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蕊 紅
娟子生寶寶之前是一位寫字樓小白領。生完寶寶休完產假后,娟子想重返職場,但因為離開職場太久,奔波了許久,也未找到心儀的工作。娟子在家無收入,光靠老公一個人的工資要生活還要還房貸,感覺日子越過越緊巴。就在娟子高不成低不就為工作和生活拮據而煩惱的時候,有次與朋友閑聊,得知昔日的同事紫依辭職開了微店,閑來無事利用微信營銷理財已賺得盆滿缽盈后,娟子動心了。
之后,她在網上做了大量功課,系統學習了微信營銷知識后,2012年6月,娟子開始試著開起了微店。她通過考察,在本地批發市場找到了一品牌女裝貨源,跟批發商談好價格后小批量拿了一些貨,便在自己手機上安裝了微店軟件,將自己交際圈里的所有朋友都加上好友,又加了些微群,認識了許多做微店的生意伙伴,大家互相加上好友,擴大了營銷圈子。為了讓自己的產品看上去更直觀,娟子給自己的商品拍了照片,上傳到微店。然后將商品的鏈接配上精短的廣告語,發給朋友圈的朋友進行營銷。
剛開始做營銷,因為沒有客戶源,打不開營銷局面,生意很是慘淡。為了打開營銷局面,娟子只得先在親戚朋友圈中進行營銷,然后通過他們的口口相傳,介紹給他們周圍的熟人、同事和朋友來購買。因為都是熟人,知道娟子作為全職媽媽創業的不易,朋友們都很仗義,收到她的商品后,大部分人都會拍幾張實物照片,放到自己的朋友圈曬圖,幫她的微店做宣傳。
朋友們的幫忙很快有了效果,漸漸地,開始有人加她的微信,并購買她的商品。有了生意,便有了信心,此后娟子開始花大量時間進行微店營銷。做微店雖然不像做淘寶店那樣,要時時守在網上等那聲“叮咚”,但也要抽出大量時間去關注微信動態。平常的時候,娟子每天要精心打理微店,選衣服、拍照、上傳、聯絡顧客、接訂單、發貨、送貨,每一樣工作,都要用心完成。買家一旦看上某件商品,截圖給娟子留言,雙方講好價后約好時間、地點將商品送過去,然后買家再付款給娟子;如果買家是外地的,則先通過銀行卡轉賬,再快遞發貨。
經過娟子的努力,漸漸地,她的微店的人氣開始攀升,隨著人氣的上升,微店的生意開始走上了正軌。到了2012年底,借著春節即將到來的時機,娟子抓住時機進行營銷,先是新春打折,以滿就減、滿就送、滿就獎的方式讓利給顧客,后是通過微團搞拉人有獎活動。有顧客幫她介紹一個新顧客,一個訂單她就返給老顧客10元。這些促銷措施推出后,極大地推動了新老顧客的購買熱情,再加上她的商品相比與市場上的同類牌子,價格便宜質量好,很受顧客的歡迎,2012年的11月到2013年的2月,她的微店最好的時候月銷售額達到了一萬元,凈利潤達到月入3000元。
娟子用了半年時間,初試牛刀便小獲成功,這樣的業績極大地鼓舞了她。然而娟子不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這點成績離她的目標還差很遠,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將微店做大。但微店因為營銷渠道狹窄的關系,要想做大,談何容易。如果僅憑自己手頭的顧客資源和自己微信圈中的潛在買家,微店很難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意識到這些后,娟子開始每天晚上堅持去夜市出攤,凡有顧客光顧,不管能不能成交,她都會及時遞上一張名片,請求人家加她微信,說有需要的話找她,到時會給對方打折并送小禮物。平常的時候,娟子帶著寶寶在小區公園散步,或者去菜市場買菜,只要遇上能聊幾句的人,她都會不失時機地遞上名片,向對方介紹她的微店,請求人家加她微信,以方便聯絡。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靠著執著和努力,娟子的顧客群在不斷發展壯大,而隨著顧客群的壯大,她的微店也漸漸火爆了起來。
這樣做了兩年,到了2014年初夏,靠著做微店,娟子的收入已超過萬元,比上班的老公賺得還多。對此,她很是滿足,“理財的路有千萬條,只要做個有心人,過上好日子便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