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斌 黃敏若
(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南昌 330103)
大學生黨員就業競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策略
吳勇斌 黃敏若
(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南昌 3301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了社會熱烈關注的問題。如何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就業競爭能力,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就業質量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和重點。本文提出黨建中融入就業教育的理念,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最終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
大學生黨員 競爭能力 提升策略
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數量逐年增長。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00萬,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據預測,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估計是“史上更難就業季”,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畢業生就業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不僅關系到每位畢業生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學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由于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不佳,導致大學生就業難成了社會熱烈關注的問題。而在學校就已發展為黨員的大學生群體,都是經過高?;鶎狱h組織的積極培養和考察,嚴格篩選出來的優秀學生,如何加強大學生黨員就業競爭能力培養和提升,提高他們的就業質量已經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和重點。
高校黨組織作為高校的思想核心、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肩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歷史重任。高校黨務工作者務必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黨員的培養與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教育機制,完善教育內容,只有在充分了解大學生擇業就業期望和社會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有益指導和幫助,培養其就業競爭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奉獻社會,促進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得以保持,進而提升黨組織的政治影響力。
大學生就業競爭實際上是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問題——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即就業實力與能力的競爭。競爭力直接決定大學生就業的最終結果。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戰勝競爭對手找到適合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即全面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能力。它可以由大學生自己和學校通過一些措施和手段得以提升和加強。
有利于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探索和完善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提升其職業發展競爭力,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內在需要,最終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需求。
有利于加強高校黨組織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構建黨建與就業雙贏發展的模式。
有利于理論指導實踐,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更好地為指導學生就業提供參考依據,使其正確認識當前形勢,促進黨員畢業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做出合適的選擇,提高就業質量,最終發揮高校品牌效應,提升社會地位。
1.健全黨員培養機制,注重發展與培養并重,完善教育內容。
黨員教育機制規范健全,使大學生黨性修養工作貫穿黨員培養的全過程,促使其先進性得以保持。不僅指黨員在發展前要參加黨校學習、系統學習黨的知識,而且指發展后的大學生黨員更要注重黨性鍛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吃苦在先、榮譽在后,處處起到模范先鋒帶頭作用。
黨員教育中應潛移默化地融入就業教育內容。從推優、黨校上課開始,就應教育引導入黨積極分子懂得機會與挑戰無處不在,競爭永遠不會消失,現代社會需要的永遠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工作崗位只給有準備、有實力的人。大學生最需要做的就是練好內功,提高自身硬實力,而不是抱怨、沮喪、怨天尤人,羨慕所謂的“富二代”、“官二代”有爹可拼,更不能宅在家里做“啃老族”,而是積極鼓勵大學生學會自我調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充分認識自己,從而使大學生以更好的心態面對就業現狀,更好地適應社會、就業崗位的要求,進而獲得就業機會。
黨員教育應高度重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經常關注,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加以調查、研究和了解,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還要根據以往經驗針對不同情況做好畢業生教育、引導工作,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與團委密切合作,鼓勵他們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到偏遠貧困地區工作、鍛煉自己。
2.培養政治素養高、專業技能強的大學生黨員。
政治素養高需具有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專業技能強指了解并精通某項專門的業務和技能,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本領。
這就要求大學生黨員始終堅持思想道德和科學知識技能的統一,既要努力用新時期的理論武裝頭腦,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無產階級政治信念,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在思想、政治、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還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等相關知識,做到學以致用,盡可能多地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所以大學生黨員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學習,努力成為素質過硬、政治覺悟高的優秀黨員。
根據近幾年已畢業學生的反饋信息,畢業生及用人單位都認為實踐動手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很重要,在校期間要加強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鍛煉。教師不僅要教會大學生“是什么”等基本概念,更要讓他們理解“如何去做”,“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如同教師撰寫教案時涉及的教學目標一樣,教學目標包含三維目標: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技能培養外,還要關注學生知識、情感目標的實現,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否則就成了技能培訓部門的培訓人員。
大學生黨員應視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為新時代大學生學習能力的標志,緊跟信息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始終保持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把學習視為工作追求及生存發展的緊迫任務。大學生黨員應充分意識到用人單位是根據綜合能力、學習能力、能給單位帶給多少實際效益等方面衡量人才的。
另外,畢業生反饋在校期間與社會實際關聯的實踐活動較少,導致不能在最短時間內融入新環境、新崗位中,消耗不少時間與精力以適應工作環境,應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增加綜合能力鍛煉,希望學校能合理安排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如頂崗實習,到實際工作中學習工作經驗,鍛煉工作能力,縮短工作磨合期與心理適應期,使學生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結合社會當前趨勢與畢業生反饋結果,學校應增加教育見習和畢業教育實習次數和時間,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主動性,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如網絡環境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強化職業技能訓練,積極組織、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資格培訓考試,如英語等級、計算機等級、普通話、育嬰師、駕照、教師資格證等考試,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為目標,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省、市專業技能大賽,提高其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增強其就業信心。
班主任可利用班會時間主持召開主題班會,如“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合理科學地引導畢業生的擇業,使大學生的擇業觀日趨理性,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優化就業市場結構。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專升本、自考本科等考試,提高知識層次,為就業贏得更大的競爭力。
3.面向基層,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提高黨員教育實效的重要途徑。
畢業生認為學校應該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重在教給學生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否則學生在工作上只會“做事”,無異于流水線上的操作員,導致創新能力不強。
作為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大學生黨員不僅學業、品德優秀,還應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黨員教育應與當前國家就業形勢、政策緊密結合,密切把握輿論導向,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鍛煉,面向基層就業、自主創業,這是提高黨員教育實效的重要途徑。學??裳埻鶎脙炐阈S褋硇_M行創業指導講座,或者以“幫、扶、傳、帶”的形式鼓勵畢業生,特別是黨員畢業生以自主創業等形式實現就業,做好示范作用,使在校學生分享他們創業成功的理念。
高校黨組織應號召團委、招生就業辦公室等各相關職能部門,通過網絡、校報等媒體積極宣傳“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政策產生的榜樣帶動作用,向大學生黨員及時公示“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選聘高校畢業生到社區服務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服務西部計劃”、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等與就業有關的政策文件,并適時對有志于從事教育行業的報考學生進行考前培訓,鼓勵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到部隊、到基層鍛煉、到基層就業,把個人的追求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4.黨性修養與大學生職業道德標準密切結合。
高校黨組織密切關注畢業生黨員的思想動態,黨員教育中加強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體現黨性修養與時俱進的特性。教育畢業生黨員擇業、就業時克服“功利性強”、“吃苦性差”、“心情浮躁”等不良因素,立足崗位、愛崗敬業、誠信就業、艱苦創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擇業和就業。
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必須以生為本,實現全程指導,做到符合大學生心理成長發展特點、符合科學發展規律,具備實效性與針對性,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成才觀,實現大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職業心理培養與提高的目標,使大學生通過就業指導在實際工作中有所啟示收獲,最終提高就業能力。
[1]冼吉昌.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廣州,2009.04.
[2]劉寶昌,孟強.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9.07.
[3]李勃.試論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構建,中國青年研究,2007(9).
[4]鄭麗瓊,等.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黨建工作研究[J].高教高職研究,2009,1.
[5]祝鶯鶯.在高校就業工作中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的先進性[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6]2014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創歷史新高[DB/OL]. 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1209/t20131209_1049 589.shtml.
[7]2013“史上最難就業季”報告出爐:本科生最差——搜狐新聞[DB/OL].http://news.sohu.com/20140128/n39434011 2.shtml.
本文系南昌師專校級課題 《高職院校黨員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課題編號:NSYB-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