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雙
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認真備課,認真講課,但作業學生卻不會做或做錯,考試中做過幾次的題,有時學生仍然不會或出錯。每到這時,教師感到很迷茫,有時甚至會怨學生學習不努力。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出現了問題。如何進行科學課的設計呢?筆者以物理課為例子,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但興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養。因此,我們每一堂課都應精心設計,并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興趣盎然的課堂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1)巧設實驗,引發學習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對實驗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應盡可能多地利用實驗,例如,浙江版八年級下冊“氧化”這一節中,講解“燃燒和滅火”時,我首先演示“燒不壞的手帕”實驗(實驗:棉手帕放入用酒精與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輕擠,用鑷子夾住手帕一角,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發現酒精燃燒后,手帕完好無損。原理:酒精燃燒時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熱,溫度沒有達到棉布的著火點,因而手帕不壞)。學生觀察后,對本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引入新課。
(2)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要以設疑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這樣引入:在農村,經常有一些人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致使很多人上當受騙,那么如何區分黃銅和黃金呢?然后引出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這樣,學生們在實驗探究和老師的提問中產生興趣,樂在其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3)拓寬知識,發展學習興趣。人的興趣是推動人們去尋找知識和從事活動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發現學過的化學知識能解決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學習化學的欲望便會愈來愈強烈。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適當拓寬化學知識,來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燃燒和滅火”這一節。在學完本節內容后補充一個實驗:點燃一高一低兩只蠟燭,用一個大燒杯扣住,讓學生觀察現象,借此進行拓展。還可以開展“如果遇到了火災如何逃生自救”的討論,通過這樣的討論,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既拓寬了化學知識面,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注重教法設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化學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科的特點出發,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和發展學生探索、求知的內在動機。例如,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這節課,教學的重點是根據化學方程式對反應物、生成物進行計算。原來上課為了減緩坡度,先講化學式的意義,接著講化學式的計算,方程式的書寫、意義、計算。一節課設計了很多細小的環節,反復強調解題格式,但結果并不理想,做題中仍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現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改變了過去的做法。上課后,首先引入我國成功發射了神七衛星,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氫,助燃劑液氧,請同學們寫出方程式。然后提問:如果液氫的質量是100千克,那么至少需液氧多少千克?讓同學們計算回答,引出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意義,接著讓學生看課本例題1,強調格式步驟。在學生看完后找學生板演,讓學生對照課本找錯誤。強調:①解設答不能丟。②設未知數時不能帶單位。③質量比要寫在化學式正下方。④比例式不能省。⑤計算過程中要帶單位。完成例1后,采用競賽形式,師生同做一道題: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若制取64克氧氣,問需過氧化氫質量為多少克?
為了便于引起學生對格式的重視,我把解題過程寫在黑
板上。
解:設需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克。
H2O2 MnO2 2H2O +O2↑ 34∶32=X∶64
34 32 32X=34×64
X 64 X=68
答:需過氧化氫的質量為68克。
在學生完成題目后,讓學生找老師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時,學生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氣氛活躍,找出以下錯誤:①設未知數時帶單位。②方程式未配平。③質量比書寫位置不對。④64沒帶單位。找完錯誤后,讓同學找出自己解題中的錯誤,再進行練習。通過作業看,本節課效果明顯好于以往,因為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思維發展。
三、進行學法指導,授之以漁
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多得,就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滲透學法,另一方面是通過專門的學法講授和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一是讓學生掌握新課的學習程序,即課前預習,找出難點,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認真觀察實驗,分析現象,總結規律。要求學生必須預習教材,找出疑難,以便帶著問題聽講,提高課堂效率。二是讓學生根據學科特點掌握學習的重點。化學中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如在學習溶解度這個概念時,要抓住“一定溫度”“100克溶劑”“飽和狀態”“單位是克”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即在一定溫度下,100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質的克數。第二方面是掌握和理解化學用語,即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如果這些內容掌握不好,進一步學習就有困難。第三方面是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要認真思考,認真進行實驗探究,分析歸納結論。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設計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重視。我們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本,立足學生成才,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教學設計,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絢麗多姿。
(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