入企業規模、流動比率、上一年績效、公司年齡、高管人數、所有權性質等控制變量,并設置年份(Year)虛擬變量,控制宏觀經濟環境對戰略變革可能產生的影響。各變量的定義具體見表1。
3. 模型構建。根據上述變量設計,構建以下模型:
Change=a0+a1Lnsize+a2Current+a3lastROA+a4Time+a5member+a6Owner+a7Year+?著1(1)
Change=b0+b1BoardPower+b2Lnsize+b3Current+b4lastROA+b5Time+b6member+b7Owner+b8Year+?著2(2)
Change=c0+c1inde+c2direshare+c3edudire+c4direritle+c5Lnsize+c6Current+c7lastROA+c8Time+c9member+c10Owner+c11Year+?著3(3)
Change=d0+d1BoardPower+d2Dynamics+d3Lnsize+d4Current+d5lastROA+d6Time+d7member+d8Owner+d9Year+?著4(4)
Change=e0+e1BoardPower+e2Dynamics+e3BoardPower×Dynamics+e4Lnsize+e5Current+e6lastROA+e7Time+e8member+e9Owner+e10Year+?著5(5)
其中,a0-e0為常數項;b1,c1-c4,d1-d2,e1-e3為自變量回歸系數;a1-a7,b2-b8,c5-c11,d3-d9,e4-e10為控制變量回歸系數;?著1-?著5為誤差項。
模型1考察控制變量對戰略變革的影響,模型2考察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模型3是董事會權力的4個指標對戰略變革的影響模型。模型4檢驗董事會權力、環境動態性對戰略變革的影響。模型5考察環境動態性對董事會權力指數與戰略變革關系的調節作用。
四、 研究結果
1. 描述性統計分析。統計結果表明,戰略變革的最小值為-3.948 4,最大值為4.498 9,均值為-0.548 1,標準差達到1.030 8,這表明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戰略變革的程度差異較大。董事會權力指數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4,均值為1.481 2,標準差為0.939 9,表明信息技術企業董事會權力差異較大。環境動態性(Dynamics)的最小值為0.037 4,最大值為1.516 6,均值為0.199 8,標準差為0.240 0,信息技術企業面臨的環境動態性差異較為顯著。
皮爾遜相關系數表明,戰略變革與董事會權力指數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董事會權力指數與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持股比例、高學歷董事比例、高職稱董事比例的相關系數均為正,且顯著。其余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總體上比較低,適合做進一步的實證分析。
2. 回歸結果分析。
(1)主效應分析。根據前面建立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運用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模型2表明,董事會權力指數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b1=-0.641,P﹤0.01),假設1得到驗證。模型3結果顯示,獨立董事比例與戰略變革負相關,但不顯著(c1=-0.517,P>0.1),假設1a沒有得到支持。這表明,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獨立董事還沒有充分發揮監督職能,較少地參與公司戰略變革決策,難以獨立、有效地監督CEO的變革決策和行為。董事會持股比例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c2=-2.043,P﹤0.01),假設1b得到驗證。高學歷董事比例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c3=-0.415,P﹤0.1),假設1c得到支持。高職稱董事比例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c4=-1.051,P﹤0.01),假設1d得到支持。控制變量中,公司規模(lnsize)、流動比率(Current)與戰略變革顯著正相關;過去的績效(lastROA)、高管數量(Member)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所有權性質(Owner)、公司年齡(Time)對戰略變革影響不顯著。
(2)調節效應分析。根據前面建立模型,分析環境不確定性對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關系的調節效應。首先,對自變量和調節變量進行均值中心化處理,然后構建回歸模型。表3中模型4顯示,董事會權力指數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環境動態性與戰略變革顯著正相關。模型5中,董事會權力指數與環境動態性交互項的系數為2.184,在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2。這表明,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調節效應顯著。
(3)穩健性檢驗。為了保證回歸分析結論的可靠性,本文進行了以下穩健性檢驗。首先,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界,分別研究2008年前(含2008年)、后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發現結果基本穩健。其次,借鑒已有研究,更換董事會權力的代理變量。我們使用連鎖董事的比例衡量董事會的聲譽權力(Horner,2011),發現董事會的聲譽權力對戰略變革具有顯著負影響,結論不變。
五、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代理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了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利用2006年~2012年57家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董事會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主體,董事會權力的大小,影響著企業在關鍵戰略資源配置維度上偏離行業集中趨勢的程度。這表明,董事會能夠作為一種權力平衡機制,有效地監督高管層特別是CEO的戰略變革決策。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表明環境動態性的增加,提高了CEO管理自主權,削弱了董事會對戰略變革決策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凸顯了董事會及其權力在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企業應該加強董事會建設,充分認識到董事會戰略角色的重要性。在戰略決策過程中切實發揮獨立董事的戰略監督作用。對董事會實施股權激勵,強化董事會的戰略參與。提高董事會的教育水平,選聘具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董事,提高董事會在企業戰略決策中的權力,以提高決策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提升公司戰略競爭力,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翠芳,崔勝朝,周建.董事會與公司戰略關系:戰略治理研究的焦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4-07.
2. 周建,尹翠芳,陳素蓉.董事會團隊屬性對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影響研究.管理評論,2013,25(11):133-143.
3. Tang, J., Crossan, M., Rowe, W.G.Domi- nant CEO, deviant strategy, and extreme perfo- 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powerful board.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48(7):1479- 1503.
4. Haynes, K.T.and Hillman, A.The effect of board capital and CEO power on strategic chan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1):1145- 116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戰略決策資本的企業戰略治理與可持續競爭優勢研究”(項目號:7127218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制度轉型、戰略選擇與競爭優勢源泉研究”(項目號:7087204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于董事會能力的企業投融資戰略治理研究”(項目號:11JJD630005);南開大學“985工程”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周建,南開大學商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尹翠芳,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陳素蓉,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4-27。
(2)調節效應分析。根據前面建立模型,分析環境不確定性對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關系的調節效應。首先,對自變量和調節變量進行均值中心化處理,然后構建回歸模型。表3中模型4顯示,董事會權力指數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環境動態性與戰略變革顯著正相關。模型5中,董事會權力指數與環境動態性交互項的系數為2.184,在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2。這表明,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調節效應顯著。
(3)穩健性檢驗。為了保證回歸分析結論的可靠性,本文進行了以下穩健性檢驗。首先,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界,分別研究2008年前(含2008年)、后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發現結果基本穩健。其次,借鑒已有研究,更換董事會權力的代理變量。我們使用連鎖董事的比例衡量董事會的聲譽權力(Horner,2011),發現董事會的聲譽權力對戰略變革具有顯著負影響,結論不變。
五、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代理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了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利用2006年~2012年57家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董事會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主體,董事會權力的大小,影響著企業在關鍵戰略資源配置維度上偏離行業集中趨勢的程度。這表明,董事會能夠作為一種權力平衡機制,有效地監督高管層特別是CEO的戰略變革決策。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表明環境動態性的增加,提高了CEO管理自主權,削弱了董事會對戰略變革決策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凸顯了董事會及其權力在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企業應該加強董事會建設,充分認識到董事會戰略角色的重要性。在戰略決策過程中切實發揮獨立董事的戰略監督作用。對董事會實施股權激勵,強化董事會的戰略參與。提高董事會的教育水平,選聘具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董事,提高董事會在企業戰略決策中的權力,以提高決策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提升公司戰略競爭力,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翠芳,崔勝朝,周建.董事會與公司戰略關系:戰略治理研究的焦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4-07.
2. 周建,尹翠芳,陳素蓉.董事會團隊屬性對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影響研究.管理評論,2013,25(11):133-143.
3. Tang, J., Crossan, M., Rowe, W.G.Domi- nant CEO, deviant strategy, and extreme perfo- 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powerful board.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48(7):1479- 1503.
4. Haynes, K.T.and Hillman, A.The effect of board capital and CEO power on strategic chan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1):1145- 116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戰略決策資本的企業戰略治理與可持續競爭優勢研究”(項目號:7127218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制度轉型、戰略選擇與競爭優勢源泉研究”(項目號:7087204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于董事會能力的企業投融資戰略治理研究”(項目號:11JJD630005);南開大學“985工程”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周建,南開大學商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尹翠芳,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陳素蓉,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4-27。
(2)調節效應分析。根據前面建立模型,分析環境不確定性對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關系的調節效應。首先,對自變量和調節變量進行均值中心化處理,然后構建回歸模型。表3中模型4顯示,董事會權力指數與戰略變革顯著負相關,環境動態性與戰略變革顯著正相關。模型5中,董事會權力指數與環境動態性交互項的系數為2.184,在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2。這表明,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調節效應顯著。
(3)穩健性檢驗。為了保證回歸分析結論的可靠性,本文進行了以下穩健性檢驗。首先,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界,分別研究2008年前(含2008年)、后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發現結果基本穩健。其次,借鑒已有研究,更換董事會權力的代理變量。我們使用連鎖董事的比例衡量董事會的聲譽權力(Horner,2011),發現董事會的聲譽權力對戰略變革具有顯著負影響,結論不變。
五、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代理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了董事會權力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利用2006年~2012年57家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董事會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主體,董事會權力的大小,影響著企業在關鍵戰略資源配置維度上偏離行業集中趨勢的程度。這表明,董事會能夠作為一種權力平衡機制,有效地監督高管層特別是CEO的戰略變革決策。環境動態性負向調節了董事會權力與戰略變革之間的關系。表明環境動態性的增加,提高了CEO管理自主權,削弱了董事會對戰略變革決策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凸顯了董事會及其權力在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企業應該加強董事會建設,充分認識到董事會戰略角色的重要性。在戰略決策過程中切實發揮獨立董事的戰略監督作用。對董事會實施股權激勵,強化董事會的戰略參與。提高董事會的教育水平,選聘具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董事,提高董事會在企業戰略決策中的權力,以提高決策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提升公司戰略競爭力,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翠芳,崔勝朝,周建.董事會與公司戰略關系:戰略治理研究的焦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4-07.
2. 周建,尹翠芳,陳素蓉.董事會團隊屬性對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影響研究.管理評論,2013,25(11):133-143.
3. Tang, J., Crossan, M., Rowe, W.G.Domi- nant CEO, deviant strategy, and extreme perfo- 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powerful board.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48(7):1479- 1503.
4. Haynes, K.T.and Hillman, A.The effect of board capital and CEO power on strategic chan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1):1145- 116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戰略決策資本的企業戰略治理與可持續競爭優勢研究”(項目號:7127218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制度轉型、戰略選擇與競爭優勢源泉研究”(項目號:7087204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于董事會能力的企業投融資戰略治理研究”(項目號:11JJD630005);南開大學“985工程”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周建,南開大學商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尹翠芳,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陳素蓉,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