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陳亦琳,焦建東,李艷艷
?
不同針灸順序治療面癱康復時間的對比研究
王立新,陳亦琳,焦建東,李艷艷
(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東臺 224200)
針刺;面神經麻痹;閃罐
面癱是臨床常見病,筆者采用閃罐、針刺治療本病,并對不同針灸順序治療面癱康復時間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90例患者均來自門診,均在發病后7 d內來針灸科門診求治,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每組30例。A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8±10)歲。B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8±11)歲。C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9±10)歲。3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1.1 閃罐方法
用1號玻璃罐閃拔額頭,2號玻璃罐閃拔面部鼻唇溝處,介質選用維生素E膠丸,將膠丸內液體涂至面部,先將皮膚閃至微紅,之后行皮膚走罐,額頭從攢竹上方走至太陽處,面部從口角走至耳前太陽處。禁忌棉花球過大,否則罐太緊易出痧影響美觀,乙醇棉球不可飽滿,用手指擠一擠,否則易燙傷皮膚。閃罐走罐總用時10 min,每日1次。
2.1.2 針刺方法
取陽白、攢竹、太陽、翳風,迎香透四白,地倉透下關,地倉下1寸透頰車,水溝(向患側斜刺),發病7 d內不用電針,第8天接電針儀,波形為疏密波。時間30 min,每日1次。
先予針刺,再行閃罐。方法、治療時間同A組。
只給予針刺。針刺方法、治療時間同A組。
記錄每位患者的治療天數,做最后的統計比較。
痊愈: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面部表情活動自如。
顯效:患部基本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
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眼尚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
無效:治療后無好轉或略有改善。
在經歷了不同的治療天數后,3組患者均達到痊愈的標準。A組平均用時24 d完全康復,B組平均用時29 d,C組平均用時39 d,3組療程平均值的比較結果顯示,A組療程平均值最短。詳見表1。

表1 3組療程平均值的比較 (±s,d)
注:與B組比較1)<0.01;與C組比較2)<0.01
A組和B組用同樣的治療方法,只是前后順序不同,療程差別很大,可能患者均為風寒型面癱,寒性收引,寒凝血瘀,導致面部經絡不通,A組患者先給予面部閃罐走罐,使面部瘀阻的經脈微微通暢,后再給予電針,使微通經絡在針刺和疏密波的共同作用下疏通面部經絡。而B組方法相同,卻不能達到A組的效果,其次針刺后面部閃罐走罐極易使針孔出血,使處于瘀阻的面部經絡增加了血瘀,更不利于面部腫脹的消除。C組治療只給予針刺,單一治療方法效果不如針刺結合面部閃罐。
本研究顯示,首先是針罐結合治療優于單獨針刺治療,其次針和罐的結合也需要一定的順序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于面癱患者來說,時間是最珍貴的,拖延的時間越長,完全恢復的幾率就越小。因此采用先面部閃罐而后針刺的方式來治療風寒型面癱患者,能縮短病程,是最佳治療方案之一。
2014-03-20
王立新(1967 - ),男,副主任醫師
1005-0957(2014)10-0945-01
R246.6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0.0945